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进入新时代,我们特别重视精神的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精神丰碑,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在河北省威县,有这样一位老科技工作者,他退而不休,以七十岁高龄,十年如一日,扎根沙荒窝,与人民一道,拔穷根、兴产业,用生命铸就了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威梨精神”,他用毕生心血和精力践行了红旗渠精神和延安精神,是新时代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砥砺奋斗的伟大奋斗精神和伟大斗争精神的典型代表。
奉献毕生精力 躬耕梨想沃土——追记河北威县梨产业高级顾问曲宪忠
威县十万亩绿色A级梨产业园区航拍图 昔日的沙荒滩涂,今日处处梨果飘香;过去贫瘠的土地,如今呈现出一片片经济林、生态园的绿荫。历时十年时间,在河北省威县西沙河流域曾经的沙荒地上,崛起一片壮观的绿色海洋——10万亩绿色A级梨产业园区。这是威县经济林发展高级顾问曲宪忠指导威县人民探索的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梨产业化之路,是他为威县人民倾力打造的创富样本,苦心构建的致富“梨”想。
曲宪忠在梨园曲宪忠,河北省著名果树专家,退休前曾任河北省林业厅副厅长、巡视员,曾任河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年逾古稀的曲宪忠是个甘于奉献的老人,他家境美好、生活美满,本来应该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但他却自愿放弃安逸。2012年,河北省梨果现场交流会在威县召开。受威县委托,时任邢台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的张士英热情邀请参会的曲宪忠来威县发展经济林。每次见面,这位老伙计都在他耳边吹风:威县的土壤、水质、气候等非常适合种植果树,你干了一辈子林果专业,到威县做经济林顾问吧。到威县以后,曲宪忠被威县人的质朴、贫困的县情和威县干部热切期盼拔“穷根”的真挚眼神深深触动,自此开始了他与威县长达十年的不解之缘。曲宪忠用心血和汗水,用赤诚和热情,用责任和担当,演绎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绿色之歌。
2017年9月22日,梨农代表向曲宪忠赠送“梨财神”锦旗
曲宪忠荣获2018年度最美河北人威县西沙河沿线附近土地沙化严重,以前种植梨树较多,因为效益不好,渐渐地改种了棉花。2013年1月,68岁的曲宪忠毅然来到威县,受聘担任威县经济林建设高级顾问,为林果产业发展发挥余热,成为当地群众“梨”想的领路人。十年来,带动全县发展标准化梨园10万亩,西沙河流域14个乡镇226个行政村8万余名低收入群众,实现收租金、挣薪金、分红金,年人均增收2万余元,实现了稳定脱贫。曲老为威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穷尽了毕生心血,赢得了广大梨农和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多次获得威县十大新闻人物、威县人才奖、威县乡村振兴特殊贡献奖,先后荣获中国老科协奖、河北省政府质量奖、河北省精准扶贫突出贡献奖、河北省十佳最美乡村科技致富带头人,被当地人亲切称为“威县梨产业之父”“威县的梨财神”。满腔热忱投身林果产业倾力打造绿色创富样本
“吃威梨有威力”——威县西沙河流域梨产业带航拍图1968年,曲宪忠从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毕业后,分配到迁西县工作,先后担任迁西县林业局副局长、公社书记、局长、副县长、唐山市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林业局长,省林业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正厅级巡视员,正高级工程师。在唐山工作期间,针对山区开发综合治理,成功探索出了“围山转”发展模式,得到了时任省长岳岐峰的充分肯定。在河北省林业厅工作期间,针对果树结构调整、良种推广、树体改造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在梨和红枣的提质增效和无公害生产中提出的“树开心,枝拉平,无公害,质先行”的发展模式在河北省得到有效推广,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受到了河北省委、省政府和林业部领导的充分肯定,林业部也曾先后两次在河北省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广。不仅如此,曲宪忠在科研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许多科研成果得到省领导肯定。同时,获得全国核桃、红枣行业十大影响人物称号,是河北省第六届、七届、八届人大代表。可以说,他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林果事业,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这一生都对林果业充满了感情。”
威县梨产业观光路两侧的标准化梨园威县那时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如果搞生态林建设必须既要生态又要富民。“贫困县要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在收获优美生态的同时,也要让群众收获财富,选准产业才算选准路子。”如何使生态和强县富民结合起来,这是曲宪忠刚来威县时反复思考的问题。威县历史上梨树有着悠久的种植传统,威县的沙质土壤非常适合种梨树,他的头脑中形成了打造优质梨产业带的宏伟计划。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凭着对国内30多个省,国外十六、七个国家和地区梨树产业化考察的经验,重点分析了欧洲、澳洲、日本、韩国及国内几个重点梨产区的生产情况与市场情况,又先后到山东莱阳、莱西及河北邯郸魏县、保定高阳、石家庄辛集、赵县等地考察,充分了解国内外梨产业发展状况。多方的学习考察和以往的经验积累,使他进一步增强了在威县打造梨产业带的信心。在对威县西沙河流域进行实地踏查的同时,曲宪忠又联系邀请省内外多名专家进行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在威县实施10万亩绿色A级高标准果园建设工程,沿西沙河两岸49公里,土地总面积36万亩,涉及张营、七级、高公庄等7个乡镇104个行政村。计划到2020年,西沙河流域近14万村民的人均收入,将由2012年的3920元增加到10353元,如期实现收入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果农在威县利派尔梨园内采摘梨果“威县地处黑龙港流域中心片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一个平原县发展10万亩高标准梨果基地,特别是大规模杜梨建园,这在我工作的40年中是前所未有的。”曲宪忠坚信,这不仅在冀南农业结构调整方面是一个典型,同时对指导河北乃至全国的平原县农业转型升级,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曲宪忠的到来像一股和煦暖人的春风,吹醒了威县沉睡多年的西沙河。2021年威梨品牌价值达2.7亿元;在威县成功召开河北省首届梨电商大会、全国梨产销形势分析会,威梨进入教育部、清华大学等23家机关高校食堂,畅销北上广深等35个一二线城市。昔日的沙荒滩涂,变为了今日的梨果飘香,他大手笔规划的沿西沙河两侧10万亩梨产业带,把威县的植树造林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高起点搞好规划设计高标准创新管理模式“发展梨产业可不仅仅是种梨卖梨那么简单,上万亩的产业事关长远,来不得半丝马虎,否则就断了后路,必须把好规划关、标准关、技术关。”在对西沙河土质、水文、气候及市场预测等全面踏查调研和专家论证基础上,曲宪忠指导制定了《威县西沙河流域绿色A级高效梨产业带建设规划(2013—2020年)》。这个规划从一开始就坚持了高标准的顶层设计,在定位上,明确了“以市场为导向、绿色A级果品生产管理、集中生产布局、生产加工销售协调发展、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并重和适地适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六项基本原则,将梨产业带打造成为“全省领先、全国一流、亚洲知名的梨果生产出口基地”。在布局上,明确建设重点为“基地建设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程、生态防护工程和龙头企业带动工程”,打造西沙河果韵生态农业观光画廊。在目标设定上,到十三五末梨树种植规模达到10万亩,规划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的发展目标。在品种选择上,推广省力高效现代化密植栽培新模式,综合考虑西沙河流域土质和国际国内市场等因素,确立了秋月梨、雪青梨、新梨7号、红香酥梨四个主栽品种,从一开始做到了与国际市场接轨,保证了未来销路。
曲宪忠(右二)在梨园指导梨农技术为确保梨产业高标准起步,曲老呕心沥血、亲力亲为。“不建则已,建就建最高标准的,暂时省事省力,将来没有出路”。在他的指导下,根据农业部的绿色产品标准,制定了适合威县绿色果品生产的技术规程、栽培模式。从踏查、规划、打探坑、看土质、整地施肥到调运苗木、划线定点,从栽植规范、覆地膜、保成活到专业队嫁接、病虫害防治,从示范园、接穗圃、网架建设到四季管理,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和模式,概括为“8大程序、30道工序”,实现了流水化作业。同时制定了威县绿色A级梨标准化生产“一标五规一方案”:即威县绿色A级梨果质量标准,育苗、建园、生产管理、贮藏保鲜、加工等5个技术规程和《威县绿色A级梨产业标准化生产实施方案》,确保梨产业园区,从企业入驻开始,经过苗木繁育、起步建园、生产管理到包装销售、贮藏加工、市场物流等,都严格执行绿色A级生产标准。在建园流程上,实现了“六统一”,即统一株行距、统一南北行、统一挖沟施肥、统一专业队嫁接、统一覆膜套管、统一流水线作业。梨果的种植也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在曲老的带领下,他们探索形成了“五统一分”标准化种养模式,即统一规划建设、统一品牌标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施肥防疫、统一市场销售及分户经营管理,做到不干则已、干就标准化。优质林果经济林带,以生产绿色A级、绿色AA级农产品为目标,强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梨园建设从挖沟、施肥、深耕,到梨树品种选择、种植、嫁接、覆膜都在专家指导下,严格按照绿色A级标准完成。在管理和经营上重点进行了“三创新”:创新生产方式,推广机械整地、节水灌溉、平衡施肥等现代林业科技,实现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创新组织形式,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大户承包经营等模式,实现由过去一家一户、小打小闹向现代规模经营转变;创新生产技术,建立梨树新品种采穗圃、示范园和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保证了苗木质量和纯度。
威县梨果成为纪念抗战70周年“阅兵梨”,端上了十九大代表餐桌曲宪忠一项项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带来了预料不到的效果,也极大颠覆着干部群众的观念。比如,将原来的秋季带木质芽接,调整为丁字型芽接,极大提高了果树成活率;梨树的枝条扭梢一直是公认的难题,他多次与日本及国内的专家探讨,并自己亲身试验,发现早晨六点扭梢效果最好;探索创新了杜梨苗木建园方式,实现了当年栽植、当年嫁接、当年成活、当年成园,日本专家看了这一栽培技术,赞叹不已。自此,威县成为全国增长速度最快的梨产业新兴县,全国秋月梨和新梨七号规模化种植面积最大的基地县。威梨产业从跟随者逐步发展成为领跑者,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威梨区域公用品牌被评为全国最受欢迎的梨区域公用品牌10强,先后荣获中国国际品牌节金奖、世界园艺博览会银奖、河北省梨王等荣誉50余项,成为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冬奥会等重大活动供应梨果,2022年梨果产量达到14万吨、产值17.5亿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现代梨产业的标杆。发挥雷厉风行作风打造严谨工匠精神曲宪忠是一个和蔼可亲、性格开朗的人,日常生活中平易近人、谈笑风生、风趣幽默,深深感染着每个干部群众。但同时又十分“怵”他,因为一旦涉及到工作,曲宪忠就像变了一个人,标准要求近乎苛刻、冷酷、绝情。用他的话说:“我既然接了这个聘书,就要把承诺的事情做好。共产党员就怕认真二字,不能照顾情面、不可心存顾忌”。在威县,无论分管县领导、乡村干部还有企业老板,被曲宪忠批评下不了台面的着实不少。今年5月,张营乡后张庄梨园没有遵循技术规程要求,在梨树间套种了西瓜,曲宪忠知道后,安排梨产业园区主任李涛监督拔掉。因拔得不彻底被发现,守着20多个工作人员,与李涛翻了脸,给予了严厉批评。最后亲自现场监督,把剩余已结有半斤重瓜胎的西瓜秧清除。有的同志劝说“人家也是副县级,适当留点面子吗”,但曲宪忠却说“都顾及面子,谁还会顾及事业!”
曲宪忠在梨园指导梨农技术全球最大的果蔬汁加工企业、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中国海升果汁控股公司落户威县,一期投资1500万元,建设2000亩标准梨园基地。在开始栽植树苗时,由于公司技术人员监管不严,没有按规程作业,挖坑尺寸小了。曲宪忠赶到现场后叫停,硬是逼着把180余亩已经栽好的树苗全部拔掉,重新按规定挖坑。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看到曲宪忠严厉的口气、冷峻的目光,再也不敢有丝毫马虎。集团项目经理王胜君知道这件事后异常震惊和感动,亲自登门致谢、表示敬意,动情地说“我们现在依靠您,未来也要依靠您,你这个专家我们请定了”。正如王胜君一样,每个被曲宪忠批评过的人,事后都对挨批评心服口服,对他的精神由衷钦佩。在曲老的创新理念下,威县健全完善了首席专家制度设计,引进了一批高端产业顾问;创新了农民职称评定改革,“四重五不唯”经验在邢台市推广,挖掘了一大批“草木才子”;引进了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充实了梨园管理服务的技术力量;创新了专业化服务体系,形成了“产业规模化+服务专业化”发展模式,为梨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真正把威县当成家真心把群众当亲人“70多岁的人了,不缺吃、不愁穿,这么拼命图个啥?”不少人质疑曲宪忠老人。是啊,老伴身体不好需要照料,95岁的老母亲在定州老家需要尽孝,上小学的小孙女因为想爷爷经常打电话让他回家……老牛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曲宪忠心里明白,自己做出的抉择就要始终不渝去坚守。十年来,曲宪忠早已把威县当成了自己的家,把这里的群众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家虽在石家庄,每年近300天在威县度过,在梨园度过。他有时回石家庄,但只要威县召唤,一个电话马上就赶回来,他常说“回到石家庄心里也在惦念着威县的梨园”。曲宪忠的老伴身体不太好,让她一个人留在石家庄不放心,于是就把老伴带到威县,他走到哪里让老伴跟到哪里,老伴累了就在车上休息一下,不累就一起行走在田间地头。
曲宪忠介绍梨树生长情况(左一为威县县委书记崔耀鹏,左二为威县政府县长高凯英)曲宪忠是一个精神矍铄的人,虽已满头银发,但走在梨园里步履矫健,做起事来雷厉风行。每天晚上12点前从不休息,早晨五点准时起床,要么忙碌在田间地头,要么在住所研究问题,饭桌上也是经常谈工作。用他的话说,“是因为活多的干不过来啊!”2020年冬天已经凌晨四点,忽然想起一个急迫的问题,随即把梨产业办副主任刘明亮喊来研究安排。去年春天,为了加快测土样进度,早日启动梨园建设,曲宪忠拽着工作人员,晚上打着手电筒在地里取样测试。曲宪忠是个爱管闲事的人。按说只要是把技术指导做好了,就算尽到责任了。但他认为,只要是事关梨产业发展的事,不论找不找他,知道了他都要管。海升集团2000亩高标准梨园栽植过程中,因土地整理等前期工作繁重,后期种植时间异常紧张,白天栽植、晚上必须浇水,曲宪忠时刻惦记着梨园能不能按时足量浇水。当得知井位少、人员不足时,他亲自出面协调2个乡镇4个村,为海升梨园提供机井水源,连续两天每天早晨凌晨4点,亲自到梨园现场查看浇水情况,确保按时足量浇水。曲宪忠是个守诺践诺的人。由于工作劳累,曲宪忠出现了几次身体不适,威县书记、县长和干部群众,都劝他多休息,可他放不下梨园。2014年春节,曲宪忠因中风住院,刚感觉有点好转,就偷偷溜出医院去了威县。2016年春节期间,曲宪忠在石家庄住了几天院,正月初八还没办理出院手续,就匆匆赶回了威县。2017年5月份,曲宪忠去西安海升集团考察,返回时觉得大脑有些不适,经检查是非常危险的脑梗塞。但这些,都没改变他心系梨园的执着。在威县的十年,曲老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威梨产业的发展上,晚12点前从不休息,早晨5点准时起床,要么忙碌在梨园一线,要么在办公室研究难题,饭桌上谈论最多的是威梨,乃至患病住院后,仍多次电话沟通安排工作,他为威县梨产业奋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新时代的最美威县人。甘做一台播种机让知识开花结果“我甘做一台播种机,在走过的每一个地方散播知识种子,希望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不管走到哪里,曲宪忠都十分注重技术培训,培育当地人才,把自己的所学所得,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干部群众。每一次讲课,都根据实际精心制作课件,保证符合群众需求,增强针对性、实效性。退休前曲宪忠讲课只讲到县一级,现在讲课都讲到乡村。有时候甚至只有1名群众、1个老板请教,曲老也像对待正式讲课一样,认真严谨教授。
威县2021年度标准化梨园秋季施肥现场会上,曲宪忠给大家讲解技术要领在威县,多数梨园群众都有曲老的手机号,遇到困难都直接打电话咨询请教,每次他都耐心详细解释;电话解释不清楚的,就亲自到田间地头做示范,手把手地教,直到群众掌握了技术要领,才放心离开。从河北农大招聘的6名本科高材生,曲老每天带着他们到一线现场,耐心解疑释惑,学生们说,“跟曲老这一年,比大学四年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威县第二届梨花节暨奔向“梨”想马拉松比赛常言道,人过四十不学艺。但曲宪忠不这样认为。为了使自身认知水平跟上时代步伐,做一个合格“教师”,他从未间断过学习,向老技术员学、向农民学、向实践学。为了一个问题,他曾三次到郑州果树研究所,与中国园艺学会梨分会理事长李秀根研究员探讨。照相机、笔记本是他的两样“宝贝”,走到哪里随身携带到哪里,遇到有价值的东西就拍下来刻成盘。他的住处有个柜子,里面存满了自己刻制的光盘。他说,给农民授课有时专业语言不好懂,图片形式更直观、更有效。这种虔诚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干部群众,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在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曲老不仅为广大在职干部争做四有合格党员树立了典范,同时也无疑成为退休干部发挥余热、贡献才智的一面旗帜。
央视戏曲频道播放以曲宪忠感人事迹改变的新编威县乱弹戏”梨乡情“,乱弹是威县地方传统剧目,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曲宪忠带给威县的“梨”想,是惠及威县千万果农的财富梦想,是将威县梨果做大做强、享誉市场的品牌梦想,是将梨产业带发展为生态带、经济带、旅游带的产业梦想。更宽广的发展路径、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具远见的市场潜力,都凝结在一颗金黄的梨果上,这个承载着千万农民的威县“梨”想,正孕育在“五个十万(10万头奶牛、10万亩威梨、10万亩葡萄、10万亩饲草和10万亩瓜菜)”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中,升腾起无尽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