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唐杰:深圳经济转型与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城市发展策略
返回列表
查看: 730|回复: 0
收起左侧

唐杰:深圳经济转型与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城市发展策略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3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38107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3-9 09: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唐杰(深圳市原副市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即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一阶段也会表现为一个明确的空间转型的过程。这样的空间转型,对于我们而言需要更加关注的是国内大循环主体和国内国际双循环,而在空间上主要是一个城市群发展的问题。
  转型、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从深圳过去40年增长的情况看,深圳从超高速向高速、中速、最后向全国平均增长率靠拢。在这个过程中,深圳每10年会出现一个因转型而产生衰退的周期,其中2015年的转型衰退实际上就是大量产业外迁的过程。具体而言,深圳由低向高、渐进持续的转型升级过程可以分成5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5-1995年,是工业化开始的过程,深圳靠OEM模块化分工体系与廉价劳动力,提出全球分工体系,以低端生产支持超高速增长;第二阶段是1995-2000年,当大规模的“三来一补”向生产要素更廉价的东莞转移,深圳的“三来一补”就逐渐消失,出现了模仿性生产制造的现象;第三阶段是2000-2010年,从“深圳山寨”开始向“深圳制造”转变,形成具有核心技术能力的分工协同产业链体系,如华为、中兴、比亚迪等;第四阶段是2010-2020年,从“深圳速度”走向“深圳质量”,从“深圳制造”转向“深圳创造”,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全球的竞争优势;第五阶段是2000年以来,深圳全面进入科学引领创新时期,更多地从专利技术走向原发性科学研究,这个过程显著提升了企业和产业竞争中的科学含量。
  从目前情况看,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城市规模过大。不仅是深圳,我国核心大城市都出现了集聚带来的负效应,劳动力成本上升,交通运输的优势下降;外部情况也面临较多的贸易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讨论城市化过程和产业链过程之间的相互耦合和匹配关系。
  关注创新发展中重大经济与空间特征
  科学发现成为增长的重要内容核心
  过去40年,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处于一个跟跑阶段,在向并跑阶段过渡,要在部分领域真正实现领跑,转换增长的方式就需要从工匠精神到专利技术,同时要从简单的工匠精神走向科学发现、走向产业发展,这就是著名的巴斯德框架。在这样的增长框架下,未来要发生的变化推动着空间点上的大学与产业的结合,推动人力资本、科研成果的市场化。
  北京是全球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城市,每年的SCI论文发表量就有20万篇。假如以SCI发表量代表科学发现量,长三角(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与京津冀大致相同,其中上海是北京的一半,而珠江三角洲或大湾区(即深港穗)数量与上海相当,科学发现水平存在明显滞后。
  依据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公布全球前100个创新中心的分工,把国家创新体系放在实证角度来观察,2018年深圳和香港占全国专利数量的比例并列第一位。40年来,深圳从极低端的“三来一补”走来,已成为产业创新最密集的地区。
  核心城市从产量规模大企业聚集,走向创新成果与中小企业聚集
  从深圳的情况看,过去40年就是从量到质的重大变化,从大规模企业集聚走向创新成果和中小企业并存的过程。深圳的劳动力规模,1980年是15万,1990年是109万,2000年是500万,2010年是800万,到现在稳定在1000万。深圳中小企业数量,1980年不到1000家,10年之后达到2万家,再10年之后达到10万家,再10年之后达到36万家,目前稳定在200万家左右。实际上出现一个过程:大规模的创新经过企业纵向的网络联系,构成了一个大规模中小企业的创新和大企业生存的共同局面。产业创新推动过程正处在从简单低阶、依靠产量规模走向复杂高阶、依靠价值规模来转型的过程,这样的转型在空间上一定会有很大的影响。
  当前,虽然美国不能在生产过程直接控制华为,却可以在更高端的领域控制全球产业链。2020年9月,华为就已经没有新生产的芯片了,之后可能就要靠鸿蒙操作系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预计国内的传统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产业在大城市一定会走向衰落,而复杂产业链则会不断发展,因而,应加快构造国内产业链,以技术与市场规模优势形成竞争优势。城市空间结构随创新深化而改变城市空间结构也会随着创新的深化而变化。深圳过去5年最重大的变化是两大科技城的建设,另外未来深圳和周边城市的规划会发生重大调整。
  第一个科技城是光明科学城,将会在脑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建设大规模的科学装置和产业转化区域;第二个是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这样一来,粤港澳大湾区科学走廊上会出现三个重要的点:深圳香港科技合作区、光明科学城和西丽湖科教区,这条走廊会途经松山湖到达广州大学城,未来的空间结构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过去40年以工业为导向的规模空间规划基础。
11.jpg
  顺应这个变化,深圳的5大区都可能发生功能性调整。例如,南山区是目前中国上市公司、专利技术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南山的专利技术在软件、互联网、科技、专业服务、研究开发等方面尤其突出;福田作为中心区,最突出的产业特征是专业技术服务;宝安、龙岗是制造业大区。所以深圳的产业出现的空间分布状态,是很明显的对冲性变化,区域增长的格局很清晰。
  科学引领与显著的跨城市的空间协同
  在2020年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前100个创新中心中,广州、深港合并为“深圳-香港-广州”,这个区域正在构成一个聚集化创新区域,处在全球第二的位置,而北京位列全球第四。“深圳-香港-广州”作为一个科学和产业的区域,和东京的差距在缩小。这意味着未来科学引领将需要跨城市空间协作,未来正处在从行政城市走向空间城市的时代,经济活动大规模跨越边界,构成一个城市之间空间合作的关系。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