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央行官网发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提及货币政策、贷款增速、人民币汇率、接管包商银行等诸多方面。
《报告》发布的这一时点,正值人民币汇率“破7”,全球20余家央行接连打出降息牌以及国内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集中暴露的时期。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央行在半年报中,多次提到保持定力。其中,在总结二季度工作时提到“保持定力,有效应对国内外不确定因素影响”,对于当前经济形势,强调“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做好充分准备,认真办好自己的事。”
关键词1货币政策
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
《报告》称,2019年上半年,在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央行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6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2.0%,比上年末低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
外部环境的变化之一,是今年全球“降息潮”。近三个月来,泰国、印度、新西兰等超过20个国家的央行推出降息举措。其中,美联储8月1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2.25%,这是美国自2008年12月16日后首次降息。
中国央行是否会跟进降息备受关注。对此,央行表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这一定调与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央行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保持一致。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与前几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有所不同。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涵分析称,去年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中,强调的是“强化逆周期调节”,今年一季度强调的是“及时预调微调”,而此次的表态强调了“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重点再次回到逆周期调节上。整体上来看,可能会通过一些货币政策工具来对冲国内经济压力。
《报告》专栏中,还提到针对全球经济在中长期内保持中低速增长的可能性,要坚持以我为主,适当兼顾国际因素,在多目标中把握好综合平衡适当兼顾国际因素,在多目标中把握好综合平衡,保持定力,做好中长跑的打算。华尔街见闻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这意味着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未出现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不会简单跟随外围央行转向货币宽松(“短跑”),而是要考虑到全球经济中低速增长的长期性,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预留政策空间(“中长跑”)。
而在银根不松动的情况下,央行上半年已为小微企业连发了多个红包。其中,《报告》提到,央行构建“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政策新框架,扩大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支持范围。
关键词2汇率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半年近半交易日升值
8月5日,在岸人民币汇率、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双“破7”,引发市场热议。
《报告》也提到,8月以来,受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等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突破了7元,反映了外汇供求和国际汇市的波动。
对此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均理性、客观看待,市场预期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从上半年来看,《报告》称,2019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有贬有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为6.6850元,最低为6.8994元,118个交易日中53个交易日升值、64个交易日贬值、1个交易日持平,最大单日升值幅度为0.70%(469点),最大单日贬值幅度为0.61%(414点)。
央行表示,下一步将稳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必要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为基于实需原则的进出口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管理服务。
事实上,在人民币汇率“破7”后,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已连续发声,表示对人民币充满信心。此外,今年2月、5月、6月,央行三次在港发行央行票据。
8月6日,央行宣布将于8月14日在港再发行300亿央票。《报告》也提到,建立在香港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常态机制,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
这是央行首次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这一机制。业内人士分析称,央行在离岸市场发行央票,可以回收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提高卖出人民币的成本,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
值得一提的是,8月6日,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中国年度第四条款磋商报告称,尽管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但中国外汇储备充足,没有迹象表明中国实施了大规模外汇干预。
关键词3金融风险处置
包商银行业务正常,将推动市场化改革重组
谈及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时,《报告》提到5月下旬接管包商银行一事。《报告》称,接管以来,包商银行业务经营正常,各地网点秩序井然,未发生网点挤兑和群体性事件;包商银行存量同业存单置换顺利完成,同业业务逐步恢复正常,按照“新老划断”的思路,接管后的包商银行成功发行6期同业存单;大额债权收购工作顺利完成,最大限度保障了最广大储户合法权益,平稳实现了严肃市场纪律、防范道德风险的政策目标;资金流出小于预期,舆情反映总体平稳,包商银行接管托管的第一阶段工作告一段落。央行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稳妥有序做好包商银行接管工作,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推动包商银行市场化改革重组。
考虑到包商银行被接管后市场情绪有所波动,加之临近半年末市场预防性流动性需求有所增加,从5月下旬开始央行适当加大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力度,并从6月中旬开始先后启动28天期逆回购操作和14天期逆回购操作,满足市场跨半年末流动性需求,平抑市场短期波动,为包括中小银行和非银机构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平稳度过半年末时点提供了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央行表示,下一阶段将把握好处置风险的节奏和力度,及时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坚决阻断风险传染和扩散,健全宏观审慎管理,与金融微观审慎监管、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形成合力,促进金融市场体系健康稳定运行。
“争取到2020年,金融结构适应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明显增强,金融工作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硬约束制度建设全面加强,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央行称。
邓海清分析称,这意味着既要避免市场恐慌带来的“一刀切”式的非理性收缩,也要让各类金融机构减少对同业业务的过度依赖,不能再走同业过度扩张和忽视风险管理的老路,做好自身流动性管理工作。
对于同业过度扩张和忽视风险管理的老路,邓海清解释称,2014-2016年所有金融机构全面加杠杆,主动负债导致“资产荒”,依赖货币市场资金进行同业空转和债券投资,市场一致性“加杠杆、加久期、降资质”,忽视投资的风险,而只追求收益。
邓海清提醒,近期债市对货币宽松加码的预期十分强烈,加杠杆、加久期的行为较为普遍,如果后续流动性出现波动,这些过度激进的投资行为将面临巨大的流动性风险。(来源: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