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今年经济稳字当头,风险防范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下称“地方债”)风险依然是工作的一大重点。
近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预算报告》)。为了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今年地方举债额度再度下降,专项债监管继续完善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遏制隐性债务增长“红线”不变,存量隐性债务更注重“有序化解”,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今年地方债监管延续了从严的势头,尤其是隐性债务严监管趋于常态化,不因稳增长而突破新增隐性债务“红线”。由于存量隐性债务化解较为复杂,因此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来稳步有序化解,不能操之过急,进而带来“处置风险的风险”,造成区域财政金融风险,不利于稳定。
债务限额两连降
防风险依然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财政风险主要体现在地方债风险,地方举债规模跟地方债风险息息相关。
为了对冲疫情造成的风险,地方加大举债规模,扩大有效投资。根据财政部数据,2020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大幅提至47300亿元,2021年降至44700亿元,而今年预算报告显示,这一金额进一步降至43700亿元。这是2020年之后,国务院连续第二年降低地方举债“天花板”。
中央财经大学温来成教授表示,随着疫情得以管控,经济稳步复苏,地方政府举债规模适当逐步回调属于正常现象,也有利于防范化解风险。
在今年43700亿元地方政府新增发债额度中,地方一般债券额度为7200亿元,比去年降低1000亿元;专项债为36500亿元,与去年持平。目前地方新增债券以专项债为主。
上海财经大学郑春荣教授表示,今年新增专项债规模安排较为合理。一方面绝对规模仍然较大,可以有力支持重点领域的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另一方面,相比前些年专项债规模保持较高增速,且明显高于偿债主要来源的同期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近两年保持合理增速很有必要。
“疫情和国际复杂形势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诸多不稳定性因素,我国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难免受到影响,控制债务规模也能够为未来几年留足调控空间。”郑春荣说。
他认为,各地的政府性基金增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地区的专项债规模还有扩大空间,但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到位,储备的项目不多;有些地区的专项债规模则受制于政府性基金的增长,从控制财政风险的角度,不能进一步扩大发债规模。
预算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预计为94420亿元,同比增长0.4%。
财达证券总经理助理胡恒松表示,近两年地方新增债务规模小幅回落,能体现政府债务管理更趋于规范,而且也反映了“稳增长”的政策导向。相比于一般债对应的纯公益性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间接拉动作用,专项债所涉及项目,如园区建设等,在创造一定收益的同时,可与社会资本联动,对地方经济及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作用更为直接,能更好地发挥“稳增长”作用,因此今年专项债规模与去年持平。
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财政部数据显示,2020年末地方政府债务率是93.6%,位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100%~120%)以内。
专项债监管更严
近些年,专项债规模快速攀升,一些问题也引起官方警惕。
《预算报告》在总结去年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时称,部分地方专项债券项目储备不足,债券资金闲置,投向领域不合规。
温来成表示,目前专项债问题主要体现在项目管理上,比如符合条件的项目储备不足,一些项目因为前期工作不扎实等原因,导致债券资金到位后项目无法实施,资金闲置。另外一些项目收益测算被夸大。这些都会对债券偿本付息造成影响,因此专项债需要强化项目管理环节。
另外,根据一些地方审计部门等披露的情况,一些专项债资金违规用于发工资、买理财,或者用于楼堂馆所等禁止性领域。
事实上,近些年财政部等部门不断强化监管,提高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率。比如去年财政部制定专项债券项目穿透式监测工作方案、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禁止类项目清单、专项债券用途调整操作指引等制度,促进债券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预算报告》要求,今年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做深做细专项债券项目储备,用好用足专项债券作为重大项目资本金政策,优化专项债券投向领域,严格资金使用监管,不撒“胡椒面”,重点支持在建和能够尽快开工的项目,扩大有效投资。
另外,《预算报告》还提出,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适当提高使用集中度,向项目准备充分地区倾斜,并加快债券发行使用,对违规使用专项债券的地区实施扣减新增限额、暂停发行使用、收回闲置资金等处罚。
“专项债涉及多个部门,建议地方各个部门加大协同,在项目审核时需要鼓励各部门进行项目推荐,发挥各自优势进行项目把关,同时提升协作效率,加快审批手续的办理。另外,进一步完善地方债评审专家库管理。”胡恒松称。
他认为,近两年,财政部更加关注专项债的合规性,管理更加规范。随着专项债监管更加完善,可以促进专项债的资金投向更加精准,转化为有效投资需求。
隐性债务有序化解
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更主要集中在隐性债务风险。隐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直接或者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
在2018年以前,一些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导致隐性债务增长较快,规模较大。为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近些年隐性债务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和完善,财政部称隐性债务风险进一步缓释,风险总体可控。
不过《预算报告》在谈及问题时称,新增隐性债务情况仍然存在,有的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较重,部分地方偿债压力较大。
《预算报告》要求,今年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强化预算约束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始终保持监管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的严肃追责问责,以强有力问责形成震慑。
《预算报告》要求,支持地方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支持部分有条件的地区稳妥推进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研究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推动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等。
财政部部长刘昆不久前也撰文称,支持地方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依法实现债务人、债权人合理分担风险,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等举措。
胡恒松表示,各省隐性债务构成不同,规模不一致,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这就需要结合各地实际,寻找对应方案稳步化解债务。如操之过急,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压力加大,易引发区域金融风险。
“隐性债务化解的关键依然在于城市政府投资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而城投转型的关键在于增强自身造血能力,不断优化自身债务结构。这就需要城投充分把握‘十四五’发展机遇,在产业投资、资本运营等方面开展尝试。”胡恒松说。
温来成也认为,相当一部分城投公司依然靠借新债还旧债来过日子,因此在隐性债务风险化解中,一定要稳妥有序推进,不能因为推进过快引发新的风险。
湖南省财政厅厅长石建辉近日撰文在谈及妥善防风险时表示,对全省到期债务实行因地制宜分类制定应对措施,确保精准拆弹。建立政银企协调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合规缓释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实现成本高变低、性质刚变柔。(来源:第一财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