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0月12日,财政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从各项政策举措来看,体现出向风险化解要增长动能的鲜明导向。 在此次发布会上,财政部主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增量政策举措,包括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以及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其中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力度最大。 如财政部所指出的,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事关发展和安全、事关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中央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截至2023年末,全国纳入政府债务信息平台的隐性债务余额比2018年摸底数减少了50%,债务风险可控。 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仍然较大,甚至影响到基层“三保”。为保证正常运转,一些地区采取加大税收追缴力度、拖欠企业账款、增加非税收入等方式,进而对当地营商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只有通过加大化债力度,才能使地方政府轻装上阵,腾出更多的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巩固基层“三保”。 据财政部介绍,化债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是每年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债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这部分专项债即所谓的新增特殊专项债。 有别于传统的新增专项债,特殊新增专项债募集资金不是用于项目建设,而是用于偿还存量债务,即化解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和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与特殊再融资债用途类似。今年以来,中央已经安排发行8000亿元新增专项债用于化债,未来几年将继续划出一部分规模用于化债。 二是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这个“较大规模”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 历史上,我国化解隐性债务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5—2018年,共发行12.2万亿元置换类地方债,用于化解15.4万亿元的地方负有偿还责任的政府性债务;第二阶段为2019年及以后,主要在地方债结存限额空间内向地方政府分配化债额度,允许发行特殊再融资债来偿还隐性债务,其中2019年发行置换债1500余亿元,2020—2022年累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逾1.1万亿元,2023年四季度发行约1.5万亿元。 此次财政部强调这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预计规模将大幅超过最近几年,以重点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存量债务风险。此外,财政部明确表示“中央财政在举债和提升赤字方面是有较大空间的”,未来可能会采取由中央发行国债、再转给地方的方式,利息由中央、地方共同承担。 财政部指出,逆周期调节绝不仅仅是以上四点,这四点是目前已经进入决策程序的政策,其他政策工具也在研究中。总体来看,此次发布会释放出非常积极的政策信号和非常全面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将和前期已出台的政策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并进一步巩固市场主体信心和预期,形成良性增长循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