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刘从新(粮油市场报特约分析师) 关内产区大豆价格冲高回落,东北产区贸易主体“兴致”不减,而终端市场对南北大豆产区现行价格难以接受,80%以上的经营商去库存意愿大于补库存意愿,未来南北豆区流通将陷入僵局。 上周,关内各地大豆收购和流通量同步减少,价格冲高的区域明显回调,许多赌市劣变豆源更是“领先”跌势。预计本周将迎来连续多日的大范围降水过程,或中断关内各豆区的收购,下行趋势将受到一定抑制。 东北产区贸易主体“兴致”不减,大豆期货价格继续震荡上行,最高时翻过5370元/吨,对现货行情提振效应较强;趋向平稳的收购秩序,随着部分企业“跟风”收购,许多贸易商囤豆粮源继续惜售,大部分商户收购资金开始断裂,却不愿松动市场报价。期货炒作带动现货,农户待价惜售,贸易商对后市看涨信心增强。 大豆期现货持续上行,构造了“上涨不言顶”的大趋势。市场主体在价格上涨期间看跌等于错失良机,而在跌势显现时再去看涨就是螳臂当车。因此,当前的东北豆市无法用“理性和非理性”去评价,当情绪释放得淋漓尽致时,才能体现出回归理性的思考。 目前,终端市场对南北大豆产区现行价格难以继续被动接受,80%以上的经营商去库存意愿大于补库存意愿;大型蛋白企业和豆制品加工企业进入亏损边缘,多根据产能情况循环补库。未来一段时间,南北豆区流通均将陷入僵持阶段,同时,期货市场的“热钱”有可能在现货流通受阻、行情炒高后大批离场,建议持有较多豆源的现货经营主体“紧盯”期货市场变化,适量释放豆源、择机调整库存。 关内产区: 价格冲高回调,流通数量锐减 关内各产区大豆流通陆续减量,经历价格持续上涨后,大部分囤积商认为自己持有的豆源利润空间明显大于预期,对价格略有松动意向,特别是之前高水分入仓的豆源明显有劣变现象,市场报价大幅低于现收豆价格,以致市场“少进慢补”周期拉长,从而形成僵持局面。本周,关内大豆产区将有连续降水过程,收购将受到明显影响。降雨过后将步入严寒的冬季,各地豆市将随着时令变化进入涨跌两难境地。 江苏南通、盐城、东台、大丰、泰州、扬州、淮安等地“大乳白”“翠扇”“黑脐王”“杂花豆”均出现60~100元/吨的下调,主流装车价分别为6800~6900元/吨、6560~6600元/吨、6500~6600元/吨、6400~6500元/吨,各区域收购量下降而出货明显清淡;北部的徐州市贾汪区、睢宁、沛县收购量也明显下降,“杂花豆”报价为6100~6200元/吨,比之前略有松动。 山东济宁是“杂花豆”中价格最高的区域,而鱼台则是周边行情的“风向标”,报价最高时一度冲至6200~6300元/吨。由于当地出现掺混外地豆源现象,商户之间报价差异明显,限制了高价的延续,上周末价格已调整至6100~6200元/吨,但依然出货寥寥;其他区域受其影响,价格均相应下调,主流装车报价为6080~6120元/吨。 河南许昌、周口、漯河、永城等产区囤积豆源因劣变程度不同,装车价比较混乱,大致在5600~5800元/吨之间,而优质豆现货价格在5900~6040元/吨之间。毗邻的安徽太和装车报价5940~6000元/吨,亳州涡阳5960~6040元/吨,因囤货混掺现象明显,出货受到影响。淮北地区大豆主流装车报价在6000~6060元/吨之间,出货量也陆续下降。宿州市埇桥、灵壁、泗县主流装车报价为5940~6040元/吨。 由于关内各地将出现近10天的阴雨天气,大豆收购中断有利于抑制其行情大幅下行,但市场补库缓慢,难以令行情“遇雨即涨”;市场经营商不必有过多的看跌心理,中小型商户宜循环补库,以防冬季极端天气带来价格上涨。 东北产区: 期货上涨拉动,现货囤积赌市 东北产区大豆现货价格始终受期货行情引领。现货欲稳,期货便大幅上涨。这种涨势已让持有现货的贸易商不敢相信,许多贸易商资金已经用尽,仓里豆源三五千吨的比比皆是,上万吨的大户也不在少数,还有许多“跨行业”囤豆现象,豆农惜售也符合常理。 上周,大豆现货市场有趋稳迹象,而期货远月合约大幅上涨,最高时曾冲过5370元/吨,让不少人为之惊叹,不过冲击5400元/吨受阻,周五晚间收于5342元/吨。此时,现货市场商品豆主流装车报价仅5100~5200元/吨,期货如此强劲,现货收购价大幅提振,各地毛粮收购价冲高到5000~5100元/吨。海伦、绥化出现较多跨地区抢购,毛粮收购价高达5160~5200元/吨。上周末,各地蛋白含量在39.5%~40%的普通商品豆装车报价为5240~5300元/吨,优质类和分离的大粒型商品豆最高装车价已达5360~5400元/吨。产区大豆现货价格再次上涨,终端市场反应平淡,有少量需要补库的商户也多处询价,寻求质价合理的供应商。 产区收储企业一次又一次更新着收购公示,但收购没有私营业主灵活,价格多在5160~5240元/吨之间,表现“门庭冷落”。之前入市的蛋白企业采购了批量豆源后对现行价格难以适应,离市主体陆续增多,目前,活跃度最高的是期货交割库收购,其价格变化较快。 本周起,东北产区大豆行情依然会稳中偏强,但真正的需求端采购步伐将明显放缓,豆源外流减少,产地内互相转移现象增多,这种“内循环”主要是部分商户为了减缓资金压力,让收购网点持续运转的操作方式。预计下周产区豆价不会出现大的变动,需求将大幅下降,大的期货仓单在获得丰厚收益后离市,留给现货市场的则是有价无市的僵局。 销区市场: 去库心理增强,观望氛围渐浓 终端市场持续被动接受产区价格上涨,尚在运输途中的豆源和已经入仓的豆源,加上作坊和企业的待转化库存,足够1个多月的销售,之后才能进入新一轮补库周期。南北产区大豆现行价格与经营商现在的销售价格形成倒挂,部分中小商户受限于资金和仓容压力,将随行就市,少进慢补,但明显“拉”不动产区行情。 面对南北产区大豆价格上涨,许多大型豆制品加工企业感到束手无策。之前大的供货商不愿签订远月订单,而且由以往的垫资改为装车付款,让企业压力增大。在高昂的原料涨价潮中,许多油炸类和腐竹类豆制品小型加工作坊只有减量生产。 关内产区的僵持局面已经出现,而东北产区市场虽明显减量采购,但受期货行情大幅上行助推,价格难以企稳。估计形成高点后,11月下旬会有大批资金择机离市的可能。 受国产豆价格高企的影响,国内部分压榨企业因压榨利润赶不上卖原料丰厚,进口豆“外溢”进入食品市场日益增多,筛选后的乌拉圭、阿根廷、美湾转基因大豆装车价高达5160~5260元/吨,竟成“抢手货”。从远月国内进口到港船期观察,2021年1月后进口豆价陆续下行,2月份部分进口豆分销价有望回归4400元/吨。近期国内进入去库存阶段,其周期需拉长到年末,新年度初经历一个新的补库过程,进口豆进入食品市场数量增加的概率较大。 国际疫情依然严峻,境外输入型病例持续,未来疫情仍有较多不确定性,给豆市行情带来许多未知数。因此,销区市场和产区经营主体在关注利好因素的同时,也要对利空有一定的防范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