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安論壇   朱兆文:粮食安全金融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返回列表
查看: 128|回复: 0
收起左侧

朱兆文:粮食安全金融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7681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9-26 16: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朱兆文(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行长)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及玉米出口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2023年4月,吉林省正式启动“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通过实施良田建设、种业振兴、农机化提升、盐碱地综合治理等八大工程建设,确保到203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亿公斤,比2022年提升100亿公斤。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立足吉林省实际,强化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和指导,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全力支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有效实施,为吉林省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吉林省金融服务粮食安全的实践
完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强化统筹推进。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与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等联合制定了《吉林省金融支持粮食安全暨“千亿斤粮食”工程若干举措》《吉林省金融支持黑土地保护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统筹指导银行机构围绕粮食生产重点领域,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指导辖内地市分行因地施策,重点围绕盐碱地改造、种业振兴等领域制定区域性专项支持政策,推进政策保障措施上下联动、点面结合。
完善工作机制,突出精准指导。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推动多项金融支持举措纳入吉林省出台的扶优做强种业企业、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吉林大米品牌跃升等粮食安全领域专项指导意见,并建立粮食安全领域“企业名单+信贷产品”双向推送机制,着力推进政策协同和信息共享;重点选取九台稻米、洮南种业等粮食安全相关领域,开展金融支持“一县一业”专项行动、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示范联合体专项行动,引导银行机构加大信贷倾斜力度,推动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以金融动能推进产粮大县粮食产业健康发展。
扩大重点领域信贷投入
做好种业振兴金融服务,指导机构做好信贷投放。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引导银行机构积极对接种业发展风险补偿基金和种业贷款贴息政策,大力推广“强种贷”;指导地方法人银行机构以签订的制种订单为质押,创新“种芯贷”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并积极对接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助力打造“十万亩种业繁殖基地”。
加大农田建设支持力度,保障小微企业生产。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指导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农业发展银行吉林省分行运用“高标准农田建设+产业发展收入反哺”“合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还款”等模式强化信贷支持;支持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打造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合同+回款账户闭合管理”为风控手段的支持模式,为承建项目的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
做好粮食收购资金保障,确保粮农利益。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鼓励银行机构稳妥开展粮食存货质押贷款,截至2023年6月末,年内累计发放粮食存货质押贷款21.1亿元。例如,指导邮储银行吉林省分行、兴业银行长春分行积极推进玉米电子仓单质押贷款落地,截至目前,累计发放贷款2.4亿元。
提升涉粮金融服务质效
深化多方联动服务,打出黑土地保护“组合拳”。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推动金融机构联合有关高校、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发起成立“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联盟”,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提供广泛的科研、农技、战略指导和金融支撑等综合化服务;指导梨树农村信用联社创新推广“黑土地研究院+银行+保险+粮食收储公司”“银行+保险+农担公司”等模式,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黑土地高标准种植技术指导、信用贷款、农业保险、产品销售等一体化“链式”服务。
合理匹配还款周期,推进盐碱地改造。针对盐碱地改造从治理到入库增收需经过2年纯投入治理、5年入库分批获取收益的实际,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指导银行机构为盐碱地改造匹配前2年只付息、后5年还本付息的还款周期,截至2023年6月末,盐碱地改造贷款余额44.5亿元。
强化数字信息赋能,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指导吉林农信系统上线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信贷系统,积极推广“吉信农e贷”纯信用线上贷款产品,实现一次授信3年内循环使用;推动成立吉林省农村金融服务总公司,近五年来累计铺设5278个村级金融服务站,依托“吉农金服”线上金融服务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多措并举让利涉粮主体
推动建立内部优惠利率定价机制。例如,农业发展银行吉林省分行对种业类贷款和耕地类贷款给予40~50BP的优惠贷款利率;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为国家级粮食龙头企业按照基准利率下浮170BP执行利率定价。
发挥再贷款资金惠农作用。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引导地方法人银行机构聚焦支持粮食产业和经营主体,创新推广20余款与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相适应的信贷产品,高效对接再贷款优惠政策,引导中央银行低成本金融“活水”精准流向粮食安全领域。
深入对接政策性融资担保。吉林省内各银行机构深化与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合作,并实行低于本行同类贷款0.5~1个百分点的优惠利率。
做好粮食安全金融服务的思考
全面统筹,构建粮食安全金融保障体系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投入大、收益低,金融支持粮食安全具有一定的公益性,需要加强金融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一是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政策安排。加强金融支持粮食安全战略规划,引导金融机构提升粮食安全领域金融业务的优先级,重点围绕农田水利建设、耕地保护改造等方面,在信贷规模、贷款期限、减费让利等政策安排上给予更多倾斜,推进加大粮食安全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综合运用各项资金支持工具。加大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引导信贷资金流向粮食安全领域。研究设立粮食安全领域支农再贷款专项额度,给予粮食生产主体和相关科研领域更为精准优惠的资金支持。探索在粮食主产区创新政策性金融支持工具的可行性和路径安排,为资金需求额度大、期限长、收益少的粮食安全领域的建设项目提供资本金补充。三是多层次发挥金融机构服务作用。发挥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信贷资金成本低、期限长的优势,长效保障粮食安全领域项目建设资金需求。鼓励大型涉农商业银行探索在粮食主产区设立粮食金融业务专营机构,提供更为专业、便捷的涉粮金融服务。加强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业务协作,在信贷产品、贷款期限、综合服务等方面形成优势补充,提供系统性金融服务。
精准发力,强化粮食安全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农田基本建设是守好粮食安全的基础,农业生产技术决定粮食产业发展的潜力,围绕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供精准有效的金融支撑。一方面,聚焦“藏粮于地”,大力支持农田基本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治理等项目具有资金投入大、财政资金依赖性强、资金回报率低等特点。金融机构应平衡好商业性和公益性之间的关系,坚持保本微利和风险可控,积极对接项目融资需求,通过发放项目贷款、组建银团、债贷和投贷联动等方式,多渠道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聚焦“藏粮于技”,强化农业科技发展应用金融支撑。支持种业振兴发展,引导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重点满足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金融需求。加大农机装备制造企业支持力度,深化“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围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化农业生产需要,积极发展农机金融租赁业务,通过“融资+融物”,助力扩大农机装备应用覆盖面。
创新升级,丰富粮食经营主体金融产品
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应紧盯粮食“种收运储加销”各环节,围绕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打造丰富、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库,满足粮食生产发展融资需求。一是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优做强。坚持“一企一策”,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量身定制符合企业财务结构、匹配资金流量特点的金融服务方案,增加中长期贷款品种。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利用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农业生产主体利益联结紧密、购销服务协同等优势,拓展应收账款融资和仓单、订单质押融资等业务,支持龙头企业发挥链条带动作用。对于拥有成熟商标权、专利权的龙头企业,积极推广应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涉粮企业通过发行债券、非公开转让股权、上市等多渠道融资。二是强化粮食规模经营主体金融支持。紧密结合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土地集约、物资需求大的实际特点,积极拓宽粮食规模经营主体抵质押物范围,深化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棚室抵押等贷款产品,提升信贷资金可得性。三是深耕农户金融服务。增强农户贷款授信能力,加大农户信用贷款的推广普及力度,结合农户季节性耕作生产用款需求,提供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借随还类的信贷产品,减轻农户偿债负担,提升用款便利度。
提质增效,优化涉粮金融服务
优化粮食安全金融服务是金融支持粮食安全的基础性环节,应从切实满足粮食安全领域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出发,着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一是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实现种粮大县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全覆盖,积极推行整村授信模式,为信贷投放创造基础条件。二是强化信贷业务科技赋能。金融机构应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有效收集整合粮食安全领域主体内外部信息,优化风险定价和管控模型,提高客户识别和信贷投放能力。积极研发推广农村线上金融产品,实现农村各类主体足不出村、线上申贷、秒审秒贷的便捷金融服务,推进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构建粮食金融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提供资金需求申报、线上业务受理等服务,拓展银行机构获客渠道,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扩大覆盖面。三是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乡村振兴主题卡”发卡力度,不断丰富产品功能,加大相关费用减免力度,强化粮食收购资金支付结算保障。
凝聚合力,健全融资配套机制
做好粮食安全金融支持工作,需要地方政府和财政、农业农村、粮食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夯实融资配套基础。一是健全贷款风险补偿和增信机制。针对农业科技企业轻资产、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统筹财政资金、产业专项发展资金,设立农业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缓释银行机构对种业研发、农机装备制造等领域信用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风险。扩大粮食信用保证基金覆盖面,将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料等全部纳入基金适用范围,将参与企业由购销企业扩大到粮食生产农民合作社,最大化发挥基金增信担保作用。二是深化信息共享。推进与农业农村、粮食等部门建立常态化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粮食行业企业“白名单”,在春耕和秋收前摸排梳理粮食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及时推送至金融机构并开展对接,提升金融支持的精准性和时效性。三是完善农村要素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建成全省互联互通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实现交易规则、系统建设、信息发布、交割结算、交易鉴证、服务标准的统一化和规范化,助力农村信贷产品创新和金融风险处置。(文章:《中国金融》2023年第17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5040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