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经管之道   中粮集团:加速锻造农粮产业新质生产力
返回列表
查看: 34|回复: 0
收起左侧

中粮集团:加速锻造农粮产业新质生产力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71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15860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集团)努力打造“科技创新核心引领,传统战新两端发力”的“一体双翼”工作格局,加快形成农粮产业新质生产力。2023年,中粮集团研发的用于疫苗关键辅料的注射级蔗糖,获得该领域国内首个发明专利授权;牵头的“科技创新2030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在种猪、种牛个性化育种芯片等“卡脖子”领域填补多项国内空白;首次开发的阿洛酮糖酶制剂通过国家卫健委安全评审,列入食品加工助剂目录。2023年,通过发展战新产业(70.080, 1.14, 1.65%)和赋能主责主业,推动粮食稳产增产,实现全球加工能力1.2亿吨、农粮业务经营量1.7亿吨。
聚力发展战新,让农粮主业“跑”起来
一是立足实际强布局。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按照产业特点和公司业务两个维度,全面梳理重点发展的战新产业范围领域、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经科学研判,明确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四个战新领域,并围绕农粮主业重点发展功能糖、药用糖、生物质燃料等生物产业,持续挖掘主责主业同战新产业协同发展的潜在布局机会。2023年,中粮集团战新产业营收169.3亿元,同比增长6.4%。二是瞄准前沿重研发。紧盯关键技术短板和“卡脖子”问题,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对内以定向研发服务和“双项目经理负责制”等方式,推动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与专业化公司产研协同、双向奔赴;对外以联合申报、签单合作等方式,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的创新联合体,为战新产业提供高水平源头供给。三是着眼未来谋跨越。聚焦与重点创新领域及品牌延伸相关性高的领域,形成外部并购与内部培育相结合的资本布局思路,谋划推进生物制造行业细分领域领军企业的并购。践行大食物观,聚焦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前瞻研究合成生物、微生物种质资源、昆虫蛋白三大领域,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研发功能性益生菌、新型蛋白食品和蛋白饲料。2023年,中粮集团成功建设运营非粮生物质能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全国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粮科工生产的新型磨粉机打破国外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

推动“三化”转型,让传统产业“新”起来
一是以高端化做加法,助推产品焕新跃升。为更好满足多元健康个性化营养健康需求,以研究院为主体、专业化公司为平台,建立定向服务为主、交叉学科技术协作支持的产品研发模式,打造从市场需求确认到“高速定向开发—高速多维验证—高速小批投产”的“三高”转化通道,构建“精准设计+柔性生产+质量管控+感官营销”四级产品研发支撑体系,集中攻克一批加工关键技术,持续输出标志产品、高端产品、精细产品。自主研发的MMR型磨粉机,国内市占率达40%以上,改变了国内高端装备市场长期由外资品牌主导的局面;研发国产烘焙糖,打破进口韩糖垄断局面,通过80家高端客户认证,销量位居行业第一。二是以智能化做乘法,驱动业务提质增效。加工制造上,推进工厂老旧设备设施改造升级,强化AI技术在关键领域应用落地,打造智慧工厂、黑灯工厂。作为全球单体最大液奶数智工厂,蒙牛宁夏工厂可实现100个人、100万吨产能、100亿元产值,打造全球乳业工厂最高年度人效比。生产运营上,引入AI技术增强大宗市场化采购、农产品(4.980, 0.03, 0.61%)深加工等产业链核心功能。在农粮央企率先推出数字商情MART系统,提供农粮重大商情事件实时智慧研判。三是以绿色化做减法,重塑企业生产方式。坚持全面降碳,在全业态、全产业链严格准入审查、加强绿色采购、推进能源替代,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截至2023年底,共淘汰1.07万台落后机电设备。坚持精准降碳,通过科学盘查评估,明确定位粮食生产加工高耗能环节,靶向攻关节粮减损、低温储粮等绿色低碳技术;建立降碳诊断机制,为碳排放大户企业定制化提供诊断方案;打造绿色标杆,组织重点企业试点建设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应用,共打造103家绿色工厂、4家零碳工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蒙牛乳业宁夏工厂是全球单体最大液奶数智工厂

完善保障机制,让创新生态“优”起来
一是搭建“三级架构”,强化顶层设计。构建“集团公司—专业化公司—工厂利润点”三级研发创新组织架构,由集团党组牵头抓总、总部科技创新部统筹管理、专业化公司主体实施,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为核心研发平台的创新协作机制,实现了横向业务协同、纵向管理贯通。探索形成专业化公司与研究院的“研产销”一体化协同创新模式,在风味食用油品质升级、功能性食品配料研发等方面实现成果落地创效,五年来累计新增效益17.2亿元。二是统筹“两对关系”,加大研发投入。“刚”与“柔”并济,既强化刚性考核,将研发预算及执行情况纳入专业化公司业绩合同,明确未来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速8%的目标;又兼顾柔性引导,年度考核时将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加大科技成果奖励力度,并在“科改企业”等专项工程企业优先落实相关支持政策。“近”与“远”统一,既着眼当下,紧扣核心主业转型升级搞研发,每年八成以上研发预算投向旨在解决产销一线难点问题的应用研发项目;又立足长远,打造合成生物、菌种资源等战略前瞻技术。三是深化“两个融合”,做好人才工作。内部融合突出一线培养历练,选派研发骨干到经营单位挂职,安排新入职科研人员赴基层实习,搭建多通道发展路径。外部融合突出合作引才聚才,通过加强与人才服务机构合作、业内推荐等方式,靶向遴选、“一人一方案”定向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与高校院所开展研发合作,加大对外部人才的激励力度,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项目合作、联合攻关等形式,探索柔性引才、协同育才的有效路径,成功入围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企业名单,已启动首批招生工作。(来源: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968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