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立新(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高端智库首席专家)
新时代呼唤文化的大发展,并催生伟大的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代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文化思想领域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是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大创新。文化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了批判性的考察,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构想。列宁对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途径进行过积极探索。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占据重要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掀开了新的一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在探索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互动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从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强调文化自信,从重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概念新判断新理念,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文化发展的创新实践为基础,以建设包括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任务,以推进文化强国、民族复兴为使命,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大创新。
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在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和如何建设文化的重大问题,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遵循。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反映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和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任务,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取向,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和人民性的先进文化。这种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内涵丰富,它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发展战略、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相适应,并反映和影响经济和政治发展。这条道路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本质和文化性质所决定的。
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第一次明确把坚持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实践的观念反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经验的总结概括,是新时代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比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制度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尊重及肯定。它表明了对特定文化价值的选择态度,表现为历史文化的继承和批判、对外来文化的甄别与借鉴的自觉与自信,体现出文化包容和文明借鉴的自信。简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集中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先进文化的高度认同与自信,表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发扬,表现在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开放心态和批判性借鉴吸收的态度。坚持文化自信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成为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这从根本上保证了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第一次提出“第二个结合”的重大判断,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凸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维度,拓展了文化主体性。马克思主义既是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又构成当代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或历史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经验和内在规律,要求马克思主义在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合、相互成就,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二者的相互奔赴、相互融合中,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在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文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六个必须坚持”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同时也是贯穿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强调要在文化发展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繁荣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强国的美好蓝图由人民书写。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强调文化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守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强调关注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问题、网络意识形态问题,关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问题,关注加强和改进思政课等问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主张用辩证系统的观点认识和处理文化发展中主要矛盾和重大关系问题。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主张以世界眼光去观察当今时代,了解文化态势,尊重文明差异,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第一次揭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明确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互支撑。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要创新传统文化。以现代化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世界文明发展的新成果,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部分。它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在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过程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价值观念体系,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和任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价值观建设。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价值观念体系。这个体系概括来说,就是以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主要内容,以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为拓展内容。核心价值观念既关个人之道德,又乃民族之大德,不仅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也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创造性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精神内核,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发挥核心价值观念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之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了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和基本任务。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二是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三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四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等等。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其理论创新是多方面的,以上列举的尚不足以涵盖所有方面。这一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遵循。(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