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随着去年以来美国通胀不断走高,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美元不断走强,其他国家货币则出现贬值。最近,人民币汇率贬值受到很多关注。 10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王晋斌在CMF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研讨会上代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团队发布主报告时指出,疫情以来人民币汇率只贬值3.5%,是全球最稳健的货币。 王晋斌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美货币政策错位的情况下,人民币能保持稳健,主要是因为结构性因素对冲周期性错位因素,大规模贸易顺差是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重要基础,今年1-9月份我国贸易顺差达6450亿美元,创出新高。所以,今年我国汇率有一定贬值,不是结构性因素,而是结构性因素对冲周期性因素利差的问题,表现出的是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比较适中。 王晋斌认为,汇率升贬可能会受到趋势影响,为了防止汇率“超调”,应该采取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自主性相结合的办法。央行从今年9月份开始,出台了一系列稳汇率政策。央行此举一方面是希望市场汇率调节不要影响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另一方面是不希望汇率贬值出现超脱经济基本面的“超调”,所以出台一系列宏观审慎政策来稳定汇率及汇率预期,用审慎管理政策应对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从中期和大概率角度讲,中美未来的变化值得高度关注和研究。第一,美国通货膨胀会不会在今年四季度从9月份的8.2%回落到6%左右的水平,这很关键。与此同时,我国通货膨胀的变化可能与美国通胀的周期有很大差距,所以,不同步的周期冲击可能在明年会有所体现。 第二,美国经济是不是会出现硬着陆,美国金融市场在持续加息过程中,会不会出现一些系统性问题,我们要加以研究。从中国自身来看,明年经济整体的弱复苏态势应该是一个大概率,但是在这个大概率中,关键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的触底企稳在今年四季度能否完成。 刘元春表示,在汇率变化上,重点是保持弹性、渐进原则,保持不触发系统性风险的原则,未来依然需要按照审慎的态度处理汇率问题。希望能够借助党的二十大的政策红利,在政策布局上有新的系统性思考。(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