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生态振兴   樊炳有:冬奥会生态环境治理的北京经验
返回列表
查看: 303|回复: 0
收起左侧

[生态策略] 樊炳有:冬奥会生态环境治理的北京经验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50104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2-17 09: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樊炳有(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教授)

  冬季奥运会项目多数开展于自然环境中,相较于夏季奥运会要求组织者更为关注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国际奥委会2014年发布的《奥林匹克2020议程》中要求组织者将“可持续性”融入其项目的全部阶段。可持续性以生态环境保护为起点,将奥运遗产保护作为贯穿其赛前赛后的着力点。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筹办、举办积极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和“绿色办奥”理念,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冬奥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域外冬奥会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自然环境污染控制和生物成分保护
  从自然环境污染危害来看,一旦污染物进入自然环境,将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而发生迁移和转化,在大气、水、土壤之间发生长距离输送,导致局部性污染发展至区域性污染甚至全球性污染。历届冬奥会组织者采取减少或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制品、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注重对土壤的修复等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例如,阿尔贝维尔冬奥会(1992)率先改造其污水处理厂,使其净化能力提高了两倍;盐湖城冬奥会(2002)通过六个倡导项目在犹他州种植了10万棵树,在全球范围内共种植了约1500万棵树,使用了暴雨径流控制技术在防止土壤受到侵蚀的同时改善地表水质量;平昌冬奥会(2018)在其新建的四个场馆中安装了污水处理系统,水质合格后用于灌溉,既控制了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又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冬奥场馆附近的生物成分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一方面,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破坏了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另一方面,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杀等其他因素也影响着物种的繁衍。冬奥会在生物成分保护上的做法包括:体育场馆选址远离动物栖息地;对受到影响的动植物进行迁移或移植;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并植树造林;保护濒危物种等。例如,利勒哈默尔冬奥会(1994)在场馆外种植了一片树木作为缓冲地带;长野冬奥会(1998)将4400株供蝴蝶觅食的植物和870株稀有植物移植到不受影响的区域,使用了不会引来昆虫的钠蒸汽灯,使用低噪音的建筑机械以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平昌冬奥会在全善阿尔卑斯中心主干道沿线种植补充林和风景林,创造栖息地以恢复濒危物种,共种植了174万平方米的替代森林。
  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冬奥会相关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主要是体育设施建设带来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以及伴随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城市垃圾。在自然条件下,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成分会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进行迁移和转化,具有长期潜在的危害性。合理处理固体废弃物是历届冬奥会环境治理的目标,首先将生态环境考虑进商品采购过程的每个阶段,通过与供应商的协商避免无用的包装,选择可重复使用或可回收的商品,以从源头减少需要处理的固体废弃物,实现固体废弃物减量化。其次,实施垃圾分类,将危险废弃物与生活废弃物分开,有效回收利用已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采用堆肥、沼气发电等方式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例如,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在办公室设备及配件上都使用了天然材料,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供应商,从源头减少了废品量;温哥华冬奥会(2010)实际回收和堆肥的废弃物占总废弃物的63%,不可循环再造的废弃物则被送往堆填区用于沼气发电;平昌冬奥会鼓励使用由土豆、玉米等天然成分制成的包装纸,并将厨余垃圾用于堆肥。
  绿色交通与能源计划
  冬奥会的举办使全球范围内的相关人员包括观众、运动员、组织者、商业合作伙伴和媒体往返于体育赛事之间,除了人员流动,同样有大量的货物流动,包括运动设备、建筑材料、商品、食品、IT设备、车辆和一般活动后勤物品,这些活动可能会造成大量温室气体和其他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对环境产生影响。组织者可以通过开展线上会议、交通系统升级、推行使用节能车辆以及鼓励公共交通等方式来达到降低污染的目的。能源可以支撑商品生产、设施运行和人员货物的运送以保障赛事正常运行,而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会造成空气污染。历届冬奥会通过节约能源消耗、鼓励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减少碳排放。利勒哈默尔冬奥会率先在奥林匹克大楼安装了热循环泵,利用冰蓄冷机组的过剩热量节省能源成本;索契冬奥会(2014)场馆安装了采用特殊技术制作的双层玻璃,节省维持低温所花费的能源;平昌冬奥会为两个奥运村配备了太阳能系统,并为6个新建比赛场馆都配备了太阳能和地热能发电机。
  环保宣传教育
  国际奥委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94年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旨在通过共同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以加深人们对体育运动中环境问题的认识。对于冬奥会主办国家而言,环保的宣传教育工作更为具体、深入,从社区活动到学校教育,从对意识的启迪到对行为的引导,环保宣传教育正向着多样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将环保教育作为全国学校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挪威广播公司也为学校制作了环境教育节目;都灵冬奥会(2006)主要的教育项目是与国际奥委会合作实施的“绿环”项目和“体育、山脉和奥林匹克价值”项目,通过实施环境教育项目和促进自然环境中的体育活动,提高和加强青年人的环境意识;平昌冬奥会奥组委制作了关于生态友好型冬奥会的宣传材料,并将这些材料分发给全国300所小学。
  北京冬奥会生态环境治理的创新举措及贡献
  北京冬奥会生态环境治理理念创新
  “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提出的三大理念。在北京冬奥会筹办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理念,从自然、社会、外交、组织等方面有力回答了“如何办这样的冬奥会”的问题。北京冬奥会以“可持续·向未来”作为其可持续性愿景,从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出发,设立了“环境正影响、区域新发展、生活更美好”的具体目标,积极响应了《奥林匹克2020议程》对于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的规划。北京是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也是奥运历史上举办奥运会间隔时间最短的城市,继承北京夏奥会的生态环境治理理念,是我国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具体行动,也是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奥运筹办工作进行指导,不断深化对“绿色办奥”理念的认识,从根本上保证了冬奥会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在冬奥会筹办中坚持生态优先理念,推动绿色科技创新、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国际社会的绿色合作、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增加。
  北京冬奥会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建立生态环境治理组织架构,发挥协同治理优势。北京冬奥组委2017年即成立“可持续性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总体策划部设立可持续发展处,专门负责可持续性各项工作的策划、组织协调,统筹北京冬奥组委各部门及北京市和河北省政府相关部门、场馆业主等的可持续性工作,推进各项可持续性措施落实;通过会议研讨、现场调研、议题研究及工作报告等形式,为北京冬奥会可持续性工作提供战略建议、协助研究重大问题,并参与可持续性工作监督。
  出台可持续性管理体系,规范冬奥会环境治理。北京冬奥组委结合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实际,以ISO20121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作为管理路径,以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社会责任辨识和利益相关方参与作为工作方法,有效整合三个国际标准体系,全面梳理北京冬奥会筹办举办过程涉及的可持续性相关议题,研究建立了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可持续性管理体系。按照“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的闭环管理流程,建立了包括顶层设计、制定规则、多元参与、监督改进的可持续性管理机制,使可持续性要求融入北京冬奥会筹办举办的所有方面和日常运作中。
  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成分,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北京冬奥会雪上场馆采用智能化造雪系统,将所有造雪设备集成到一个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在电脑、平板和手机端均可实时监控设备使用情况。相较于传统造雪,智能化造雪的造雪设备具有出雪点早、造雪完成早、用水量少等优势,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精准投放,同样造雪量节约20%水资源。北京赛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采取植物就地保护、移植保护、人工鸟巢建设和临时动物通道建设等措施。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高山滑雪赛场毗邻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者属同一山地生态系统,对此,延庆赛区在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现有水源地保护等方面做出了合理规划,以减少冬奥会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守护了赛区的青山绿水,实现了“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目标。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对因临时占地、道路施工等造成的边坡等裸露山地实施生态修复,分别实现生态修复面积214万平方米、45.4万平方米。
  采购绿色产品,合理处置固体废弃物。北京冬奥组委编制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采购指南》,明确绿色采购程序,首先在源头上控制各类废弃物的产生,合理使用包装物、强化废弃物“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此外,北京冬奥会废弃物处理工作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和历届冬奥会的成功经验,不仅实行科学的分类管理和回收利用措施,还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实现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新方案。
  推行绿色交通,使用清洁能源。北京冬奥组委向全球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在能源、场馆、交通等方面采取低碳措施,大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在绿色交通方面,京张高铁及崇礼支线铁路的建成体现了北京冬奥会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决心,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赛时车辆中占比超8成。在绿色能源技术创新上,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利用风电、光伏、储能等多种能源形式之间的互补性,克服可再生能源发电间歇性与不稳定性等问题,将张家口地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安全高效地输送至北京市,这也意味着在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所有场馆赛时常规电力需求100%由可再生能源供应。在场馆建设上也遵循着绿色能源理念,水立方采用空腔通风系统,每年可降低综合能耗120万千瓦时,国家体育馆将地下水应用于水源热泵技术,节约了维持场馆温度所需能源。此外,北京在奥运史上首次使用二氧化碳制冰剂,其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植树120万棵。
  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2018年开始,北京冬奥组委与教育部合作,在全国中小学中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认定并命名853所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2062所青少年校园冰雪活动特色校,编制奥林匹克知识读本,组织奥林匹克环保教育活动。2019年国际奥林匹克日,北京冬奥组委举办了公益跑活动,并在活动现场正式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倡导全社会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896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