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三农调研   极端天气频发扰乱全球农业生产
返回列表
查看: 213|回复: 0
收起左侧

极端天气频发扰乱全球农业生产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0694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6-20 16: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莫荞菲

  近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公报称,全球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月,这也是连续第12个月同期全球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伴随破纪录的高温,全球多地经历了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包括热浪、强降水、旱涝急转等,持续的极端天气已给全球农业造成不小的冲击。
  在非洲地区,作为不少国家重要出口收入来源的经济作物种植正受到极端天气影响。干旱和高温导致加纳的可可树缺乏有利的生长条件,饱受病虫害困扰,该国下调了2023年~2024年的可可产量预期,从原来预计的82万吨减少40%至50万吨以下。非洲中部农牧业国家乍得近来高温持续,降雨不规律,该国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棉花收成大幅下降,棉农收益减少至以前的三分之一。
  就在刚刚过去的5月,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连降暴雨引发洪水。根据巴西国家农业局的数据,南里奥格兰德州本季大豆产量从此前预测的2224万吨下降至1953万吨,产量损失大约为10%~15%。此外,全球主要大豆生产国巴拉圭也因为遭受干旱的影响,大豆单产大幅下降。
  近期,热浪席卷东南亚同样威胁到当地农业生产。过去几周,泰国的最高气温徘徊在40℃左右,随之而来的干旱导致泰国榴莲产量下降,种植成本上涨,收获期缩短。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高温少雨极端天气,也导致柬埔寨农民种植的胡椒树大量死亡,越南咖啡产量比往年减少30%左右。
  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地的小麦、玉米、大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的收成,在恶劣天气面前也不容乐观,种植状况评级均呈下降趋势。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贺勇表示:“极端天气不仅改变农作物产量,降低其品质,也会导致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影响农田生态环境;对于粮食进口依赖度高的国家而言,其粮食结构将受到冲击。”
  世界粮食计划署日内瓦全球办事处主任马丁·弗里克担心,极端天气加剧土壤退化后,农民收入损失带来的贫困问题、粮食安全和流离失所等问题会愈加突出。
  联合国有关专家指出,极端天气扰乱农业系统,对经济稳定构成复杂挑战。气候变化增加农业种植成本,摧毁农田基础设施,扰乱农作物运输和分销网络,造成相关作物供应链中断,市场短缺,推高食品价格并加剧通货膨胀。
  巴西地理统计局近日通报,南里奥格兰德州暴雨对该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已开始显现,巴西5月通胀率增加,其中小麦、大豆等食品价格上涨是推升通胀的最大因素。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日前发布的研究调查显示,到2035年,气候变化每年或将使全球食品价格增长1%至3%。到2060年,食品价格可能会以每年4.3%的速度增长。
  日益增多、增强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已经被世界经济论坛列为未来10年的全球首要风险,减轻气候变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一项需要长期面对的课题。
  贺勇认为,除了关注单一灾种的监测,还要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灾害及其新特点进行及时监测和预警。此外,要建立大数据决策管理系统,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潜在气候变化风险做出相应的应对。在技术层面,要更加注重培育高产优质、对复合型灾害具备抗体的农作物品种。此外,建设高标准农田、增强农田生态管理等都能够提高农田生态系统在极端天气面前的韧性。
  同时,贺勇也表示,全球各地发展水平不一,各国农业面对极端天气需“适度适应”。对于非洲等欠发达地区,低成本、易于实施的“草根”技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农田旁边挖掘小型蓄水池进行水资源管理,种植绿肥作物在休耕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通过保护性耕作和间套作技术,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农业生物多样性,均为有效解决方案。此外,增加农业保险,对非洲小农户而言也是抗灾的重要补充手段。(来源:工人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987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