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产业振兴   罗胤晨等: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返回列表
查看: 225|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罗胤晨等: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7722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7-31 10: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罗胤晨 文传浩(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财经学院绿色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于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关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当前,数字化、绿色化已成为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的普遍趋势,数字化技术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对赋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而产业绿色化发展所产生的减污降碳、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现实需求,也为数字经济的介入提供了多元场景及应用空间。为此,应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可在推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过程中,加速释放数字红利与绿色动能,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好产业数智绿色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研发攻关,保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接续性、弹韧性、稳定性,实现产业体系的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

   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重要举措。面对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呈现的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态势,我国亟须将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吸引集聚全球数字与绿色技术创新要素,加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在国际竞争中抢抓新机遇、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赢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主动。

   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加快建设绿色智慧数字生态文明的关键抓手。实践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规模、效率和融合效应等多维赋能作用,而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良性互动所生成的“数绿融合”机制,有助于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将有利于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助推我国建构兼具数智生态、降碳减污、智慧安全、扩绿增长、共同富裕等多元功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支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当前,我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呈深入之势,但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要素培育、链条韧性和区域布局等方面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此,应进一步强化“双化协同”,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迈上新台阶。

   完善顶层设计、理顺体制机制,明晰数字化绿色化“制度协同”。统筹协调中央与地方之间、不同部门间“双化协同”的方向、领域和重点,联动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高水平开放对“双化协同”要素、载体、政策等进行前瞻谋划,探索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经验示范及推广的长效机制。以建设全国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为抓手,增强数据标准化和规范性,明晰数据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等权属制度关系,突破数据围墙、打通数据壁垒,为保障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效协同、交互融合奠定数据制度基础。

   夯实新型基础设施,升级数字化绿色化“载体协同”。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和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循环联通和数据共享,打造先进泛在、全域感知、数智赋能、绿色高效的数字软硬件生态系统,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绿色”底座。利用数字孪生技术、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等实现数字节能降碳,同步提升基础设施能效及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加速建立电子垃圾等废弃物绿色循环回收产业链,有效破解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能耗大、碳排放高、废弃处理烦琐等“绿色困境”。在压茬推进“东数西算”等重大工程中,优先考虑将数字基础设施布局于能源储备丰富、气候环境适宜区域,实现“自然—科技”减碳有机融合、协同增效。

   畅通资源流动配给,激活数字化绿色化“要素协同”。拓宽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多重要素协同通道,利用绿色技术创新、数字技术创新的交融耦合驱动产业数智生态转型。引导高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等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深度对接产教融合,外引内培,夯实兼具专业知识、技术能力的“数字化+绿色化+行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储备,多管齐下补强产业人力资源短板,协同激活“科技—产业—资金—人才”现代化产业要素循环体系。

   提升链条衔接韧性,强健数字化绿色化“组织协同”。发挥平台企业技术、流量和数据优势,支持建立跨行业、区域性、专业型产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协同采购、制造和配送等现实应用,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效率及一体化协同水平。建构以平台企业为引领、链主企业和中小企业为雁阵的新型产业生态系统,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入生态,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创新、价值共创。培育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生态型链主企业,牵引建立网络化研发、柔性化生产“双化协同”产业组织体系,以固链补链、延链强链等方式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韧性,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链成圈、协同发展。

   优化区域功能布局,联动数字化绿色化“空间协同”。借鉴“工业上楼”“工业智联”等模式,释放工业数字化绿色化的就近协同效应及生态集聚效能,实现“点”空间集约集群、节能减碳。把握数字技术高渗透性、高流动性特征,借助数字园区、数据飞地、产业联盟等破除区域市场藩篱、促进建立统一大市场,重构区域绿色产业链分工协作“线”空间。搭建区域“产业大脑”“产业地图”等数智化平台,实现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资源实时监测、动态更新和跨域共享,促成“面”空间产业供需信息有效匹配对接。依照县域主体功能定位,联动塑造优势互补、功能协调的产业体系“点—线—面”空间布局。(来源:光明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585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