国粮智庫

  版块   粮安論壇   郭秦川:确保粮食安全需把控五个核心要素
返回列表
查看: 223|回复: 0
收起左侧

郭秦川:确保粮食安全需把控五个核心要素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2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26177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3-18 09: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郭秦川(陕西统计科学研究所二级调研员、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委员)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怎样在人多地少、耕地紧缺的现状下,养活占世界1/5的人口,是历史交给我们的时代命题。如何让自己的饭碗始终盛着自己的粮食,饭碗始终端在自己手里,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等问题,一直以来成为国人关心、关注的焦点,吃饭问题历来不敢麻痹大意。从历史的经验和现实农业发展进程中观察粮食安全问题,需要重点把控好五个核心要素。
  一、耕地是根基。耕地是解决粮食问题最基础、最基本、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没有耕地谈不上种粮。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土资源管理各类矛盾更加显现。当前,耕地保护日益迫切。
  首先,要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绝对不能突破。其次,积极推进农田改造工程,努力建成10亿亩高标准良田。第三,要加快可耕土地清查整治,做好土地普查与抽查,建立耕地名录,实施土地实时督查问责。第四,加快开展闲散、零星、撂荒、建设冗余、废弃路基/场地、边岸线等土地的政策制度性整治恢复。第五,严格执行土地类别管理标准界定和额度控制,做好待建时滞清查清退。第六,客观科学合理处理好用于农民生存和生活需求的山地、坡地、湿地、牧地以及经济林地等,保生存生活的零散用地需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持续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这就需要从严从紧推进土地类别划分标准的执行弹性与强度,确保命根子规模和质量。
  二、种子是核心。种子是解决我们吃什么的核心问题,也是确保粮食质量与产量的基础和关键。种子问题不但解决吃什么,还决定着能否吃饱和好坏问题。种子是粮食之基,种优则粮丰。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本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总要求。同时,中央一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对种业发展问题作出了具体安排。这些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深刻把握,对新发展阶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人力是关键。劳动力是解决谁来种的问题。粮食生产离不开从事粮食生产与服务的人。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正在推进,并受经济地理条件的制约性较大,农业机械化、数字化程度并不高,依然需要大量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同时,受人口迁移规律的影响,农村从事农事活动的人口规模在减少。但这一人口规模,弥补了就业的底线和农事活动劳动力的需求。同时,长期的农事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农事经验,成为农业的“把式”、“匠人”、“能手”。
  随着粮食现代化程度提高,对农业劳动力从业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农民、科技能手等需求不断增加。要种好粮食,确保粮食全周期管理高质量发展,达到预期生产力,没有劳动力是不行的。因此,要在确保农业人口规模的基础上,加大职业农民的培育,深化农技人才培养和深造,完善农业专业干部使用机制。同时,做好务农劳动力的交流,从业群体规模扩容,放宽准入农事用人性质限制,特别是离退休公务人员、自主择业和退役的军人等。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增量,深化涉农职业教育机制,加快涉农高级人才和专业技术研发人才供给。
  四、技术是动能。“藏粮于技”就是解决粮食产能和产值问题,就是用技术的手段、方法和途径来解决吃饱吃好。
  首先,要振兴种业,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赢种业翻身仗。其次,加大粮食产业科技投入,优化科技研发结构,推进粮食提质增效。第三,强化技术投入的针对性和区域性。要针对不同经济地理种粮类型,开展种源质量与类别攻关,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高品质多类型种源。第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巩固现有农业科技适配技术和机械化适应度,加快研制区域性不同地质土壤条件、气候环境、地理形态、水利条件、历史传承等条件下,区域性农业科技水平和能力的优化提升。做好大棚、温室、规模经营,山地、坡地、塬川、沙地等不同种植方式、地理条件下的现代农业科技适配性研发与投入。第五,推进有机种植技术深度发掘与研究。特别是针对面源管理中农药、化肥、滴剂、薄膜等农业生产化工产品质量的把关,严把产品品质。同时,加大节水、节能、绿色、品质等技术投入、研发、试验和应用。积极推进粮食物流、储备、深加工以及产业融合技术研究和推广。第六,有效把控粮食多样性比例,科学统筹协调国土资源对粮、菜、油料、畜牧、水产等布局和规模,夯实吃好的基础和条件。
  五、管理是效益。稳粮就是保命。粮食收成如何,取决于管理水平。
  首先,依法依规推进粮食生产安全,确保土地、种子、水利、农业基础设施、农用物资供给、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农企、教育培训等法规政策制度落地见效。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持续健全和完善涉农制度改革,完善农事机制,以农业法、种子法、安全法、土地法、粮食流通/储备粮管理条例、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等法律法规为准绳,依法确保粮食战略性生产运行安全。
  其次,集中统一,党政同责,上下一致。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委到村委,要“严格粮食安全责任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第三,树立“大粮食观”,统筹协调均衡发展,分清主次,有效布局,掌控规模,国土分配合理,客观科学抓好“米袋子”、“菜篮子”、“油罐子”、“肉盘子”、“调料包”等产能和产值,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满足国民生活需要。
  第四,善于掌控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有效掌控国内谷物自给、口粮安全,正确研判粮食产能,适度做好进出口规模和节奏。同时,有效开发国际农业资源,弥补和调节供给水平。确保物种安全,严防粮食垄断。
  第五,充分做好粮食储备。我国是人口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更加需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安全思考,居安思危。确保粮食生产与存储协调平衡,确保治国有底,安民有谱,应急不慌。
  第六,科学合理掌控国内粮食运行价格。加强国内粮食运行价格监督监测,扎实做好涉农涉粮物资产品价格管控,严防物价传导和杠杆效应对粮食生产负面影响。同时,积极推进降低粮食生产经营成本,适度运用粮食生产激励机制。
  第七,持之以恒重视粮食节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从消费端控制粮食浪费,从餐饮供给量的提供上严加控制。鼓励按需按量消费,适度进行浪费惩戒。从粮食储备、存储及中转等流通领域加强管理,控制流通领域粮食损耗。颗粒归仓,应收尽收,科学合理调配好粮食收播技术。(来源:西部网)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4991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