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组织振兴   王伟进、陆杰华:构建现代社会治理新格局须抓重点
返回列表
查看: 819|回复: 0
收起左侧

[治理策略] 王伟进、陆杰华:构建现代社会治理新格局须抓重点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676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19-6-20 09: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王伟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陆杰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注重制度建设,就要加强重点领域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更加重视社会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公众文明素质提升等基础性政策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加强和创新新时代社会治理,构建现代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有保障,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全面构建现代社会治理新格局面临的新形势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团结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与此同时,针对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特点,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在社会领域先后经历了社会重组、计划管理、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的重大思路变革。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一方面致力于把人民组织起来、动员起来,让大家投入到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中来,一方面系统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主张和方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一手抓民主,一手抓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十分重视社会稳定大局的维护。党的十五大正式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政策创制,突出社会建设,逐步建立起了社会管理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不断创新,致力于让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社会治理的理念不断从顶层制度设计走向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国社会治理体系更趋完善,社会治理形势发生根本好转,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命案发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但也需清醒认识到,中国社会治理还面临诸多挑战,存在明显短板。一方面,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收入和财富两极分化,社会保障收支失衡压力增大,食品药品类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经济风险向社会领域的传导性增强,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安居乐业的诉求越来越多,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基层自治能力不高,有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政府治理能力亟待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艰巨。
  全面构建现代社会治理格局须主抓重点环节
  针对存在的挑战与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部署,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将“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确立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六大战略目标之一,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总要求。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着眼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优化了党和国家的机构设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社会治理方面的新理念新部署。
  全面构建现代社会治理新格局要抓重点环节,破解社会治理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要靠制度。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法治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注重制度建设,就要加强重点领域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更加重视社会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公众文明素质提升等基础性政策保障,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建立现代社会治理格局须主抓重点任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制框架指引下,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工作须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任务。
  一是坚持党对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全面提升政府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能力和水平。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发挥党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要统筹以社会秩序与社会活力为目标的社会治理考核激励机制,落实社会治理领导责任,更好履行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职责。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打造服务型政府,寓治理于服务,以服务促治理。要推动互联网和现代大数据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融合,全面提高政府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效率,提升社会治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要坚持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引导人人尽责、人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保障和鼓励社会力量和公众广泛参加社会治理,充分激发和释放全社会的治理活力。要加强社会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法律咨询服务人员、应急管理人员等社会治理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提升社会治理专业化、社会化、法治化水平。
  二是重温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优良传统,更加重视社会矛盾预防和疏导工作。人民内部矛盾属是非问题,行政命令的方法、强制的方法、压服的方法,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有害。而且,这一点被事实反复验证,我们要回到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日渐凸显,要更加重视社会矛盾的预防和群众心态的疏导工作,从制度、机制、政策、工作上全方位推进谋划,防患于未然。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和应急干预体系建设,重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服务,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主动前移关口,继续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切实保障人民合法经济和社会权利。要主动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社会矛盾预警预判和综合应对系统,依法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和调解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三是回应社会对重大公共安全的关切,全面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安居乐业是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工作的基本期盼,平安中国建设事关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安全。要牢记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理念,心系百姓的重大安全关切,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保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重点,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更高水平保障人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同时也要充分尊重与保护人民的人格权。加强日常防范,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形势分析制度,经常评估、预判、发现和清除隐患。依托现代信息化手段和平台,夯实人防、物防、技防网络,注重实现人员素质、设施保障、技术应用的整体协调,全面完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和治理体系,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重点违法犯罪活动。尽快完善国家应急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响应。
  四是激发社区自治和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活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要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人财物和权责利对称下沉到基层。要高度关注基层政权组织、经济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发展变化的特点及其规律性,加强指导和管理,总结地方政社互动、三社联动、多元共治等创新经验,厘清基层政府、自治组织、社会组织间的关系,使各类基层组织按需设置、按职履责、有人办事、有章理事。要进一步加快实施政社分开,克服社会组织行政化倾向,出台社会组织基本法规,依法加强监管、推动自律、保障权益、引导创新。加强制度化扶持力度,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依法提供和管理,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的机制和渠道,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活力。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1 | 帖子:300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