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安論壇   科学治理利用盐碱地 保障粮食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返回列表
查看: 211|回复: 0
收起左侧

科学治理利用盐碱地 保障粮食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235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12-27 09: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gecccn 于 2023-12-27 09:59 编辑

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2019年国土“三调”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比2009年土地“二调”减少了1.13亿亩,10年间年均减少耕地面积超过1000万亩。2023年相较于2019年,虽然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放缓,但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态势没有改变。为了有效抑制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质量下降的问题,我国实行了占补平衡制度。盐碱地、沙地、裸土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补充耕地、保障我国耕地资源的重要抓手。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盐碱地治理利用工作。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考察调研时,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
11.jpg
吉林西部昔日的盐碱地,如今成了丰收田

2023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考察盐碱地麦田时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2023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各部委和各地政府也非常重视盐碱地的治理利用工作。七部委联合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吉林省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方案的通知》,吉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01

从多尺度看待盐碱地治理利用
我国盐碱地分布范围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北内陆和滨海地区,不同地区的盐碱地成因不同、类型不同,治理利用的方法和工程手段也不同。但都离不开盐碱地土壤条件、水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状况等因素的制约。
盐碱地治理不仅改变了盐碱地本身,也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水源质量有所改善提升。盐碱地的治理要从不同尺度开展科学分析,制定合理的治理利用方案。从地块尺度上,分析盐碱地土壤的本底性状,结合土壤盐碱化程度、水盐运动规律,寻找最适宜的盐碱地治理方法。同时,要明确盐碱地治理过程中水源问题,解决水从哪来、到哪去的问题;从区域尺度上,盐碱地治理要在不破坏周围环境的基础上进行。
22.jpg

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基地,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


除了开发为耕地,也要有周边的防护林、草地等生态用地相配套,构建一个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从流域尺度上,盐碱地一般位于地势较低洼的流域下游地区,水资源是盐碱地治理利用的一个重要约束,盐碱地治理过程中,既不能牺牲上游的生产、生活用水,保证上游的基本生态用水,也不能将含有大量盐分的农田废水排到下游,影响下游生态。盐碱地治理利用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只考虑单一方面的因素,治理盐碱地必然会出现问题,无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通过不同尺度系统全面分析,才能科学做好盐碱地治理与利用工作。
02

盐碱地的治理利用既是工程技术问题也是资源与生态问题
盐碱地的治理利用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工程技术、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工程技术问题上,包括如何修建水利灌溉设施和排水沟,保障新增耕地用水,同时修建排水沟以改善农田排水条件;如何使用土壤改良工程改善土壤结构;如何选育耐盐碱的植物以促进土壤的生态修复等问题。综合运用相应的工程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盐碱化问题,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肥力,使其逐渐恢复为适合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的土壤环境。
33.jpg

在大安市海坨乡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基地,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
需要强调的是,工程技术手段应与资源管理、生态等综合因素相结合,以实现盐碱地长期的可持续治理效果。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过量地表水灌溉,有助于减少灌溉水中的盐分浓缩于新开垦耕地的土壤中,避免次生盐碱化,同时也缓解了耕地周边其他地类用水问题。盐碱地富集地区的盐碱地与湿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交错分布,因此,在盐碱地治理利用过程中,注意保护当地的生物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确保治理措施符合生态平衡的原则。综合来看,盐碱地的治理需要在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之间取得平衡,有效治理盐碱地不仅要考虑如何减轻土壤中的盐分含量、降低土壤PH值和碱化度,还要综合考虑如何保护和修复脆弱的生态系统,确保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因此,需要客观分析盐碱区域的土地利用历史演变过程,设定区域不同治理开发情景,模拟并科学计算生产、生态、水文等综合效应,为区域盐碱地开发治理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供支撑。
03

水资源仍然是我国盐碱地治理利用的重要约束
我国盐碱地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加上区域年均降水量少,年均水分蒸发量大,水资源短缺,如不合理利用和管理,必然会加重其他地类盐碱化。在盐碱地的治理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是关键因素之一,必须量水而行。通过合理的灌溉和排水措施,可以改善土壤的盐碱状况,改善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然而,由于水资源有限,许多地区不得不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这使得盐碱地的治理利用变得更具挑战性。综合考虑区域水文气候特点,避免因为片面追求水田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他区域或其他地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水既是土壤积盐或碱化的媒介,也是土壤脱盐或脱碱的动力。当前,脱硫石膏、酸性磷石膏、硫酸铝、有机硅、高分子材料等盐碱土改良剂已研发出来,但“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规律没有变,控制和调节土壤中水的运移,仍是治理利用盐碱地的关键。土壤中水的运动和平衡是受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分蒸发共同支配的,只有通过水利改良措施,调控地表水和地下水,使土壤中的下行水流大于上行水流,才能促进土壤逐渐脱盐、脱碱。因此,盐碱地治理利用需要建立完善的灌排系统,严格控制地下水位,通过灌水冲洗、引洪放淤等不断淋洗和排除土壤中的盐分。此外,盐碱地一般地处比较低洼地区,排水条件较差,其排水系统建设是可持续盐碱地治理利用的关键之一,但该区域的排水系统建设难度比较大,建设费用也相对比较高,必须给排水系统建设留足资金。目前我国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丰富的地区,水利骨干工程建设仍然滞后,制约盐碱地治理开发利用进度,中央财政资金应加大该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
04

建立盐碱地治理利用长期利益共同体
先建立当地政府、盐碱地治理工程建设方、村集体和农民的利益共同体。当地政府积极引入各方资金参与盐碱地治理工程建设,政府做好服务和沟通工作,争取尽快将盐碱地治理的项目产生的新增耕地入库交易,使企业前期垫付的资金尽快回笼。
为了盐碱地治理开发工程顺利进行,建议国家设立专项贷款,解决盐碱地治理利用工程前期投入资金筹措问题。同时新增耕地仍然不能和已有的高产稳定熟地比,仍需要进一步培肥提升地力稳定产能的熟化过程,因此需要给负责种植耕地的村集体和农民部分资金支持,让新增耕地逐渐变成可持续耕种的稳定耕地。此外,在当地政府的组织协调下,建立水利、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的责任共同体。盐碱地治理利用,水利先行,水利部门要首先做好盐碱地治理开发区的灌排水利工程建设布局。自然资源系统依据区域水土资源状况,进行科学规划,通过土地综合整治,不但要将部分盐碱地开发为新增耕地,同时要调整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改善当地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区域生态环境。盐碱地治理后开发的耕地,需要农业农村部门,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提升改造等项目,继续对新开发的耕地进行培肥提升地力,形成具有可持续稳定产能的农田。
44.jpg
利用农业科技进行盐碱地治理,昔日盐碱地已成今日米粮川


生态环境部门,对盐碱地治理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生态环境监测,对于有生态环境问题的项目,及时发出预警。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为盐碱地治理利用提供支撑和服务。盐碱地是我国宝贵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一片少一片。一方面,盐碱地的治理利用可以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另一方面,通过盐碱地的治理利用,可以有效增加地表植被覆盖,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此外,盐碱地治理开发出的耕地通过新增耕地指标交易,补充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助力盐碱地富集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对新增耕地耕种收获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实现耕地增加、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生态增效的多赢局面。因此,做好科学谋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盐碱地治理利用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者单位:张超,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王长志,吉林省白城苏打盐碱地治理研究院)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2023年第24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5018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