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李宗光:供给侧改革的重心调整应该与时俱进
返回列表
查看: 406|回复: 0
收起左侧

李宗光:供给侧改革的重心调整应该与时俱进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7-8 10: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李宗光(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

  年初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一度出现上涨,其幅度和力度不弱于2009年刺激期间。这波上涨背后有多种因素驱动,原因复杂。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经济产能过剩状况实质性改善,供求平衡接近临界点,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价格信号表明,我国去产能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胜利。新形势下,我们应适时调整供给侧改革的重心,从去产能转向结构性改革,释放供给弹性,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去产能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胜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早是在2015年底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提出来的。当时,我国上游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十分严重,通货紧缩压力巨大,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刻。如何解决面临两种选择,是按传统方法,进一步刺激需求消化过剩产能,还是通过供给侧去产能,来实现供求平衡?中央毅然选择了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通过“三去一降一补”组合拳,化解当时经济困境。
  过去数年,去产能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心和抓手。工业主管部门确定了在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玻璃等几大产能过剩重点行业,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给出每年压缩产能的具体任务和指标。过去数年,我国钢铁行业压缩产能累计达到1.5亿吨,煤炭行业退出落后产能超过10亿吨,电解铝落后产能淘汰近500万吨,超额完成“十三五”任务。经过数年努力,绝大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过剩”状况得到实质性改善,煤炭行业产能利用率接近100%(图1),电解铝行业产能利用率从2016年1月份最低时77.8%,上升到当前的94%(图2)。
  图1:我国煤炭行业产能利用率测算
11.jpg
  数据来源:发改委,统计局,申万宏源煤炭行业组



                         图2:我国电解铝产能利用率
22.jpg
  应重视这波价格上涨背后释放的信号,我国产能过剩状况已得到实质性缓解。尽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与海外供应链断裂和美国持续不断的财政刺激等短期因素密不可分,但就此断言完全是外部输入性的,可谓不实事求是。实际上,我国消费了全球近40%的大宗商品,是美国消费量的3倍,其中煤炭、钢铁、铜、电解铝等大宗商品生产和消费均超过全球的一半。如果我国产能过剩严重状况得不到缓解,仅凭海外供应链断裂,或者美国刺激因素,大宗商品市场很难出现如此级别的上涨。相反,正是由于国内上游产能过剩状况得到实质性缓解,供求状况接近平衡的临界点,外部微小的供应或需求冲击会被充分放大,造成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的局面。
  新形势下,供给侧改革的重心应适时调整
  去产能工作应由之前的“一刀切”,转向分类施策,部分供应偏紧的行业,应积极释放供给弹性。在上游行业产能过剩得到实质缓解、去产能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大背景下,去产能的力度、节奏应该适时调整。如不及时调整,强大的执行能力和政策惯性很可能导致部分行业去产能力度过大,加剧部分行业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的状况。因此,去产能工作应该更加精细化,更具有前瞻性,根据不同行业的供需格局的具体状况,制定差异化的政策。部分产能过剩仍很严重的行业,应保持当前的去产能节奏;但对于部分供求平衡甚至供不应求的行业,比如煤炭和电解铝等行业,应该未雨绸缪,适时、动态调整力度甚至方向,提高供给弹性,从而抑制价格持续上涨,确保整个经济健康运行。
  此外,环境保护、碳中和等已成为地方政府考核目标,警惕其力度过猛,加剧供给刚性。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制定了“30/60”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这些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核心考核指标,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日常实践中,降低污染排放,首要的就是限制上游行业的开工,甚至关停高污染的产能。这会直接或间接地限制产能释放,在供求平衡或供不应求情景下,加剧供给刚性。如果力度拿捏不当,则有可能引发价格非理性上涨。因此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应坚持系统思维,避免搞环保“一刀切”和“压倒一切”,以免因力度和节奏拿捏不好,助推大宗商品价格非理性上涨。
  图3:供求平衡下,供给刚性容易导致价格暴涨
33.jpg
  在去产能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情况下,应该集中精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取得重大胜利,意味着在总量层面威胁我国经济健康的“通货紧缩”风险大幅缓解。接下来应该集中精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啃下硬骨头,确保经济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众多硬骨头中,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和房地产改革最为迫在眉睫。国有企业软约束无法按照市场机制出清,导致大量金融资源流向部分低效率的国有企业(和地方公共平台),产生一些“僵尸企业”,造成资源配置扭曲,并使杠杆率走向失控。房地产问题背后涉及地方财政、城市建设和金融安全问题,已严重绑架宏观政策,抑制潜在增速。这两大“灰犀牛”,靠修修补补或者短期调控已无法解决。越拖到最后,解决的难度越大,应抓住稍纵即逝的窗口期,及早下决心拿出科学、可持续的改革方案,释放增长潜力,将我国经济的“稳态”水平推升至更高位置,平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来源:第一财经)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