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保障我 国粮食安全提出的战略性措施。解决好种子问题就是“藏粮于技”的重要手段,解决好耕地问题就是“藏粮于地”的重要措施。中央今年抓住种子和耕地“牛鼻子”,找出突破口,最终目的就是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并且落地。 要抓住种子和耕地“牛鼻子”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出的战略性措施。姜文来认为,此处的“粮”,并非真正意义上生产出来的粮食,而是粮食生产能力。生产的粮食需要储存,需要设备、需要成本,同时面临着损失、鼠害、变质等风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就是要保持耕地和技术粮食生产能力,以备不时之需。 在姜文来看来,解决好种子问题就是“藏粮于技”的重要手段。种子被称为农业发展的“芯片”,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种子在主要农产品增产方面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增产靠单产的增加,其重要贡献就是农业技术的提升,其中种子功不可没。 姜文来说,未来种子在农业增产提质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种子的主动权并没有牢牢地掌握在我们手中,特别是蔬菜、花卉、牛羊猪等畜禽良种更是受制于人,这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风险。如果国外发生技术封锁或者收取高额的费用,农业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就是要掌握种子的主动权,就是“藏粮于技”的重要体现。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是孤立的,二者是一个整体,是从技术和耕地两个层面保障综合生产能力。”姜文来表示,中央今年抓住种子和耕地“牛鼻子”,找出突破口,最终目的就是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并且落地。 谁触碰耕地红线谁就要受惩罚 针对目前我国一些农地不种粮、大量耕地被非农占用,不少种粮耕地转种经济作物这些现象,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 姜文来表示,解决好耕地问题就是“藏粮于地”的重要措施。耕地是生产主要农产品的载体,没有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耕地难以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划定了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这个底线不能突破,否则会对粮食安全产生不同程度的威胁。 姜文来认为,守牢18亿亩耕地红线,关键在于两点:第一是保障耕地数量,第二是保障耕地质量。严格控制耕地占用量,如果非要占用,要严格地执行占补平衡,要保证新补的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不降低,这需要采取更严格的保护措施,将18亿亩耕地红线作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同时,还要采取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如修复质量降低的耕地、进行适当的土地整治、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条件的地区采取休耕轮作、强化农田水利工程等。”姜文来建议。(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林春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