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服务业缓慢修复 纾困政策仍需加力
返回列表
查看: 142|回复: 0
收起左侧

服务业缓慢修复 纾困政策仍需加力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0754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6-23 15: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减弱,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叠加近期稳增长促消费等政策的加快落实,消费恢复、回补的势头有所加快,服务业正在缓慢复苏。

与此同时,近段时间以来,服务业纾困措施持续密集落地。针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餐饮行业,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近日发布《关于抓好促进餐饮业恢复发展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从六个方面明确要求抓好该项工作。

发改委官网6月22日发布的消息显示,为进一步推进涉企纾困政策落实落地,发改委产业司负责人组织召开线上座谈会,调研了解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现状、涉企纾困政策落实情况以及政策建议。

多位专家分析,要找到防疫和经济稳定运行之间的均衡点,最大限度确保服务业复工复产。为更好地发挥好政策效果,还需进一步形成合力,有效引导居民稳岗增收,增强对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期,促进消费。

服务业正在缓慢修复

服务业多为聚集性、接触性行业,受疫情冲击较大。但最近发布的一些数据显示,服务业正在缓慢修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7.1%,比上月上升7.1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从市场预期看,5月份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2%,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

此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5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也较上月上升5.9个百分点至47.8%。

其中,居民日常消费和出行活动恢复较快。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武威表示,一方面,疫情防控兼顾保障居民日常消费需求,零售业和邮政快递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均有明显上升,且指数升至50%以上,居民的日常消费加快恢复。另一方面,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好转,人员流动与物资流动加快,体现在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恢复上。上述两个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并升至50%以上。

消费作为疫情发生以来的经济短板在5月微弱复苏,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同比降幅收窄4.4个百分点至6.7%,季调后环比也结束此前三个月的环比下降,微增0.05%。其中,商品零售同比降幅收窄4.7个百分点至5%;而由于北京等地防疫措施收紧限制线下接触性、聚集性消费,5月餐饮收入同比继续下降21.1%,但比上月收窄1.6个百分点。从消费商品类别看,5月呈现食品、药品等必需品消费增速加快,可选消费和升级类消费降幅收窄但仍低迷。

多家电商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6·18”促销活动期间,京东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超3793亿元,再创新高。拼多多全品类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03%。苏宁易购门店7万元以上家电套购订单同比增长103%,30万元以上套购订单同比翻3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表示,通过“6·18”可以看到我国现阶段稳增长、促消费、保供应链畅通的重点工作成果。在三重压力背景下,今年的“6·18”可以看作是消费信心的风向标,电商购物作为我国居民最广泛的购物方式之一,在重启消费、振兴产业、扩大就业、拉动内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6·18”消费数据也呈现出新的亮点,消费升级态势明显,品质高、颜值高的新品继续受到消费者欢迎,助力生活品质升级的趋势类好物迎来爆发式增长。

比如,在京东平台,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家庭娱乐场景相关设备销售火爆。京东“6·18”期间游戏投影和4K高清投影成交额同比增长均达到10倍,VR眼镜成交额同比增长120%,游戏耳机成交额同比增长4倍,使用以旧换新选购电脑数码产品的用户数量同比增长360%。

武威认为,疫情影响会导致某些消费业态的短期搁置,但也会倒逼一些消费业态的火热,甚至催生出新的消费业态。只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诸多促消费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新旧消费业态都将会迸发出新的活力,消费加快恢复值得期待。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告诉记者,随着国内疫情冲击最严重的阶段过去,加之稳增长政策发力显效,宏观经济进入修复通道。预计随着国内疫情好转,加上刺激政策加力和经济回升将共同支撑消费稳步回暖,但疫情还会通过冲击就业收入、推高储蓄需求等渠道,对消费产生滞后间接冲击,制约消费回升力度。

伍超明表示,上述间接冲击仍不容小觑。疫情将冲击就业、收入,对消费形成更持久的拖累,如5月份国内服务业从业人员PMI已持续回落至45.3%的冰点,仅高于2020年疫情期间。全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攀升,也表明居民就业增收十分困难,将对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形成制约。

疫情还会推高储蓄需求,降低居民消费意愿。5月份金融数据中居民贷款同比持续收缩而存款大幅增加,同时一季度央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较上季度增加2.9个百分点,均表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预期转弱背景下,居民消费意愿趋于下降,也会对消费形成一定拖累。

纾困政策持续密集落地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市场主体在繁荣市场、促进就业、维护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疫情以来,服务业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相当的经营困难。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下称《若干政策》),从三个方面提出43条举措,针对受疫情影响重、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等特殊困难行业精准帮扶。《若干政策》发布之后,各地纷纷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和落实举措。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多个省份因地制宜推出助企纾困举措。

针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餐饮行业,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抓好促进餐饮业恢复发展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从六个方面明确要求抓好这项工作。

其中,在社会保险助企纾困政策方面,2022年对餐饮企业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餐饮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推动制定阶段性实施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以及留工培训补助政策具体实施办法。

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方面,在保障数据安全和遵守征信管理要求基础上,依法依规加强数据共享管理,鼓励金融机构更多发放信用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卓勇良表示,服务业能否恢复到正常水平,取决于抗疫政策和做法能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要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形成新的认识,采取最必要、最符合实际的防疫手段,找到防疫和经济稳定运行之间的均衡点,最大限度确保服务业复工复产。

卓勇良称,量大面广的中小服务业从业者、经营者、投资者是经济活力的重要单元,也是疫情下受冲击最大的群体,理应是防疫政策、纾困政策关切的重点,政策要“一竿子捅到底”、真解渴。

“还要确保政策的可触达性、实操性。”卓勇良说,此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不少服务业行业大面积“停摆”,前期政策重心在于为从业者解决实际困难,而今的重点是要出台多项过渡、减免性政策,提供必要的优惠、延期服务,不能让他们在复工复产时遭遇新的困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当前中央和地方出台一揽子稳经济的政策举措,适时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引导经济重启扩张循环,有效稳定了消费信心,改善消费能力。

刘向东认为,要更好地发挥好政策效果,需要进一步形成合力,有效引导居民稳岗增收,增强对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期,让居民有能力消费,有意愿消费。同时短期内要做好精准疫情防控,有序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提高劳动报酬和工资性收入水平,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推动消费市场加速步入回升通道。(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