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组织振兴   赵秀玲:农村基层党的领导“脚底松软”,怎么破?
返回列表
查看: 399|回复: 0
收起左侧

[治理策略] 赵秀玲:农村基层党的领导“脚底松软”,怎么破?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0-7-20 08: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赵秀玲(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当前,党的领导的薄弱环节在基层,特别是在农村,在广大乡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那里。在部分农村,党的领导存在“悬浮”和“空转”现象,少数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贪污腐败。因此,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关键要改变目前农村基层这种“下肢不稳”和“脚底松软”的状态。
  一、农村基层党的领导必须克服“悬浮”和“空转”问题
  所谓“悬浮”状态,是指基层党的领导不接地气:有时显得高高在上,只做“指挥员”不做“战斗员”;有时针对性不强,不能贴近农村基层现实,停留在“空论”状态;有时缺乏具体角色定位,找不到有效抓手,易处于“他者”地位。
  所谓“空转”状态,是指基层党的领导的低效、失效和无效:或许他们也很想有所作为,但却不知道如何下手;或许他们一直处于“白加黑”“五加二”的忙碌状态,但却收效甚微,有时会南辕北辙;更有甚者,无所作为以至于尸位素餐,根本起不到党员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
  关于农村基层党的领导的“悬浮”和“空转”状态,主要有如下方面的表现:
  一是对于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单一化与固化理解。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尤其是村党支部功能的理解比较表面化,也易形成一种惯性思维模式,那就是全力以赴抓党建,主要充当领导者角色。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对的,因为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政治政策方向的把握。
  不过,也有另一种理解,即农村基层党的领导就是要管大政方针政策的,不能过多过问甚至干预具体的工作事务,否则就是权力越位和界限不明。久而久之,党的领导自觉不自觉被悬置,有的甚至成为只管文件传达的“空转”组织。
  二是农村基层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党员干部“走读”现象。所谓农村基层“走读干部”,是指某些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干部在城乡间游走。他们往往不能固守一处,而是定居和奔波于城乡之间,从而形成一种难以定止的“游离”状态。从好的一面说,这些干部往往疲于奔波和不辞辛苦;从坏的方面说,他们行无定止、举棋难定,甚至首鼠两端,从而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秩序。
  三是不少农村基层党的领导对工作处于“遥控”状态。一些党员干部将家安在城里,有的在外面有业务,不少村干部本身就是在外做生意的老板,导致少数农村党员干部不仅“心”不在农村基层,就是“身”也远离农村基层,以至于出现诸多怪现象。比如,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根本不坐阵农村基层,即使遇到重大群体性事件也联系不上他们;有的农村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大部分时间呆在城里家中,对农村基层工作直接进行“远程”指挥;还有的村支书一年有大半时间不在村里,一旦村民需要盖章办事,就必须找书记的老婆,而掌管公章的书记的老婆则通过盖章收取好处费;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向下沉,不当‘走读干部’,不搞‘远程指挥’”。要解决这一问题并非易事,必须从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上下功夫,还要从农村基层实际出发,建立切实有效的奖惩制度,找到有效抓手。
  如何让农村基层党的领导将工作“落到实处”?还要突破观念误区,寻找有效途径。以云南省开远市的做法为例:村党组织除了把好政治方向,还直接参与到治村过程中。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与村民直接结对子,不是只将钱发给村民了事,而是采取公共产品供给与具体项目制相结合的方法,重视“以奖代补”的生血造血功能,制定和允许大胆探索甚至失败的创业机制,从而形成党群间水乳交融般的联动式治理机制。这是探索参与机制和有效抓手,避免和摆脱党的领导陷入“悬浮”和“空转”的有益尝试。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最大软肋是什么?
  如果说农村基层最缺乏什么?人才首当其冲,也是关键之所在。而在农村基层党的领导中,最缺乏的则是现代治理能力水平。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表现:
  党员和党员干部的学历太低、知识文化匮乏、知识结构单一,不仅滞后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更难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要求。不要说那些无多少文化知识的党员和党员干部,就是有学历者也多是懂技术的专业人才,少有文化通才。这就形成农村基层党的领导方面的文化缺失,尤其缺乏环保、管理、法治、民主协商、监督等方面的高水平党员干部。
  农村基层党员和党员干部的老化是一大隐忧。由于年轻一代大量外出,加之农民工潮水般涌入城市,广大农村基层面临精英尤其是年轻精英的极度缺失,有的村庄只剩下老人、孩子和妇女。干部老龄化成为不少农村基层党的领导的致命伤。老党员和老党员干部固然有其优势,如经验丰富、党性原则和道德感强等,但也存在体力不支、精力不济、观念保守、跟不上时代发展等问题,特别是缺乏开拓和创新精神,这导致一些农村基层党的领导基本停留在“维持”状态。
  现代治理能力水平较低是当前农村基层党的领导的一个死结。从党和国家的乡村振兴目标而言,培养现代职业农民是关键。然而,由于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和党员干部未接受现代知识文化熏陶和洗礼,尤其是受制于传统农业文明,他们很难用现代治理方式领导广大村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这就导致农村基层善治一直在艰难中前行。
  最为突出的是农村基层党员和党员干部的现代思想意识薄弱,这直接影响党的领导的跨越式发展。如果官本位思想严重,一个党员和党员干部就很难有平等意识和协商精神,也很难摆脱“一言堂”的家长作风。另外,在广大农村基层提倡乡贤文化过程中,不少地方不加区分地让“二十四孝图”上墙,如无现代思想意识和批判精神,就不知道其中还裹挟着封建落后内容,因为有的“孝亲”故事是不健康的,早就被鲁迅严厉批评过。
  要真正提高农村基层党的领导的现代治理能力水平,关键在教育和培训。一方面是通过常规的大中专教育培养人才,整体提升农村基层广大干群的思想文化层次水平;
  另一方面,必须强化业务培训,这既可以是速成的专业培训,也可以是长期的全面知识文化道德素质培训,还可以是有针对性的特殊人才的特殊培训,找到丰富、灵活、有效的,尤其是对农村基层现代思想意识提高有所助益的途径。例如,在乡镇村创办直接针对广大党员干部等的职业学校,全面实施关于现代知识、能力、思想、文化的培训。
  三、警惕干群之间的鸿沟
  现在,经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尤其是巡视组的监督检查“回头看”,坚持“苍蝇”“蚊子”一起打,形式主义和不作为官员得到警示,农村基层出现一股清风。但也要看到,农村基层党的领导中仍存在脱离群众的现象。
  一是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贪腐现象屡禁不止,严重破坏党的领导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当前,农村基层存在党员和党员干部“小官巨贪”现象,个别干部甚至把手伸向扶贫资金,对群众“吃拿卡要”,让群众深恶痛绝,削弱农民对反腐败斗争的获得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是家长作风盛行,有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至随意奴役他人,致使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当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没有民主意识,无德无能,以“土皇帝”自居,党的领导就会受影响,导致失去民心民意。
  三是形式主义大行其道,这很容易使党在广大农村基层失去公信力。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基层尤其是乡镇村面临着行政化领导的重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式各样的“一票否决”制,以及种种检查和填表,都使广大农村基层疲惫不堪和难以招架应付。而所有这些又会直接传导至广大村民中间,导致农民反感甚至厌恶,个别农村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就是这样轰然倒塌的。
  四是层级分化与隔膜慢慢改变党的领导在广大村民中的形象。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与广大农民为例,他们虽同在农村,但不断分化并由此出现的隔膜日渐明显。
  我们在农村调研时发现:一方面,有党员干部表示,他们拼死拼活为农民扶贫,全力为其提供公共产品,结果农民就是“不买账”。有的党员干部说,当到农村基层扶贫时,见了村民,话还没讲,村民就不辞而别。到农民家里帮扶,干部热情似火,村民却冷若冰霜。
  另一方面,一些村民则怨声载道,他们反映领导根本不知道村民之急需,提供公共产品时与村民没有商量,而是自作主张。有村民说,有的领导干部官气十足,与村民根本不是一条心。这就难免在干群之间形成鸿沟。
  何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恐怕主因还是不少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自觉不自觉将村民视为“他者”甚至对立面,而不是“我们”中的一员,更不要说成为人民的公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出发点和落脚点归结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归结到为民务实清廉上来……”
  因此,要提升农村基层党的领导形象,除了反腐倡廉,还要处处为老百姓着想和做事,更要与农民心连心。多站在广大村民而不只是领导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方能产生共鸣。
  在这方面,徐州梁寨镇党委的做法值得借鉴。为了同广大人民群众心心相印,镇党委书记常到乡镇村遛达,于是被称为“遛达书记”。镇党委政府还规定,凡下乡的党员干部一律不准披金戴银、女干部不能穿高跟鞋,也不允许自带杯子,而是要直接用农民的碗喝水。这些规定虽是小事,但有助于避免党的领导陷入面子工程和脱离群众。习近平总书记下乡时有个细节:穿戴朴素,还换上球鞋,这也是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心连心的具体体现。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广大农村基层的农民、党员和党员干部众多,分布又比较分散。要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当务之急是改善农村基层党的领导,从而找到强有力的抓手,补强党的领导的薄弱环节,使之真正能够落到实处。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1 | 帖子:300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