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国粮智庫

  版块   粮安論壇   凌华 李忠:新冠疫情下粮食安然无恙之因与思考
返回列表
查看: 544|回复: 0
收起左侧

凌华 李忠:新冠疫情下粮食安然无恙之因与思考

[复制链接]

7189

主题

7194

帖子

27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4347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10-21 16: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凌华 李忠
  粮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物资,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所谓“衣食足,仓廪实,天下安”。今年初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粮食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影响,让既有的粮食问题加剧,使疫情由单一的公共卫生事件波及粮食安全。但是,总体而言,这次疫情冲击没有动摇我国粮食安全基石,可以说我们的粮食工作经受住了这场“压力测试”,完成了一场稳如泰山的大考,这也是非典疫情后粮食人交出的又一张合格答卷。
  新冠肺炎疫情下粮食安全何以安然无恙?疫情过后,大考之下,粮食人又该如何明晰粮食工作还有哪些短板需要完善,该如何进一步从容应对方方面面的突发应急情况,促进粮食工作高质量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也是当下我们粮食人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一、疫情下粮食安然无恙的原因
  在国际上,新冠疫情开始在全球持续蔓延时,一些产粮国为了确保自己国家粮食安全,先后出台禁止粮食出口政策,加上干旱、蝗灾等灾害,导致国际粮食行情突然出现了波动。在我国,由于疫情,各地先后实施严格的交通管控,原粮收购和成品粮外发不畅,粮油加工企业原粮紧张、开工率不足、部分居民不理性囤货等因素,加上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粮食现货市场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但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小幅度的波动后,国内市场很快恢复了运行平稳和价格稳定的态势,这完全得益于我国充裕的粮食储备和粮食人平时坚强有力、扎实有效的基础工作,从而稳稳地站在了粮食安全的制高点上。
  (一)储备粮食充足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5月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共商国是时强调的。粮食储备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天下之大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中央储备、地方储备联动配合、互为补充的粮食储备体系,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次粮食价格波动中,有效发挥了中央储备粮“压舱石”和地方储备粮“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尤其是从20042006年起,我国在粮食主产区分别对稻谷、小麦两个重要粮食品种实行托市收购政策,十多年来,在收购政策的支撑下,不仅提高了粮农种粮的积极性,也让我国的主要口粮——稻谷和小麦的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2020513日发布的《2019年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大清查结果》表明,国家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可满足全国居民一年以上正常消费需求,我国粮食库存可谓充足,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江苏省而言,粮食库存同样十分充足,特别是稻麦,够用一年半。目前,我国的粮食储备标准大大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尤其是从2014年开始,我国按照“产区保持3个月,销区保持6个月,产销平衡区保持4个半月”的市场供应量要求和标准,确定各级地方粮食储粮数量,2019年,我国粮食总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6.64亿吨,14亿中国人口,人均占有粮食474公斤,不仅大大超过全球人均粮食占有350公斤左右的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标准,因而应对这次疫情可谓胸有成竹,甚至底气十足。当2020年春节后,市场粮价出现波动时,粮食部门将政策性粮食有序增量拍卖,成交量不断创新高,加上各级地方储备粮陆续供应市场,确保了粮食不脱销、不断档,有效保障了市场需求。
  (二)储备结构合理
  近年来,我国一直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方针,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自给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而作为主要口粮的水稻、小麦进口量年度间从没有超过中国粮食产出总量的1%-2%,自给率高达98%以上,国内储备结构日趋合理,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各种粮食的需求,其中大中城市建立确保满足当地10-15天的米面油成品储备制度。从2019年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结果看,稻谷、小麦等重要口粮品种占比约七成,大米、面粉等成品粮库存占比不断提高。就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而言,不仅按当地缺粮人口6个月所需口粮数量标准,储备了相当的稻谷和小麦,还根据可供市场10天以上的成品粮油应急储备要求,增加了大米、面粉储存和食用油的临时储备,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储备结构,而且不断优化,随时可以调节供需矛盾,应付市场波动。
  (三)应急体系完善
  20157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要求,国家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储备制度、流通体系和市场调控机制,健全粮食安全预警制度,保障粮食供给和质量安全。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符合国情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全国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5388家,成品粮日加工能力在百万吨以上;粮食应急供应网点44601家,应急配送中心3170个,应急储运企业3454个,依托健全的粮油配送供应网络,能够迅速将米面油投放到终端消费市场;国家级粮食市场信息直报点1072个,地方粮食市场信息监测点9206个,基本覆盖了重点地区、重点品种,能够密切跟踪粮食供求变化和价格动态。全国31个省(区、市)制定了省级粮食应急预案,587个市(地)、2440个县建立了完善的区域性粮食应急预案。以通州区为例,该区每年都要确认粮油应急加工、供应点,其中6家骨干粮油加工企业为应急保供加工点,20家“五放心粮店”为应急保供销售点,为及时、灵活应对突发事件打下坚实基础。
  二、疫情后留下的思考
  尽管我们从容应对了这次突发疫情的袭击,但是,粮食安全这根弦不能放松,我们还有一些短板需要弥补,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如果粮食安全出了纰漏,一切都将地动山摇,后果难以想象,届时谁也救不了我们,谁也不可能救我们,只有依靠自己救自己。不久前,中央提出“六保”新任务中,“保粮食能源安全”位列其中,这也是粮食安全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体现,对此,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不落空、高质量,我们必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一)有资金更要有粮食
  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端牢中国人的饭碗,不断提高防范化解粮食领域重大风险的能力。这次疫情发生后,国际粮食发生波动,充分证明了少数人“有钱吃遍天下粮”的想法很天真,这种意识和理念不能有市场,否则一旦在国际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如果粮食不能自给自足,即使手中的资金再多,也换不回亟需的粮食,必将受制于人,陷入被动局面,尤其是极有可能被敌对势力利用。因此,我们在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要居安思危,从战略角度把粮食看得深一点、远一点、重要一点,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要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制度,严格按照安全规定、标准和要求,保证基本粮食产品的储备数量,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要建立健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各级储备能力和调运能力;要始终重视粮食种植能力,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17.5亿亩粮食播种面积,8亿亩稻谷、小麦口粮播种面积,到2022年建成10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的目标任务必须完成。只有粮食安全保障有力,发展大局就有了坚实基础,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就更有底气。
  (二)有粮更要有中国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我国有14亿人要吃饭,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随着近几年我国粮食出现结构性、阶段性供过于求,“国家粮食安全已经过关”的思想开始在一些地方有所抬头,“国家不需要那么多的粮食”的想法在一些人的脑海里开始涌动,一些地方只看眼前,不顾长远,出现了放松粮食工作的倾向。这次疫情给那些粮食最脆弱国家造成了诸多麻烦,这些教训值得我们深思。此前,我国大豆市场就经历了供需失衡后,逐步被国外粮食贸易商控制的教训,这些年,我国大豆自给率只有15%左右,需要我们引以为戒,及时补好大豆生产这个短板,让“以我为主、立足国内”落到实处。
  (三)有粮更要有高质量
  当前我国粮食领域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粮食结构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玉米、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小麦优质品种供给不足,大豆产需存在较大缺口。随着全社会营养健康意识的提高,尤其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既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成为时尚和潮流,乃至成为必然趋势和要求,高质量的粮食需求量也将呈刚性增长趋势,优质粮供给不足的问题也会更加凸显。对此,我们要更加重视粮食质量,这里的质量不仅包括粮食的品质,更要注重粮食的优质品种,积极满足人民对好粮油的不断追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围绕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动粮食供求平衡水平跃升,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项目,不断提高粮油优质品率水平;做强粮食产业链、打响粮食品牌,在保数量供给的同时,推动粮食供给侧改革,从而推动粮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更好保障粮食安全;努力提高粮食种植水平,挖掘粮食生产潜力,目前尽管我国粮食单产不断刷新纪录,但是放眼世界,水平还不是很高,其中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单产分别只有世界先进水平的63%、65%、54%和52%;围绕“从田间到餐桌”各环节,统筹谋划、补齐短板、系统推进好粮油计划,从而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四)有粮更要有预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21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在地震、雨雪冰冻、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时保障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我们应在强化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流通能力的同时,增强忧患意识,着眼长远,着力构建运转高效的粮食风险预警响应机制,织密安全网,建立“各司其职、快速应对”的风险预警体系,不断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才能确保粮食安全。对于可能的风险,应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识别,分析、衡量其风险状况,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同时做好各种应急演练,使预警体系更加高效;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应当快速作出反应,出台科学、有效、具体的风险预警行动方案,化被动为主动,将损失降到最低。平时,要不断完善我们的粮油统计信息系统,提升统计上报水平,要像卫生系统上报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那样精准,一旦发现苗头性的突发情况,党和国家可以立即获得第一手资料,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准备启动应急预案。这次疫情的发生,还警示我们在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储藏运输设施和条件建设上,既要有能力保障粮食多元化供给,更要有相应的应急调控和调运机制,满足市场供给,规避市场波动,稳定粮价,稳定市场,稳定预期。要切实提高疫情应对能力,提升粮食流通设施现代化水平,解决物流成本高、信息化滞后、流通效率低等问题,确保粮达天下,保障粮食安全无恙。这次疫情期间,一些地方遇到了采购“无处”、捐赠“无门”、通关“无路”、配送“无序”等现象,不少粮食物资无法第一时间运到亟需的地方,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应急体系,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常态化、制度化,建立稳定常态化的具有权威性的应对协调体制机制,保证重大疫情发生时能够快速决策、快速解决粮食应急保供。

国粮智谷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4544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