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农”工作使命极其重大、任务十分艰巨。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
粮食安全仍放在首位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此次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宁夏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把土地当成命根子,说明在数量上要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不能动摇,在质量上要通过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实现耕地质量稳步提升,在使用上要将高标准农田管好用好维护好,切实长效发挥稳粮增产功能。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研究员臧云鹏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点强调了粮食安全和产业兴农两个主题,就粮食安全而言,稳定耕地面积和提高单产量是重点。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显示,2022年稻谷因受南方地区高温干旱影响,单产472公斤/亩,下降0.5%,进而影响到稻谷总产量。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在稻谷产量减少的因素当中,稻谷播种面积同比也稍有减少。另外,2022年播种面积稍有下降的主粮品种还包括小麦和玉米。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绝非权宜之计。”臧云鹏表示。
近年来,我国“三农”各项工作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态势。粮食产量再创新高,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足,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成果丰硕。“三农”工作的系列成就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赢得了战略主动。
尽管取得了诸多成绩,在宁夏看来,“三农”发展还面临国内生产成本上涨和国际市场波动风险,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频次增加风险,地方财政压力带来的要素投入和政策支持能力下降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会议强调,要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在宁夏看来,粮食安全是外部性很强的公共品,理应全社会共同承担责任。粮食主产省为保障粮食生产投入力度更大,在产业发展、空间利用等方面付出的机会成本更高,工业大省作为主销区获得粮食安全红利,理应对主产区付出的机会成本给予利益补偿,探索建立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十分必要。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走特色产业之路
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没有产业的振兴,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
多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对农村各种产业发展的扶持,也确实有很多地方在发展符合当地比较优势的农业产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中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有很多地方无法通过发展有特色的农业产业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乡村的产业雷同很容易导致“果贱伤农”。
在臧云鹏看来,当前,农民增收虽然仍保持着较快的速度,但动力源更倾向于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而非农民经营一二三产业的收入增加。仔细观察各地发展产业的情况,可以看到,多数地方政府的思路仍然停留在“一窝蜂”地模仿上。值得地方政府警醒的是,无论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存在着“蛛网现象”的周期性波动特征。“一窝蜂”地发展某种产业恰恰与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形成了共振,结果就是“果贱伤农”。相反,一些比较成功的产业兴农案例告诉人们,只有充分认识、保护、加强、提高当地特色资源的拥有数量和质量,才能真正撬动和吸引先进的加工业,并有效地对接城市消费者。
“各地政府和种养大户、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一方面,要主动了解并积极参与国家推出的‘期货+保险’、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具备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引进通过大数据技术稳定产业链价格的企业,以稳定农产品价格;另一方面,在产业兴农方面,要鼓励逆向思维,明确消费定位,倒推产业链,从消费端锁定品种和价格,反过来重塑农产品的标准化,以达到帮助农民增收的目的,从而使产业兴农走入良性循环。”臧云鹏表示。(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