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安論壇   韩秋香:关于发展智慧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
返回列表
查看: 55|回复: 0
收起左侧

韩秋香:关于发展智慧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60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604296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3-15 15: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size=13.6533px] 全国人大代表
[size=13.6533px]  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 韩秋香
[size=13.6533px]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人均粮食占有量483公斤远超国际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对我国粮食安全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
[size=13.6533px]  近年来,由于疫情、国际冲突、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粮食生产受到一定影响,2020年的全球风险报告将粮食危机被列为影响最大的全球风险之一,2021年社科院解析的全球十大风险中粮食危机也赫然在列,2023年最新的全球风险报告仍将粮食问题作为核心问题。
[size=13.6533px]  在这一背景下,稳面积、提产能受到高度重视,2023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农业安全的重要性,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粮食是国家稳定安全的根本,聚焦发展智慧农业,确保粮食“压舱石”行稳致远极具现实意义。
[size=13.6533px]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size=13.6533px]  (一)进口风险——原粮进口增多,影响市场价格,智慧农业需求日益凸显
[size=13.6533px]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21年世界粮食价格上涨了28%,10月末全球粮食价格指数达到133.2点,达2011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同比上涨31.3%,2022年全球小麦、玉米和植物油平均价格指数均创历史新高,达历史最高水平,乳制品和肉类价格平均指数则达到了1990年以来最高水平。高进口量使得粮食安全性受到国际环境影响,国际粮价暴涨的传导性也拉升国内CPI指数,影响国内经济平稳发展。而过去20年,随着中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粮食进口从占全世界份额的5%提高到了现在的22%,饲料作物和油料作物大量依靠进口,其中大豆对外依存度整体超过80%,进口量约占全球进口大豆总量的60%。国际粮源大量进口应引起足够重视,更凸显了发展智慧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的针对性和重要性。
[size=13.6533px]  (二)土地风险——耕地面积有限,产粮区域集中,智慧农业成为必由之路
[size=13.6533px]  我国以全球9%的耕地让世界22%的人口实现了小康生活,但粮食生产基础不稳固、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现有人均耕地面积仅为913 m2,仍不及世界水平的一半。目前,全国粮食生产高度集中的13个省、自治区,粮食主产区贡献了我国70%以上的粮食产量,且比重呈稳步上升趋势,但长江中下游等经济发达地区土地污染问题严重。因此,保护现有耕地面积同时,广泛应用智慧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亩产和改良土壤质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size=13.6533px]  (三)科技风险——研发投入不足,科研水平不高,智慧农业研发有待提升
[size=13.6533px]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得到长足增长,2011年到2020年十年间增长率年均超过50%,育苗育种、基因工程、农用机械等发展均初具成效,已具备了发展智能农业的技术基础。但智慧科技创新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政策导向性特征,加之科研企业创新投资不足,导致战略资源受到一定影响。如部分农作物种子的研发水平较发达国家滞后,仅孟山都一家的研发支出是A股10家种子上市公司总和的60余倍,运用智慧农业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任重而道远。
[size=13.6533px]  (四)管理风险——农村人口锐减,生产者老龄化,智慧农业发展具有空间
[size=13.6533px]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镇务工,农业生产者老龄化程度加深,农村空心化和宅基地空心化加剧。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农村常住人口数量已经降低为50979万人,农民工的数量为28560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959万人,占比农村户籍人口数量达26.5%。农村青年劳动力不足和老龄化现状,使得土地连片耕种成为可能,更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应用空间。
[size=13.6533px]  发展智慧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
[size=13.6533px]  建设数字化农业生产新方式,培育智能化农业新技术,全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化农业生产体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size=13.6533px]  (一)实行全球智慧储备——稳定粮食总量基数,降低总量风险
[size=13.6533px]  1.增加粮食进口来源。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发达国家利用货币政策转嫁国内危机使得全球金融风险增高,俄乌冲突爆发后,贸易风险进一步增强,我国粮食类产品进口多限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等,在国际新形势下,应适时扩大进口来源国,并建立相应调节预警机制。
[size=13.6533px]  2.增加企业性国际储备。选择适当的国家,鼓励粮食企业进入其他地区进行国外粮食生产,使用成熟技术,在增加当地产量的同时,将部分产量作为我国的全球性储备,需要时回拨国内实现部分替代生产,藏粮于企,稳定提升可控战略粮食储备基数。
[size=13.6533px]  3.增加可控油料作物产量。发挥东北的粮仓和支点作用,以吉林黑龙江为基地逐步恢复东北非转基因大豆种植,替代部分大豆进口量,并向远东地区逐步拓展,以企业化或租借方式扩大大豆产量,通过稳定的陆路运输运回东北,建立东北非转基因大豆加工基地,保障我国大豆可控量稳定提高,冲抵美洲大豆进口风险。
[size=13.6533px]  (二)加强土地智慧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土地存量危机
[size=13.6533px]  1.建立土地智能管理平台。在即将完成的第三次土地普查数据基础上,在永久基本农田上建立能够直接反映出适宜播种何种粮食作物的智能化信息,包括历年种植作物、产量信息、化肥使用量等数据,为种粮从业者最优化使用智慧农业铺平道路。
[size=13.6533px]  2.基于现代通信工具,建立农科与农产对接网络。在粮食主产区选择县市级城市周围小范围区域试点,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全面监测,定期获取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信息,实时上传返回指定农科机构,通过农业科技人员针对性指导,实现局部土地产值最优化。
[size=13.6533px]  3.加强土地保护的同时拓展储备性耕地。针对黑土地的“土变瘦了、土变硬了、土变薄了”等问题升级秸秆还田技术,配合施用有机肥和深松深翻等集成技术模式,控制黑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保障土壤安全。在加强原有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开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向农林牧渔结合和植物动物微生物方向拓展,积极布局山、水、林、湖、草、沙可扩展土地,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回旋余地和选择空间。
[size=13.6533px]  (三)研发智慧技术——创建工业化高新农业,根本上保障未来粮食安全
[size=13.6533px]  现代农业竞争是科技的竞争,加强深层创新、突破技术壁垒、提升原始能力创新水平是保障未来我国农业安全的重要因素。
[size=13.6533px]  1.保障种业安全,加强种业技术原创。实施种业安全国家战略,改变小作坊式种业研发,建立“大种业”研发体系,加快建成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国家新作物种质资源库,以主要农作物为对象,重点攻克并建设高通量、规模化表型及基因型鉴定平台,联合农业科研机构优质资源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种子实验室体系,建设具有独立技术体系和知识产权的种业前沿技术平台。
[size=13.6533px]  2.开发基于自主基础架构智慧农业区域智能化管理系统。开发我国农业产业基础软件,基于北斗系统建立农业监控和管理平台,开发独立知识产权的智能化农业数据分析系统,连接我国全部的土地和农业机构,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智能化模拟,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并将信息返回农科机构网络平台,实现自适应性信息分配,由专业人员进行专业规划指导,实现全国的传统农业土地利用最优化。
[size=13.6533px]  3.布局工业化高科技农业。在土地传统耕作基础上,建立一批绿色工厂,实现作物生态式立体工厂生产,创立高科技农业,进行农业产业化发展。开发分子农业,在东北地区试点提前布局分子农业工程,使用绿色技术进行淀粉合成等工厂化有机物生产,颠覆部分传统农业生产格局,力争实现未来对工业用农产品的替代性生产。以实现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
[size=13.6533px]  (四)开创智慧管理——完善系统化农业制度
[size=13.6533px]  1.建立土地智能管理平台。在即将完成的第三次土地普查数据基础上,在永久基本农田上建立能够直接反映出适宜播种何种粮食作物的智能化信息,包括历年种植作物、产量信息、化肥使用量等数据,为种粮从业者最优化使用智慧农业铺平道路。
[size=13.6533px]  2.发展现代化农业服务业。吸引年轻从业人员进入农业产业,积极培育乡村职业化土地经纪人,引导小农户将粮食耕、种、防、收等作业委托给智慧农业服务组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增产,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保障农业的从业人员稳定性的同时,加快农业科研与生产直线对接以及第一产业的智慧化管理升级。
[size=13.6533px]  3.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应用科技兴粮等扶持政策,加快将农业院校、农科机构、农业公司三者有机结合,创建产学研一体化智慧农业种植示范区,畅通科技工作者与粮食生产衔接通道。以科技提升从业者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人口流失和后续无人的问题
[size=13.6533px]  (五)涵养智慧生态——完善政策保障,预防农业产业系统性风险
[size=13.6533px]  1.增加制度保障。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性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及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兴农业种植和农业服务组织制定整体性扶持政策及规范化管理制度;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地方制定配套的推进农业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具体农业政策,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将总体规划和局部优化结合制定分级保障政策,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size=13.6533px]  2.稳定要素安全。拓展资金来源。建立农业发展基金,缓解生产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对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财政贴息,吸引更多民间投资进入智慧农业建设项目,建立健康的农业投资新金融生态,保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心从事粮食产业生产。夯实智慧农业硬件资源。结合现有数字乡村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强农村5G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现代化资源保障体系,为建立广泛的粮食产地和市场间数字化产品流通提供保障。加快土地政策改革。加大合村并镇力度,实现小、散、荒土地连片管理,增强农村土地流转经营自主性,进一步激活农村土地活力,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行集约化、农场化、企业化管理。
[size=13.6533px]  3.确保产业链安全。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思维保障粮食安全,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综合流通能力、宏观调控能力建设。跳出农业看农业,做好对粮食生产相关的农资供应、加工、流通、储备、国际贸易等企业把控,预防系统性风险。对标世界农业强国,加快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发挥现代科技对涉农制造业、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支撑和带动作用,建立全面的智慧农业创新生产系统。(来源:东北新闻网)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4624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