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李超 潘高远(李超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内容摘要
>> 报告导读/核心观点
产业政策“先立后破”能够逆转企业因能耗强度考核限制而造成的投资收缩。同时,更大的预期差在于经营困难的中下游行业内生式新能源化转型带动的资本开支,产业新能源化是经济强变量、快变量。碳中和碳达峰的远景发展目标,不仅确立了新能源产业链的主导地位,更是通过生产要素切换的方式驱动了全面工业体系再造。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优化能耗强度考核的频次和弹性用能管理,强调“指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同时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有利于煤电、化工、有色、建材等高耗能行业恢复性增长。预计2022年制造业投资是经济的引擎,全年增速将达到11.1%。
>> 再次提示“新能源+”是重大预期差
我们于2021年11月20日报告《从新能源到“新能源+”──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一》中首次提出“新能源+”,即产业新能源化。我们再次提示,“新能源+”是指新能源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变革,促使低碳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全产业链新能源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形成以新能源为能耗根基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最终将深入至经济社会的各领域,但在短期内,大概率将以工业再造相关领域为主导,建筑业及部分第三产业为辅。除新能源产业以外,以电子、化工、机械、建筑等为代表的,尚未被充分认识到的“新能源+”领域将蕴含重大预期差。(更多行业深度请参阅浙商总量及行业的“新能源+”系列报告)
从制造业转型发展看,传统周期性产业转型从事光伏产业是一个可选项。概括地看,光伏产业链包括上游的硅料和硅片;中游的电池和组件以及下游的光伏发电系统,这些属于光伏产业的主产业链,此外还有包括逆变器、玻璃、胶膜在内的辅产业链。在产业链中,光伏组件制造由于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技术和资金门槛低、最接近市场等特点吸引了大批生产企业,是光伏产业链中发展最快的环节之一,主要厂家的产品都通过了相关国际认证。在制造业切换主营业务赛道的过程中,势必带来增量的机器、厂房、设备开支,形成更多的实物固定资本。
我们认为,产业新能源化和产业智能化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两条重要主线,其中产业新能源化是快变量,产业智能化是慢变量。2022年在我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且稳增长诉求强烈的背景下,产业新能源化将促使制造业投资成为超过基建、地产的稳增长强变量。产业新能源化不仅仅带来制造业节能低碳技术改造投资,更应注意为适应能源结构新能源转型所带来的跨产业投资,例如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参与新能源生产、传统制造业切入新能源产业链的新赛道带来的制造业投资。
>> 链长制工作进一步强化产业新能源化对强链补链的重要贡献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及其产业链发展,其核心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解决制造业中上游供给短缺和卡脖子问题,加快新能源、特别是能源储运转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做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向下游拓展,接续引进产业带动型、环境友好型、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
“链长制”工作围绕理清产业发展现状、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扶优培强链主企业、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强化产业链招商、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强化产业要素支持、加快园区载体建设等方面,制定“两图两库”(即产业链全景图谱、产业链招商图谱,重点企业库、重点项目库),积极开展企业扶持培育、加快项目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并制定相应工作目标清单、项目问题清单以及产业链招商项目目录。
以福建马尾的新能源储能产业链为例,已形成以星云股份、时代星云等企业为“链主”,重点发展储能锂电池检测设备及智能装备、储能智能变流器及充电桩、“光储充检”一体化智慧电源系统等产品,同时加上飞毛腿动力投资研发的新型储能电池业务,形成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智慧能源领军企业。
>> 产业新能源化为什么能成为可持续的强变量?
我国“双碳”目标的实施路线逐步清晰,指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充足“弹药”,同时,“先立后破”成共识,掣肘产业新能源化大规模推进的限制类产业政策已适应性调整,有助于产业新能源化释放强劲动力。
“双碳”目标逐级分解,任务明确,有助于各行业企业在产业新能源化过程中有的放矢。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构成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核心内容,为各产业进一步落实双碳目标作出系统谋划、总体部署,今年各行业具体改革行动方案或有望加快推出。2022年2月发布的《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对炼油、煤化工、纯碱、黄磷等17个细分行业作出明确的节能降碳改造规划,我们认为在“先立后破”基调下,加快对高于能效标杆和基准水平的产能建设投资或是当前重点,有望推动技改投资较高增长(具体规划见图2)。2022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在能源消费侧:实施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行动;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全面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在能源供给侧: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十四五”期间提高5.8个百分点。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坚持先立后破”,符合我们在2021年11月年度策略报告《先立后破,产业突围》中的预判。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我们认为今年稳增长背景下,双控政策将有所放松助力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为支持新能源生产的高耗能原料及中间投入品,如硅、纯碱、光伏玻璃等有望释放供给。
我们认为,产业新能源化作为强变量具有可持续性,其原因在于新能源变革趋势及具备产业新能源化的“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于《从新能源到“新能源+”──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一》报告中提示,我国具备从新能源产业化转向产业新能源化的“天时”,已占据新能源领域高地的“地利”,国际双碳共识空前一致、国内产业、货币及财政政策合力形成的“人和”。同时,2022年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使得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在地缘政治前的脆弱性凸显,传统化石能源价格若居高不下或将推动化石能源短缺国家能源结构进一步向新能源转型。
>> 产业新能源化作为支撑我国制造业投资超预期的主力有多强?
我们认为,碳中和带来的变革并不只在新能源产业链上,而在于会促发整个制造业的升级再造,使其与能源变革相匹配,如一个工业环节的产品更新或技术进步会带动其产业链上其他行业的同步更新,进而带动配套投资需求,整个制造业的升级重塑将带来大量投资需求。预计2022年开始,制造业将从一个顺经济增长的带动变量转变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变量,而房地产仅将起到经济托底的稳定器作用。
我们预计2022年产业新能源化引致的制造业投资增速将高于基建投资、地产投资增速,预计在2022年制造业投资增速11.1%中,有6.2个百分点由产业新能源化带动,贡献率接近60%。
2021年4月15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召开的“绿色金融和气候政策”高级别研讨会上,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提出“预计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元;2030-2060年,需每年投入3.9万亿元,要实现这些投入,单靠政府资金是远远不够的,需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我们做近似测算,2021年末制造业投资增速为13.5%,则对应的年度投资总规模为24.3万亿,假设碳减排每年投放规模2.2万亿中,有1.5万亿属于制造业投资,则仅此规模带动的2022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将有6.2个百分点。
>> 产业新能源化投资的正外部性彰显,新能源消纳体系催化更多资本开支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下,中国能源系统将向着多元清洁方向发展,各区域的产业投资有望形成正向外溢效应,催化制造业投资形成良性循环。我们预计,各区域的制造业投资互动效应更加突出,有望形成长三角、京津冀、中部和西部同步发力向上的态势,固定资产投资的区域分布也趋于均衡。分地区看,2022年1-2月份,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1.7%,中部地区投资增长14.7%,西部地区投资增长13.2%,东北地区投资增长18.6%。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1月24日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从资源禀赋和产业集聚的视角看,我国的风光等新能源资源分布在西部和西北部,长三角、京津冀环渤海地区主要承担着新能源产业研发、高端制造功能,而中部地区承担着核心材料研发制造功能。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的加速建设,客观上要求特高压传输电能,同时有利于风光资源开发、周边煤电项目,也将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的建立。因此,我们判断制造业投资有望持续保持较高增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