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农科技   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品种突破2万个
返回列表
查看: 464|回复: 0
收起左侧

[科技策略] 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品种突破2万个

[复制链接]

7189

主题

7194

帖子

27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4347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8-6 16: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又到水果季,当你在葡萄、西瓜、水蜜桃之间纠结时,是否知道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非主要农作物?
  非主要农作物,是指除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五种主要农作物以外的其他农作物。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7年,原农业部发布并实施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纳入第一批登记目录的29种农作物品种发展态势良好,三年来登记品种数量达到20545个。品种登记作为种业“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制度创新,以“事前放彻底、事中管到位、事后服好务”为主线,重在激励多出品种、快出品种、出好品种,进一步打开了种业市场活力之门,更好地满足了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充分调动了新品种选育研发的积极性,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种业“芯片”。
  放出效率让品种上市不再“头疼”
  一直以来,我国农作物品种管理以政府主导的审定制度为主。品种登记制度的实施,则标志着管理方式迈出了市场化的重要一步。登记前的品种试验、检测等由申请者自主决定,而不是由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大大提高了品种入市的效率;品种是否入市推广,由申请者自行决定,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过去食葵品种上市前,最让我们头疼的就是审定流程。”河北双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党纪革对此深有感触,“审定周期本来就长,至少需要两年,各省的审定工作又相互独立,每在一个省推广就要审定一次。而且省审往往和企业前期开展的区域试验是重复的,费时又费力”。
  如今,进入市场的主动权交给企业,品种好坏的评判权还给市场,新品种入市效率大大提升。目前,公司已完成18个向日葵品种登记,在国内主产区年推广面积达50万亩,不仅效益显著提升,更扭转了三系杂交食葵品种大部分依赖外国的现状。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品种创新处处长储玉军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品种登记申请量达2.6万个,已经农业农村部公告的20545个。从具体作物看,辣椒品种登记量最高,达3606个;西瓜次之,为2614个;大白菜、向日葵、番茄品种达2000个左右……品种登记十分活跃,数量不断创新高。
  这些登记品种,既有饭桌上常见的大路品种,也有满足专用需求的新奇特品种。比如辣椒,就有薄皮泡椒、黄皮尖椒、青皮尖椒、甜椒等1566个鲜食品种,有线椒、单生朝天椒等938个鲜食加工兼用品种,还有羊角椒、珠子椒、小米椒、美人椒等299个深加工专用品种。
  不仅种类五花八门,品种质量也趋向绿色优质,更加适应农业绿色发展要求和消费市场变化。就拿最常见的大白菜来说,不少优势产区的集中连年种植,加重了土传病害根肿病的风险,以“德高CR117”为代表的抗根肿病登记品种,在云南、湖北、四川等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动农药减量增效,让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而“太乐之星”等黄心大白菜品种、“贵族”等橘红心大白菜品种的登记推广,更精准满足了特定人群的保健需求。
  管住乱象让育种创新不怕“李鬼”
  品种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没有接续推出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种,就没有企业的长久发展。然而过去由于部分非主要农作物管理“真空”的存在,“一品多名”“一名多品”等问题屡禁不止,甚至出现“李逵”打不过“李鬼”的现象,给市场秩序和民族种业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2011年,我们花费9年时间育成的黄瓜新品种‘津绿29号’一经投入市场,就因为油亮度和口感好,深受种植户和经销商认可。结果没到两年,市场上便出现了同类品种销售,随之引发价格战,导致公司损失利润120万元。”对这次惨痛经历,天津市绿丰园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艳飞记忆犹新。
  非主要农作物侵权现象,严重挫伤了企业的育种积极性。“盗版者”到试验田里摘个果实就能繁种,花一年时间就能“仿制”出一样的品种并进行商品化生产。成本之低,让自主创新的育种企业难以与之抗衡。在王艳飞看来,这种侵权行为不但影响了公司的收益,还损害了品种的口碑,使整个研发和推广的努力付之东流。
  实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则相当于给每一个品种建立全国统一的唯一“身份证”,为品种追溯管理、市场违法行为处理和种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确保品种登记信息的合法性、完整性、科学性,登记申请材料要先后经过省、部两级审查。特别是针对品种命名混乱问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自动检索,坚决杜绝侵犯商标权、夸大宣传、“傍大款”等问题,大大提升了侵权违法成本,有力维护了育种者权益,促进了市场公平竞争。
  管住“李鬼”,企业的育种创新动力被大大激发。王艳飞告诉记者,近两年,公司研发团队每年配制和评价杂交组合从5000份提高到8000多份,新品种培育上市数量提高了15%,研发实力大大提升。
  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非主要农作物种子企业已达到552家。在谷子、高粱、花生等作物种子市场上,全部为国内企业经营,100%使用“中国种”。在蔬菜种子市场上,大部分蔬菜国内品种占有率提高到90%以上。
  随着育种创新能力的增强,一批有特色、专业化的种子企业逐步成长起来,并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发展战舰”。潜心钻研杂交谷的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占谷子杂交种市场,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后劲;专门从事黄瓜品种研发和销售的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瓜研究所、天津市绿丰园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成为黄瓜种业的“三巨头”,品种市场占有率40%左右。
  服务农民让选种用种不靠“运气”
  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引导,有些农民选种就是在“赌运气”。
  “这个个头大!”“这个品相好!”2019年8月,在甘肃酒泉的全国蔬菜登记品种(西北区)展示评价现场,挤满了看种选种的农民和种子经销商,其中不少是远道而来。当天,现场展示了来自全国22个省份、89家企业的437个登记品种,为方便选种,还按加工方式将番茄分为樱桃组、鲜食组、加工型组,按照形状将辣椒分为螺丝椒、线椒、牛角椒……
  “虽然品种登记属于管理制度,但与以往不同,不是牢牢地管住各个环节,更不是一放了之、放了不管,而是放管服相结合。”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刘信说。
  按照规定,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只要在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就可以入市销售,这就意味着把大量品种的选择权交给了农民,怎样让农民用上良种、让良种推广更快?这就要求种子管理部门实现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身份转变,创新品种展示评价与推广机制。
  为此,全国农技中心联合各级种子管理服务部门建立展示基地,形成了覆盖各生态区的品种展示“全国网”,每年举办全国及区域性品种展示评价现场会。在展示品种种植过程中,组织专业人员系统采集相关数据,开展专业评鉴,每年发布权威评价结果,引导农民科学选择绿色优质、高产高效品种。
  “我们还建立全国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服务平台,把田间选种搬到了‘线上’。”刘信介绍,通过展示场景网上直播、品种表现数据和评价结果共享,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够科学选种。
  纵览中国种业发展历程,品种登记作为新设立的一项管理制度,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借鉴。制度实施三年来,各级各地种业管理部门积极探索,不断优化,极大地释放了市场活力,提升了民族种业核心竞争力,服务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改进完善制度,抓实抓细制度实施,并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和乡村产业开发要求,适时扩大登记作物范围,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来源:中国农网)
国粮智谷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3119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