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安論壇   40年·见证|从一粒米瞭望粮食安全
返回列表
查看: 422|回复: 0
收起左侧

40年·见证|从一粒米瞭望粮食安全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5-10 12: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管建涛(新华社黑龙江分社副总编辑)

  2021年,《瞭望》迎来40岁生日,我为《瞭望》写稿刚好十年,有幸跟她走过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
  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三农”记者,很多勇气来自《瞭望》新闻周刊,是她让我从一粒米的生产、存储、加工、运输、使用中瞭望中国粮食安全。
  把脉“转圈粮”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无论什么时候,14亿中国人的饭碗,都是社会广泛关注的。正因此,粮食领域出现的问题尤其让人深恶痛绝,“转圈粮”就是其中之一。它危害巨大,扰乱粮食市场秩序,增加财政负担,还可能加速粮食陈化。
  之前也常听说“转圈粮”,但一直没有专门写过报道。2015年5月,一些地方又曝出“转圈粮”问题,《瞭望》的编辑联系我,希望能剖析一下屡禁不止的“转圈粮”问题。
  说实话,当时就是抱着一个完成任务的态度答应下来,并未想着稿子能怎么样。接下来,就利用自己平时对粮食领域采访的积累,找一些粮食行业主管部门、基层粮食干部、粮食经纪人、种粮大户、粮食专家等,谈现象、挖隐患、找原因、提建议,黑龙江本省的、东北其他两省的、北京的,现场采访,电话沟通,几乎把能调动的资源都调动了起来。经过多方采访和系统分析,这篇报道提出,“以陈顶新”的“转圈粮”事件频现粮食主产区,病在相关“运动员”“裁判员”一肩挑。只要储备粮监管中没有摆脱中储粮“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以陈顶新”的“转圈粮”事件就不会停歇。很快,题为《“转圈粮”频现病根直指中储粮》的报道就在《瞭望》2015年第19期刊发了。
  在编辑精心修改润色下,稿子的标题充满战斗力,导语干净、利落,且辣味十足。稿子一刊发就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既有数百家网站的高转载率,又有相关行业部门的认可,传播效果非常好。
  稿件刊发一个多月后的一天,编辑联系我,说要把这篇稿子推荐参评新华社社级好稿,那时自己也没敢奢求。没想到《瞭望》竟然给我“送”来首个独立采写的新华社社级好稿。很惭愧,到目前为止,这篇报道也是唯一一个我独立采写的新华社社级好稿。
  探路“改革粮”
  在我的记者生涯中,真正持续关注报道一类全国重大改革的,就是在《瞭望》跟踪报道我国粮食市场化改革。
  早在2014年,当时还是国内外大豆价格严重倒挂的背景下,我国就取消东北大豆临时收储政策,试点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
  试点后,大豆目标价格改革效果如何?我与分社同事王建合作在《瞭望》刊发《大豆“价补分离”得失观察》,进行了详细剖析。通过“价补分离”,降低国产大豆价格的目标基本实现,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农产品一头连着企业经营、群众餐桌,另一头连着农民腰包。也因此,在粮食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我尤其关注农民在改革中收益变化情况,《瞭望》提供了为民发声的平台。
  按照当时政策要求,大豆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当市场价低于目标价时,根据价差和种植面积给予种豆农民补贴。但我到“中国大豆之乡”——黑龙江省海伦市采访时发现,企业监测到的市场价,实际是“到库价”,包括了运费和粮食经纪人赚取的利润,高于农民实际卖豆的“地头价”。农民可能因此每亩少拿二三十元补贴。我在报道中及时反映了这些情况,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继大豆之后,2016年东北玉米临时收储制度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形式。我把目光转到玉米市场化改革上,我同分社同事杨喆在调查中发现,玉米降价、加工回暖、进口减少,玉米市场流通更顺畅,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成效初现,但改革中已经暴露多重矛盾与风险。我们将调研采访的成果以《玉米收储改革开局观察》为题写成稿件,刊发在《瞭望》2017年第5期。
11.jpg
  采访中还发现,粮食购销中高产量、高进口量和高库存量的“老三高”压力明显趋缓,但贸易量加大带来的高效运力需求、流通加快带来的企业高额资金需求、供给侧改革背后的高品质粮食需求,这“新三高”挑战凸显,逐渐回归市场的粮食购销又遭遇“幸福的烦恼”,我也乐于此间建言献策,通过这些报道,为粮食市场化改革不断探路。
  问道“中国粮”
  正是基于对粮食市场化改革的跟踪观察,让我敢于大胆地做出一些新判断。比如,随着棉花、大豆和玉米接连取消“托市”,市场消化能力有限、农民存粮能力不足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现。在“政策市”到“市场化收购”的演变过程中,我和同事采写了《粮食流通迎来“阵痛期”》,刊发在《瞭望》2016年第40-41期。
  在对上百个农民、村庄、企业的走访过程中,对粮食市场化改革的认识也逐渐深刻。在不断增强“四力”的过程中,我有机会通过《瞭望》来问道“中国粮”。
  粮食储备,“天下之大命”。国家粮食储备体系曾面临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资源“红灯”和补贴“黄线”双重约束。发现这些丰收背后的储粮隐忧,写成了《国家粮储面临丰收挑战》的报道,刊发在《瞭望》2015年第42期。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由此,对粮食生产趋势的研判也尤为重要。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迎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十连增”,在《瞭望》刊发的《“十连增”后如何续写丰收?》(详见2013年第50期),进一步梳理了粮食持续稳产高产的瓶颈。
  如今,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十七连丰”,背后的隐忧逐步祛除,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克服各种风险挑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新华社很多报刊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统筹全国各地的分社记者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深入调研,这样的调研点面结合,照顾到不同地域特点,容易梳理共性问题,《瞭望》编辑部就常用这样的方式。刚入社不久,我就跟着新华社几位知名的“三农”记者调研采访,在《瞭望》接连刊发《三次国内外粮价波动的启示》《盯紧粮价“资本冲击”》。从这里能瞭望中国,但《瞭望》的视野,不仅在国内。
  从2011年在《瞭望》刊发的第一篇稿子算起,与《瞭望》结缘已经10年了。这10年间,在《瞭望》发稿55篇,绝大多数都与农、与粮有关。
  如今,进入不惑之年的《瞭望》迎来改革大考,一面继续保持固有的持重和深邃,一面增添更多的靓丽和希望。
  相对《瞭望》,我既是作者,也是读者。有机会阅读《瞭望》,书写《瞭望》,更有幸在这里成为一名瞭望者。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5019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