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产业振兴   汪三贵等:乡村产业振兴与农民增收路径研究
返回列表
查看: 149|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汪三贵等:乡村产业振兴与农民增收路径研究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7722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9-20 09: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汪三贵1 周园翔1 刘明月2
1.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文刊发:《贵州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




摘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产业振兴则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从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的机理来看,乡村产业振兴主要通过发展规模化经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助推外出务工的方式带动农民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增加。然而,当前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离实现产业兴旺目标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在实际推进中还面临着新型经营主体发育不足、三产融合层次较低、新型集体经济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农民外出务工稳定性较低等诸多挑战,制约着农民的增收渠道和收入水平。未来要从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水平、推动乡村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保障农民外出务工的各项权益等方面着手,以有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关键词: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农民增收



引言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成为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使命。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重点是要让农民富起来,难点在如何让农民持续增收。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由路径,其一直将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中心任务。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做优做强乡村产业,才能保持乡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有力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了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性,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因此,探讨乡村产业振兴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理论关系及影响路径,对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坚实迈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关于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的研究较为丰富,但从乡村产业振兴角度来探讨农民增收路径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学者们主要关注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现实问题及优化路径,他们认为我国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着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基本要素供给不足;乡村产业相对单一,与二三产业融合度较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不足,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发展动力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推进产业振兴亟需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新型业态,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能力,完善带动机制;积极完善支持平台,构建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在农民增收路径方面,黄季焜认为要在保障口粮安全的基础上,推进以高值农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为主的农村经济转型,大幅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民与全体国民共同富裕。谢天成和王大树认为要通过加快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加强农民就业创业帮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四方面举措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在乡村产业振兴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路径方面,学者们主要从农村产业融合角度进行了研究。李乾等发现当前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资金以及产品增收路径,而技术、物质资本等增收路径相对较少。谭燕芝和姚海琼发现,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对我国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在新发展阶段,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乡村产业振兴的大力支撑。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厘清乡村产业振兴发挥增收效应的路径,以及如何因势利导完善并强化该增收路径。然而,目前相关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也是聚焦在乡村产业融合方面,缺少从内在机理方面去探讨乡村产业振兴对农户增收的影响路径。鉴于此,本文在分析乡村产业类型和农民收入现状的基础上,从收入结构角度阐述乡村产业振兴对农民增收的带动机理,探究现实中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面临的困境,进而针对性提出优化路径,以期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提供有益思考。

乡村产业类型和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从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的角度来看,乡村产业类型主要可分为直接生产带动、就业带动、资产收益带动和混合带动四种类型,各种类型的优劣势对比如表1。直接生产带动是指企业通过在生产、销售等环节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生产技术、销售方式、服务指导等帮助农民增加经营净收入,这种方式要求农户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和相关技能,主要的生产风险仍由农户承担。就业带动主要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农民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或者政府通过劳务对接帮助农民外出务工,提升工资性收入。农民主要通过务工赚取工资,除生活成本和交通成本外,不需承担任何生产风险,但是对劳动力健康水平和交流能力的要求比直接生产带动类型要高。资产收益带动类型是指农民将自有资产或资金以入股形式加入到企业生产过程中,待企业利用此类资产盈利后,与农民进行分红,增加农民的财产净收入。这一类型的好处是对农民的健康要求和技能要求较低,是无劳力和弱劳力的重要增收方式,但是也不利于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混合带动是对前三种方式的综合,吸纳了前三种方式的优点,也是目前低收入农民的主要增收方式。
22.jpg
在农民收入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从2013年的9492.6元增长至2021年的18930.9元。收入结构持续发生变化,经营净收入占比逐渐下降,工资性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占比整体均呈现上升态势,财产净收入保持稳定。代表农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较强的经营净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总和占比从2013年的80.4%下降至2021年的76.7%,这主要源于脱贫攻坚时期强大的兜底保障政策起着关键作用引起转移净收入占比的上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业经营增效、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因此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净收入是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着力点。
11.jpg
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的机理分析
厘清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的机理,首先要从内涵出发。关于乡村产业的内涵,《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中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指出“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乡村产业振兴,就是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引导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流向农业农村,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农民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受益者,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最终目的就是要将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实现乡村生活富裕。农民的收入包括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四类,工资性收入是目前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则是未来挖掘农民持续增收的潜力所在。随着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农民的增收渠道不断增多,各类收入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村产业振兴依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道路,进而带动农民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增加。乡村振兴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产业振兴则承担着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任。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生产长期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决定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走“大国小农”国情下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之路,即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在这种背景下,未来一部分农户会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买全方位、多样化的社会化服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家庭的经营净收入。一部分农户会通过流转、入股等形式将土地、技术等要素集中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手中,从而获得财产净收入。新型经营主体利用集中的生产要素,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有效开发销售市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2.乡村产业振兴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产业深度融合,进而带动农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增加。产业融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经之路。产业融合包括农业产业整合、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拓展、技术渗透和农业产业集聚等模式,通过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影响农户收入,是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来看,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会逐渐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会逐渐上升。农业就业份额也会逐渐下降,农业劳动力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兼业成为基本形态。例如,1960—2015年,日本专业农户减少了78.69%,兼业农户占总农户的比重由65.69%增加至66.70%。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物流网络和冷链物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都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就近就地吸纳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进而提高家庭的工资性收入。乡村三产融合可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产业一体化发展,既能显著提高农产品利润,又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让农民有机会参与到产业全过程,享受农业增值收益,提高家庭的经营净收入。

3.乡村产业振兴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进而带动农民财产净收入的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农村建设、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推进,明确了农村资产的产权归属,提高了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为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乡村产业振兴必然要发展现代农业,高度组织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的实现需要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作为保障,而集体经济具有统筹整合资源的制度优势,因此在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整合乡村的资源和资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文旅融合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提高产业持续盈利能力,让农民真正分享集体资产的收益。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经营,通过“保底+分红”“目标收益管理”等多种模式,聚集现代产业发展要素,赋能集体经济内生发展能力,提升集体经济收益质量,增加农民的财产净收入。

4.乡村产业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助推农民外出务工,进而带动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我国2021年末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预计2035年将达到75%左右,届时乡村人口将由现在的5亿下降到3.6亿,城镇人口则同步由9亿增加到11亿。乡村振兴是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新型城镇化是带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引擎,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促互生。在这种背景下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一定要顺应新型城镇化的趋势,通过制度改革和创造条件,将乡村多余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并稳定下来,从农民变为市民,不仅可以帮助农民获得非农就业机会,提高家庭工资性收入,也有利于缓解乡村的人地矛盾,为产业振兴过程中的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新型城镇化的辐射效应也会为周边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人才、资金、技术等支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而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实现就业的转变,增加工资性收入。乡村振兴过程中,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向县域梯度转移是壮大县域富民产业重要措施,农民工市民化不仅可以为产业转移提供更多劳动力资源,而且可以使农民工不必背井离乡,在县城就能实现就业,有利于提升子女的陪伴时间以及减少教育成本。与此同时,不少制造业企业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用工荒,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制造业整体利润有限,无法通过高额工资吸引更多劳动力。因此,完善的医疗、教育和住房制度是留住农村劳动力的必要条件,可以减轻农村劳动力的生活成本和后顾之忧,相较于不能稳定下来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稳定下来不仅有利于促进其可持续增收、安心搞事业,解决“故乡留不住肉身,他乡留不住灵魂”的现实困境,而且可以提升消费能力和信心,拉动消费需求,促进国内大循环畅通,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

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的现实困境
乡村振兴实施以来,各地产业加快发展,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截至2022年,基本上每个脱贫县都形成了2—3个优势突出、带动力强的特色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提高到2.5,全国休闲农庄、观光农园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30多万家,各类涉农电商超过3万家,农村网络零售额超过2万亿元,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在产业带动、就业创业拉动下,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931元,实际增长9.7%,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6个百分点。然而,产业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久久为功,现有产业发展水平离产业兴旺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在实际推进中还面临诸多挑战,制约着农民的增收渠道和途径。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不足,联农带农能力有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关键是要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发展。近年来,我国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成为建设现代农业、活跃农村经济、引领小农户发展的骨干力量。但从实际情况看,各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体制不规范,利益衔接机制不健全。多数合作社仍处于发展初期,缺少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在管理体制上出现组织结构不合理、产权上不够明晰、管理上不够民主等现象。而且发展规模偏小、整体实力偏弱,全产业链收益能力较低,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以订单合作和股份合作为主,无法让农户分享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增值的收益。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能力有限。虽然服务主体包含的数量较多,但整体的服务能力却较为薄弱,市场存在着发育不足的情况,尤其是产中、产后等环节和经济作物等领域服务相对滞后,制约了小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层次较低,不利于农户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乡村一二三产融合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规模初具,成为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然而,目前乡村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融合层次较低、融合程度不高等问题。一是乡村产业纵向融合不够,产业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较低。乡村产业从产地到餐桌的链条不健全,多停留在初级产品的生产环节,尽管部分地区建设了加工厂,但也停留在初级加工状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的附加值未得到有效开发。同时由于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充分,仓储、冷链、物流、信息咨询等服务较为缺乏,产品销售仍然以传统销售方式和本地市场为主。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产品影响力不够,市场竞争力较弱,一旦遇到市场需求波动,很容易出现积压现象。二是乡村产业横向融合不够,乡村价值功能开发不充分。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未充分挖掘当地的农耕文化、传统民俗、人文历史以及自然景观等特色资源,导致农业与生态、文化、旅游、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不足。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存在小众类、精准化、中高端产品和服务缺乏、品牌溢价有限等问题,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带动农户发展的能力不足。

3.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能力较弱,难以有效拓展农民的增收渠道。在一系列国家政策支持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乡村产业振兴的深入推进,现有农村集体经济人才资源、经营方式等不足以支撑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需求,导致部分地区集体经济出现产业结构单一、创收渠道较少、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少领头人。随着城镇化持续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许多年富力强、懂经济、有头脑、有闯劲的人纷纷外出务工或创业,致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少人才支撑。二是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方式单一。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创新不足,经营方式保守,缺乏生机与活力,往往倾向于选择相对稳定且易于操作的发包和租赁集体资源的方式来获取收益,导致集体经济创收渠道狭窄且收益不高,自身造血能力也未得到实质提高。

4.农民工难以在城镇稳定下来,不利于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不仅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充足人口红利,也为农民收入创造了强劲增长点,有效提高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但由于住房、教育和技能水平问题,部分农民工无法在城镇稳定留下来,反过来会影响其就业增收。一是住房成为农民工在城镇留不下来的重要原因。稳定住房是当前制约进城农民工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最大瓶颈和隐形门槛,也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不高的关键所在。调查显示,有60%的农民工没有稳定住房,这一比例在一线城市高达90%,同时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质量整体不高,导致农民工较低的生活保障水平,稳定留在城镇的可能性较低,持续增收也会受到影响。二是子女教育也是农民工在城镇留不下来的重要原因。由于缺少城市户口,农民工很难享受城镇提供的更好的子女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这就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造成了隐性壁垒。这种“不完全性”的城镇化,不仅制约着城镇化的质量,也不利于农民工增收的持续稳定。三是就业技能不高导致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低,稳定持续增收受到影响。农民工群体学历普遍不高,就业技能相对缺乏,多数在电子厂、建筑工地、餐饮宾馆服务等行业从事劳动密集且对专业技术要求较低的工作,就业多以短期性、临时性为主。随着用工企业的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导致农民工技能很难满足新技术的岗位要求,从而不利于其稳岗就业。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的思考
共同富裕是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乡村产业振兴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较为重要的途径。在新发展阶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就要针对面临的各种困境和挑战,从新型经营主体发育、三产深度融合、集体经济壮大、外出务工稳定入手,完善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机制和路径,以持续稳定提高农民各项收入,保护农民权益。

1.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水平,增强其联农带农能力。一是开展规范提升行动,增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能力。突出质量导向,引导农民合作社在建章立制、股权量化、利益分配、信息公开、民主管理等方面开展规范化建设,提高合作社规范化运营水平和盈利能力。积极探索多种合作模式,通过直接生产带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合作社通过资产收益带动与农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引导农户积极参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入农业产业链,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获得稳定持续增收。二是加快构建专业水平较高、服务能力较强、覆盖全产业链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服务主体积极开辟新的服务领域,推动服务范围从大宗农作物向经济作物拓展,从产前、产中向产后加工、储藏、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服务延伸,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对不同作物、全产业链的覆盖率和支撑作用。创新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和手段,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托管、全链条服务等多种模式,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线上线下一站式便捷服务。脱贫地区要鼓励龙头企业与村两委联动,在村级设立农业技术服务站,通过生产能手带头,组织闲置劳动力成立修剪队、打药队、采摘队等为农民提供全产业技术服务。

2.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农户共享产业增值收益水平。一是支持和鼓励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食品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拓展延伸产业链,促进乡村产业的上下游分工协作,吸引更多农户融入产业链分工,形成利益共同体。加强仓储、冷藏、物流等流通设施建设,以农村电商为重点拓宽商贸流通渠道,促进乡村产业一体化运作,提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有效规避农户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二是遵守做精做强的原则,注重提升特色产品质量,引导涉农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共创农产品品牌,培育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带动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和销售,增加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让每个特色产业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三是充分挖掘乡村优势资源,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推动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做精做优乡村休闲旅游业,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的同时,提高农户经营净收入水平。

3.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能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一是加强基层干部思想共识和技能提升。配强配好村级班子,选好带头人,把有思想、懂经营、有技术、有经营管理能力、乐于奉献的高素质“能人”选配到村级领导岗位上来。加强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拓展教育和现代化技能培训,使其掌握新型集体经济的未来趋势,增强主动担当意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加强各类人才的培育和引进。通过项目用地支持、减轻税费负担、提高薪酬待遇等举措吸引农村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优秀人才、转业军人等回到农村发展。要充分发挥这些人群的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建立“致富带头人+村集体+合作社”模式,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增收。三是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立足农村资源资产条件,秉承因地制宜原则,科学选择多元化发展模式,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力和带动性,实现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壮大、农民致富的良性互动。例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实现多样化合作,创造更多就业渠道,重点吸纳低收入群体就业增收,同时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高农民的分红收益。

4.完善就业带动方式,加强农民外出务工权益保障,为农民增收注入持久动力。从长期来看,提高农民收入需要将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作为重点,新型城镇化在带动农民实现非农就业的同时,也会间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一是将外出务工人员的住房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将外出务工特别是举家迁徙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重点保障对象,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租赁住房市场创新发展等措施满足其住房需求,鼓励和支持人口流入规模较大的城市出台“农民工住有所居”建设发展规划,切实推进农民工在城镇实现安居。要积极采取措施对户籍制度进行完善,逐步建立外来人口户籍管理制度,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强化随迁子女基本公共教育保障,合理、科学地设定随迁子女的入学办法及入学规章,精简审批准入条件,使外出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在城镇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同时保障进城农民工享受与市民工同等的医疗服务,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城镇能留下来、稳得住,转移乡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推进乡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三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监测城镇企业用工需求和岗位要求,动态调整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的内容与方向;创新农民工技能培训体系,健全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的农民工技能培养体系,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和竞争力;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相应的补贴措施,引导、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略】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微信公号)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585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