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安論壇   董世魁:顺应食物结构变化 多途径开发草原资源
返回列表
查看: 138|回复: 0
收起左侧

董世魁:顺应食物结构变化 多途径开发草原资源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60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604296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8-3 09: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董世魁(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院长、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端牢“中国饭碗”指明了方向。树立“大食物观”,要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不仅依靠耕地农业,还要向60亿亩草原要粮,大力推进现代草业发展,通过“藏粮于草”“化草为粮”“科技兴草”,顺应我国食物结构变化趋势,保障草食畜产品有效供给。
  草地是潜力巨大的食物生产后备基地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组成部分,也是保障食物安全的重要基地。我国天然草原面积近60亿亩,全国草地面积近40亿亩,其中天然牧草地约32亿亩,人工草地870万亩。草原是“天然大粮仓”,全方位、多途径开发草原食物资源,大力推进现代草业发展,实现“藏粮于草”,不仅可以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同时可以促进生态安全、社会安全和民族安全。
  我国草原上约有1.5万种植物,其中6700多种牧草不仅为放牧家畜提供了重要食物源,其中还有小麦、小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近缘种,可以为作物品种改良提供重要种质资源,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我国草原上有250多种(包括品种)放牧家畜,其中有蒙古牛、滩羊、大通牦牛、欧拉羊等特有或优良畜种,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居民肉蛋奶需求以及食物营养结构改善具有基础性作用。
  从全球农业发展经验来看,现代发达国家的主要农业模式是草地大约占农用土地的25%,草地畜牧业产值大约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50%左右,这应该是我国大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草地是潜力巨大的食物生产后备基地。我国草地面积广、类型多、生产潜力巨大,据测算,我国天然草原每百亩的生产力为11.5公斤肉、24公斤奶和3.5公斤毛,共折合31.4个畜产品单位,仅相当于美国的1/15、澳大利亚的1/3。发达国家的草地经营管理实践表明,将退化天然草地改建为高产人工草地,可以大幅提高草地生产潜力。自上世纪初,英国、法国、新西兰将全国一半以上的天然草地改建为人工草地,每百亩草地的生产水平分别达到1900个、3900个和1500个畜产品单位。我国开展的试验实践表明,对退化草地或天然草原进行围栏封育、补播改良、施肥浇水、人工种草等恢复建设措施,可以大幅提高牧草产量和品质,加上合理利用和科学养畜,每百亩草地的生产力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值一般为投入的4倍。
  另一方面,草地农业是补充耕地农业短板的主要路径。除天然草原的牧草和家畜生产外,还可以在耕地上或边际土地上种植牧草,实施粮草间作轮作、林下种草、草菜轮种、草药种植等多种草地农业模式,充分发挥各类农用土地的生产优势。在作物种植三季不足、两季有余的南方地区和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北方地区,通过农闲田种草,提高农用土地生产力,可解决非粮食生产季农田闲置的问题。在农用土地上,通过豆科牧草与林、粮、棉等作物的间作、套作或轮作,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
  与以籽实生产为主的耕地农业相比,草地农业以营养体生产为主,可以全株收获利用,转化利用效率较高。按照食物当量或蛋白当量计算,单位面积内优质牧草的价值等同甚至高于粮食作物。“高产优质人工草地+高效肉牛、奶牛生产”是欧美、新西兰等发达国家草地农业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这也应该成为我国草地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草牧业是保障我国食物结构转型的重要途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均粮食与畜产品的消耗量发生历史性转折,作为主粮的谷物在食物中的比重下降,动物性食品的比重上升。但目前与全球相比还有一定差距,2020年我国人均牛肉和奶类消费量分别为6.3公斤和38.2公斤,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9%和33%,未来动物性食品在全国居民食物结构比例中还有巨大增长空间,这也为草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目前的农业系统中“人畜共粮、人畜争粮”的矛盾十分突出。如将居民的口粮和家畜的饲料粮分开计算,我国的口粮生产早已实现自足,而饲料粮则严重不足。
  我国的粮食安全尤其是饲料粮安全应系于自身而不是国际市场。粮食安全的“双循环”,实际上就是妥善处理国内国外两个系统,根据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动态,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居民的口粮(主要为稻谷)与家畜的饲料粮分别统计,据此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的耕地农业系统逐步向粮草兼顾的草地农业系统转变,发展现代草业,促进食物供应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大力推进现代草业发展,实现“藏粮于草”“化草为粮”“科技兴草”
  我国耕地农业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但保障粮食安全无法单靠耕地农业实现,还要向60亿亩草原要粮,通过大力推进现代草业发展,实现“藏粮于草”“化草为粮”“科技兴草”。
  一是加强草原保护和修复,促进草原合理利用,提高草原生态承载能力,改善草原生态状况,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显著提升草原生产能力,每百亩草地达到100个畜产品单位以上,通过高产、优质草畜产品的提质增效,提高“藏粮于草”的潜力。
  二是统筹推进天然草原利用和人工种草,在当前耕地(季节性闲田)、果园隙地、四边地等8000万亩饲草种植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潜在的饲草种植地,同时在2亿亩水热条件较好的草原地区通过人工改良、种植并实施打草利用,扩大优质饲草的供应,满足未来我国畜牧业发展对优质饲草料的需求,确保我国牛羊肉和奶源自给率达到85%左右和70%以上,实现“化草为粮”。
  三是进一步加大草原与草业科技投入,加强草原保护修复、草地改良、放牧管理、牧草培育、高产栽培、草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科技研发,改变我国草原与草业科技力量不强、科技创新不足、科技贡献率较低的现状,组建产、学、研、推紧密结合的草原与草业创新科技平台,加快涉草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示范,增强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实现“科技兴草”。(来源:农民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4624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