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能不能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不仅关乎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乃至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能否实现,也关乎下一步的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推进。
剩下的脱贫攻坚任务,如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有不足、基层组织薄弱、转变贫困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仍存在困难等等,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除了保质保量地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更要注重巩固提升脱贫的质量,防止返贫,保障减贫的可持续性。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不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也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民族地区深度贫困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典型表现,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客观限制密切相关。尽管长期以来我国对民族地区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扶持与政策倾斜,但从分布上来看,民族地区仍处于我国深度贫困的集中地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更好推进民族地区深度贫困问题的解决、实现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实践中的先进案例和先进经验的系统梳理和总结。
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贫困县数量居全国第一、贫困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在普遍薄弱的经济基础、复杂的地质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下,云南要在保护与合理开发之间寻求平衡,难度属实较大。同时,云南是我国“直过民族”最主要的聚居区。与其他民族相比,“直过民族”是最特殊族群、最弱势群体;“直过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低层次,是最贫困地区。这主要是因为“直过民族”跨越几种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不同规模的、群体性的福利缺失,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住房保障难以实现,因病致贫、因学致贫,贫困持续时间长、返贫率高、脱贫难度大,等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峡集团在中央企业中率先对云南“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贫困人口实施精准帮扶。从2016年到2019年,三峡集团围绕能力素质提升、劳务输出、安居工程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等六大工程,进一步推进定点扶贫工作、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努力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这些实践探索为中央企业以及基层单位强化疫情防控使命担当、高质量冲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峡集团帮扶云南少数民族脱贫攻坚的实践举措
政企协同,党建引领,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采用政企协同方式,与云南省政府携手,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凝聚扶贫强大合力。三峡集团与云南省政府签订《支持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精准脱贫攻坚合作协议》,建立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精准扶贫、合力推进、资金管理、宣传工作等多项推进机制。协议签署以来,三峡集团与云南省政府、各地方政府积极沟通、深入交流,遵循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为云南省少数民族脱贫攻坚提供先进理念、资金、人才、管理方式、物资等丰富资源,脱贫成效显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巨大力量。
强化组织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组织力量和制度保障。为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云南省委副书记和三峡集团总经理担任双组长的“中国三峡集团帮扶云南省怒族普米族景颇族精准脱贫攻坚协调领导小组”,明确落实领导责任和具体工作内容,重点研究决策三峡集团帮扶怒族、普米族、景颇族精准脱贫攻坚的重大事项,解决帮扶工作推进和督查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其次,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合力推进机制、联席会议制度和帮扶资金管理制度等多项工作机制,为推进三峡集团帮扶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提高了扶贫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探索党建扶贫新模式,做到党建与扶贫“双推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提升脱贫攻坚战斗力。根据三峡集团与云南、四川两省签署的脱贫攻坚合作协议,建立“川滇两省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基层党务干部培训”工作机制。通过举办多期培训班,组织近110名云南基层党务干部和扶贫业务骨干到三峡集团党校参加培训,提升了少数民族基层党务干部的工作能力,打造了一支立足本土、坚持奉献的扶贫工作队,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严格过程管控,全力提高帮扶成效
三峡集团立足于云南省三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居住地的地理环境、贫困程度和文化特色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扶贫项目,因户因人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探索出了一条帮扶少数民族脱贫攻坚的特色之路。
扶贫政策不能一刀切,云南省怒族、普米族、景颇族三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所处地理环境差异较大,贫困程度参差不齐,民族特色文化各有不同。基于各少数民族实际情况,三峡集团多次派出工作队伍深入到少数民族帮扶地区一线进行调研,秉承因地制宜、因族施策原则,配合地方政府编制帮扶工作总体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围绕六大工程,因户因人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灵活落实扶贫项目,有力促进了帮扶工作的高效开展。
三峡集团按时拨付资金,建立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加强资金管理和审计工作,抓实项目监督管理,将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推进扶贫项目有序开展。在资金拨付方面,考虑到云南省贫困地区普遍存在下半年雨季时间长、施工工期短的特殊情况,三峡集团工作队积极协调集团相关部门将云南省每年帮扶资金一次性拨付到位,为贫困县及时开展帮扶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在资金监管方面,按照三峡集团和云南省扶贫办关于帮扶资金拨付和管理的要求,设立三峡集团帮扶资金专户,对帮扶资金建立“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户承储、专款专用”的四专管理机制,严格审核资金使用情况,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夯实脱贫攻坚人才基础,打造讲奉献、有作为的高素质扶贫干部队伍
扶贫干部是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三峡集团高度重视扶贫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派驻挂职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协助、监督项目开展,为当地提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丰富的资源,干部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实现了脱贫攻坚与锻造干部的双赢,展现了央企与地方政府脱贫攻坚的双向互动。三峡集团先后派出8名干部到省、县两级挂职,主要负责协助计划编制、监督项目实施、指导资金管理和台账建立、督促问题整改等工作。
挂职干部在三峡集团与云南省政府协作完成脱贫攻坚艰巨任务的过程中,起到重要连接作用,有效助推扶贫项目的顺利落实。同时,在一线实践中,挂职干部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打造讲奉献、有作为的高素质扶贫干部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三峡集团高度重视扶贫干部培训工作,多次举办扶贫干部培训班,为扶贫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脱贫攻坚方针政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方法等内容提供了机会,帮助三峡集团参与脱贫攻坚的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提高工作能力,发扬优良作风,更好服务脱贫攻坚大局。
多措并举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精准攻坚、补齐短板
三峡集团对云南省怒族、普米族、景颇族三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施整族帮扶以来,全力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精准施策补齐民生短板,重点在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和交通道路基建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有效改善贫困户基本生活条件,为后续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第一,因经济条件和地理环境限制,云南省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大多住在茅草房、杈杈房和竹篱笆房,人畜共居现象十分普遍,居住环境脏、乱、差。住房安全是“三保障”工作中的重点,三峡集团积极推进建档立卡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开展农村安居房建设及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特色民居提升改造和房屋美化亮化工程,少数民族贫困同胞实现了多年期盼的“安居梦”。
第二,三峡集团始终积极开展健康扶贫,持续加大健康扶贫力度,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不断夯实脱贫攻坚基础。三峡集团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援建卫生室,在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巩固脱贫成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三峡集团积极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重点专科建设、重点疾病防控能力提升等项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筑了坚实的健康保障。
第三,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是基本民生保障,也是发展产业的先决条件,基础设施完善与否直接影响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和产业的未来发展。三峡集团通过开展村组道路建设、硬化村内道路等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为百姓出行提供了方便,加强了少数民族聚居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
区域特色与企业资源相结合,扶持发展优势产业,夯实脱贫致富根基
三峡集团在开展产业扶贫时,注重立足当地资源,围绕“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脱贫产业发展目标,依托“企业+基层组织+合作组织+贫困户+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发展适合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知识学习、技术培训与产业扶持资金等支持,在“输血”同时,不断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助力帮扶对象就地脱贫。
三峡集团投入帮扶资金建设民族团结示范乡镇、特色旅游乡镇,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发展种养殖产业,使贫困户收入明显增加,增强了少数民族同胞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的决心和动力。另外,三峡集团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修建扶贫车间厂房,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解决收入来源不足问题,做到了开发性移民与移民后续帮扶相结合,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在开展产业扶贫工作中,三峡集团还结合当地特色,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找准群众增收与区域优势的结合点,确定项目重点区域和重点建设领域,优先扶持发展优势产业,充分实现了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优势互补。
促进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融合,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
三峡集团响应党中央号召,高度重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积极拓展教育扶贫和就业扶贫有效路径,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使贫困群众走上了自信自强自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三峡集团聚焦“志智双扶”,通过实施教育扶贫、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等措施,营造贫困群众“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在内生动力上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成功激发少数民族贫困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
首先,三峡集团始终坚持“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始终把教育扶贫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探索输血与造血、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的精准帮扶模式。在“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新建和改建学前教育、中小学校舍20所。此外,出资资助610名贫困家庭大学生,为更多大学生提供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机会。组织怒族、普米族、景颇族贫困中小学生参加“童心圆—云南省少数民族娃娃三峡行之宜昌行”活动,让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有力推动了云南“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
其次,三峡集团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引导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通过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劳务输出、培养致富带头人等帮扶措施,增强贫困群众勤劳致富意识,帮助他们掌握相关劳动技能。
扶贫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相结合,注重保护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态
三峡集团在帮助云南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注重保护、传承和宣扬民族特色文化,将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和旅游业发展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既让民族文化大放异彩又让更多贫困群众共奔小康的新路子。
第一,三峡集团立足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乡镇,将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既为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少数民族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第二,三峡集团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人居环境提升改造项目,在安置点建设村史馆,为保留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宣传民俗风情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三峡集团还通过建设群众民族文化活动场所,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加强了群众之间的交流互动,积极传承和宣扬了民族特色文化。总之,三峡集团坚持将扶贫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相结合,注重保护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为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峡集团协同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将生态环境保护帮扶转化为精准脱贫成效,以生态环境保护助力脱贫攻坚,不断创新举措,打出组合拳,走出了一条保生态和促增收的精准扶贫之路。云南省三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大多位于山区,生态优势突出,但地形地貌复杂,生存条件恶劣,环境脆弱,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产业发展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立足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地理环境和生态优势,三峡集团确立了将“金山银山”减贫经济效益与“绿水青山”长远生态保护效益有机统一的脱贫帮扶思路,协同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走出了一条保生态和促增收的精准扶贫之路。
首先,三峡集团通过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增设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将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一方面,三峡集团出资完成地质灾害防治、部分村寨雨污分流等工程,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居住条件;另一方面,安排公益性岗位,如生态护林员等,吸纳贫困群众参与生态管护,充分调动贫困地区群众保护、修复家乡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不仅有效充实了基层生态保护队伍,织牢了生态脆弱区保护网,也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
第二,综合考虑云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资源禀赋、承载能力、地方特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充分发挥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着力推进生态产业扶贫,打造民族团结示范村,发展特色种养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三峡集团帮扶少数民族脱贫攻坚的理论启示
树立全局观念,以系统性和整体性思维构建大扶贫格局
高质量减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对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动态深化。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对减贫事业的整体谋划,即以大局观和全局观指导工作的开展,从整体角度出发,统筹兼顾减贫系统内各环节、各要素、各方面的协同发展。三峡集团结合不同地域的发展实际,建立了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于一体的复合式动态减贫方案,避免脱贫与致富混淆、贫困群体和非贫困群体同等对待造成的资源错配和浪费,做到“脱贫不脱帮扶”,“安居”与“乐业”并重,切实做好脱贫攻坚的“后半篇文章”。
贫困的表现并不仅是收入或消费的不足,它往往也意味着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卫生、生活水平等多方面的不足。三峡集团从收入、就业、教育、健康、居住条件等综合视角构建大扶贫格局的多维减贫方案,改善了贫困人群参与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条件,使其获得了更加公平的发展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贫困地区的包容性增长。
三峡集团的扶贫实践表明,应对和化解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能简单地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线性策略,而是要树立系统性、整体性及宏观性的扶贫理念,这是实现扶贫成效最大化的前提。
夯实制度体系,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全方位组织保障
脱贫攻坚已进入决胜阶段,为切实提高脱贫成效,需要建立健全并不断强化脱贫攻坚制度保障,这是保证扶贫的精准度与有效性的关键,也是保障脱贫质量、兼顾脱贫效果的重要一环。在三峡集团帮扶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脱贫的实践中,不仅有主要领导参与扶贫工作、优秀扶贫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挂职的组织安排,而且通过制定帮扶工作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管理机制,对资金、项目的管理进行了有效整合,确保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脱贫目标走、脱贫目标跟着脱贫对象走,实现了脱贫帮扶机制、资金投入帮扶模式、监督管理体系的创新。
为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对接沟通,三峡集团内部建立了机构完整、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的扶贫开发工作联动机制,并成立三峡公益基金会整合内外公益资源,形成统筹安排、上下联动的扶贫开发工作格局。同时积极落实企地联动会商机制,与地方政府建立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保扶贫工作顺利实施。
三峡集团的扶贫实践表明,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根本保障,制定科学合理的脱贫攻坚制度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应理顺扶贫主管部门、扶贫模式、扶贫路径等不同因素之间的联系,夯实制度体系,形成长效机制。
“输血”“造血”并举,实现企业发展与地方脱贫攻坚的共赢
脱贫攻坚是一个有机体,内蕴着自身的造血功能。实践经验表明,扶贫帮扶工作决不能陷入“送钱送物”的误区,而要让贫困群众随着产业发展脱贫致富,在产业发展中提升素质技能,为贫困地区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三峡集团采用减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自主式减贫模式,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增强致富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另一方面,三峡集团有效统筹脱贫摘帽和壮大产业工作,不仅将产业扶贫项目与当地特色资源结合,形成了产业化集聚效应,更与小农户形成了稳定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品牌共创,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易地搬迁是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搬迁农户家庭抵御风险能力的强弱则是这一模式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三峡集团对“直过民族”实施的整族脱贫模式坚持“安居”与“乐业”并重,着力推进产业发展和技能培训,重点发展高原特色种养殖业,增强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实现了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同时,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注重提升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增强贫困人群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峡集团的扶贫实践表明,立足于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精准施策,是实现稳定脱贫、长久脱贫的关键;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产业扶贫项目与当地特色资源相结合,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企业发展与地方脱贫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
贯穿为民服务理念,切实把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是检验扶贫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粗放式扶贫容易使扶贫工作陷入投入多、措施足,但贫困人群的认可度不高的“效果悖论”,不仅不能达到为民服务的效果,反而容易挫伤扶贫积极性。为避免这些问题,三峡集团在扶贫的各环节聚焦“精准”,一是在扶贫干部队伍弄清吃透扶贫政策与奖评标准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和标准的知晓率;二是补足公共服务短板,综合施策消除贫困人群精神“穷根”,提高贫困户的获得感;三是对建档立卡户的认定、帮扶、退出等各环节做到公开公正,杜绝信息不对称、政策不透明导致的信任问题,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基础设施完善是贫困地区脱贫的基础条件之一,是关系到贫困人口生活和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更是贫困地区稳定脱贫、不再返贫的重要保障。三峡集团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民族地区贫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提高。
三峡集团的扶贫实践表明,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更要牢牢守住民生底线,坚定履行中央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