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产业振兴   陈文胜:在决胜全面小康中推进乡村振兴
返回列表
查看: 1021|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陈文胜:在决胜全面小康中推进乡村振兴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7722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0-11-20 09: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陈文胜(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省委三农工作专家组组长)

  一、五大振兴并进夯实决胜全面小康基础
  当前正处于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关头。湖南作为农业大省,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对于乡村振兴有着更迫切的愿望与期待。蓝皮书指出,湖南近年来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焦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全面发力,推动农业农村呈现出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以产业振兴为重点推动乡村生活富裕。湖南以农业“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大力实施品牌强农、特色强农、质量强农、产业融合强农、科技强农、开放强农“六大强农”行动,不断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持续完善“四跟四走”“四带四推”产业扶贫政策措施,推动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农产品加工业、休闲旅游经济实现较快发展,有效保障了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推动了农业由增产导向提质导向的转变。
  二是以人才振兴为关键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湖南实施了乡村人才振兴行动计划,大力引进农业高端人才,加快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鼓励引导城市人才服务乡村,激励保障人才扎根基层,创新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不断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就业扶持力度,推动出现了以“返乡创业”为特点的农民工回流,确保了乡村基层人才输送规模持续扩大、支援家乡的“乡贤”力量不断增强。
  三是以文化振兴为根本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湖南注重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继承红色革命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补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短板,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引领。坚持党员带头,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推进移风易俗,加强乡风文明阵地建设,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涌现出一批乡风文明的乡村典范,带动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四是以生态振兴为支撑打造乡村美丽家园。湖南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动农村面貌明显改观。加强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长株潭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扎实推进造林绿化,森林覆盖率与森林蓄积量持续提升。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形成了一批城郊型、山区型、湖区型等美丽乡村建设样板。
  五是以组织振兴为保障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制。湖南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配套制度,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开展农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优先保障基层工作经费,基层党组织引领力带动力不断增强。深化村民自治实践,率先开展村务公开“亮栏”行动,普遍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全面推行“一村一辅警”,乡村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二、五大挑战犹存考验农村全面小康质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蓝皮书立足对全省的调查认为,湖南广大乡村地区仍然是发展的薄弱地区,提高农村全面小康质量面临着五个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农民收入水平偏低,持续增长困难较大。收入水平是人民群众对对“小康不小康”感受最为敏感和直观的指标。蓝皮书分析发现,湖南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自2012年以来出现了一个较大的下降过程,虽然近五年总体上趋于稳定并有小幅提升,但收入整体水平仍然偏低,受宏观经济波动、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的不确定增大。
  二是区域农村发展差距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薄弱环节。全面小康,应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蓝皮书指出,湖南省农村地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尤其表现在居民收入与消费、公共服务供给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如湘西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长沙市的三分之一,长株潭地区城乡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了一体化,大湘西地区则在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三是贫困地区发展基础薄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压力较大。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但“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蓝皮书分析认为,湖南的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但尚有“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问题仍然存在,一些不稳定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存在致贫返贫风险,一些贫困地区的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亟待解决,这些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压力较大。
  四是农村人居环境与群众的期盼还有距离,乡村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风险还较大。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蓝皮书指出,湖南省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离高水平全面小康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距离,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一些影响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的突出污染问题还没有完全消除,规划还比较滞后,环境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污染防治运转机制、投入机制等还不健全,影响到农民的生活品质。
  五是农村市场化机制建设还比较滞后,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全面小康,既强调平衡性、协调性,也强调可持续性,需要形成依靠内生发展动力的良性循环。蓝皮书认为,湖南农业农村发展依靠行政资源、依靠政策推动的因素还比较大,特别是要素充分自由流动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还比较滞后,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还不足,资源错配等情况还比较多,存在着农产品同质化竞争、低端产品去产能难等突出问题。
  三、五大转变态势引领乡村振兴方向
  当前与今后一段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与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交汇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阶段性调整的转折期。蓝皮书综合分析认为,湖南推进乡村振兴将实现以下五大转变。
  一是扶贫工作由超常规治理向常规治理转变。湖南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要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将相对贫困治理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统筹解决。为此,需要及时调整治理策略,将脱贫攻坚可推广的创新做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之中,使之普及化、常规化、制度化,将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贯穿于相对贫困的治理之中,从而形成乡村振兴与贫困治理的良性互动,这是未来一段时期湖南“三农”工作将探索推进的重大策略。
  二是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由对贫困地区的特惠向城乡融合的普惠转变。精准扶贫使湖南贫困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一些非贫困农村却还存在着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短板,这需要政府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投入上由对贫困地区的特惠支持,转向对所有农村的普惠支持,当前的重点是补上所有农村的薄弱环节,未来的方向是实现城乡普惠共享,这将是湖南进一步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结构调整向全产业链融合转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一个简单的增加特色、提高品质的问题,还包括如何与市场消费需求精准对接甚至引领市场消费需求的问题。蓝皮书立足对华容县、江永县等地经验分析认为,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各项改革由点到面的全覆盖,围绕对接市场消费需求,构建起凸显精细农业特色、实现农业全产业链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将是未来一段时期湖南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四是农民增收由依赖传统路径向激发新动能转变。当前,支撑农民增收的传统动能正在走弱,如何摆脱传统路径依赖,激发农民增收的新动能,是农业大省要应对的重要问题。蓝皮书立足对长沙县、武冈市等地经验分析认为,促进农民增收需要从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上找寻农民增收的突破口,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中探索带动农民增收的新模式,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找到激活农民资产的新方式,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拓展农民就业创业增收的空间,这些将成为湖南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五是乡村治理由注重管理服务向多元共治转变。今天的乡村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乡村利益主体多元、群众利益诉求多样。蓝皮书立足对祁阳县、长沙县等地经验分析认为,适应新的乡村社会变迁形势,按照“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从而切实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是未来一段时期湖南推进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四、五大对策建议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补齐 “三农”短板,是保障全面小康质量和成色的必然要求,也是近期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结合湖南实际,蓝皮书以补短板、保供给、促增收、激活力、强动力为主线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一是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对标对表“补短板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是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的基本要求。从提高供给的有效性出发,蓝皮书认为湖南应推进公共产品的供给与乡村需求相适应,建议加快推动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每一个农民都喝上干净可靠的水,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改革创新,实现农村由“忧居”向“优居”转变,打通农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二是突出市场导向发展精细农业“保供给”。发展精细农业,适合湖南人多地少的省情,重点是解决供需对接的难题。蓝皮书认为应坚持市场导向,突出精准特色,推进湖南农业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建议建立区域农业产业布局的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着力打造知名农产品区域品牌,构建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的差异化农业支持保护机制,提升农业设施装备的现代化水平。
  三是着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增收”。在宏观经济下行背景下,发挥县域经济的主导作用,增加农民就地就业机会,对农民增收尤为重要。为此,蓝皮书认为湖南应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下足功夫,建议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聚焦县域产业项目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是完善乡村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增活力”。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要素,从湖南来看,无论是贫困地区还是非贫困地区的乡村人才,都还是弱项,亟需破除。蓝皮书建议,进一步打破常规育人选人用人机制,加快各类乡土人才培养,加大人才下乡引导力度,探索建立从县到村的乡村振兴促进会,健全城乡人才交流机制,全面增强乡村人才活力。
  五是推进财政支农、农地制度、农业管理改革“强动力”。 解决好“三农”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蓝皮书建议湖南进一步创新乡村振兴的多元投入机制,在推动财政支农、工商资本下乡、农村金融服务、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着力激活农民的资源资产;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品牌建设、精细农业考核、农业科技支持、产业规划等重点,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任务,谋划了“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如何在新任务、新目标下,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持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与竞争力,通过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的阻碍,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从而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是需要我们持续不断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湖南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缩影,研究湖南是我们作为地方智库工作者的职责,省委成立三农工作专家组并赋予了我们重要的使命,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对湖南乡村振兴的研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和理论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585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