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章馨予 朱海洋(中国农网记者)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今后,谁来种地?这是全国各地都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
地处浙江中部的金华市,三年前,曾根据农民培训参训样本做过一项分析:45岁以下的农业从业主体仅占30%,许多大户年龄超60岁,多为初中以下学历,加之规模化水平较低,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大短板。
今年,金华市农业农村局就该样本再次进行了统计调研,发现教室中多了不少年轻人的身影。
据了解,过去三年中,该市畅通技术、智力、管理下乡通道,从贷款扶持、经营环境、后续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同时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新生力量投身乡村。截至去年底,45岁以下的农业从业主体占比提高到了34%。
在金华市农业农村局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张少源看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4%的提高幅度,来之不易。这些新生代的农创客,有文化、见识广、善经营、懂管理,对时下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往往具有更强的领悟能力和落地能力,他们的加入如同一粒粒种子,具有独特的价值。
政策:“大礼包”定制
初夏时节,金华市婺城区竹马乡青梅里村的60亩枣园里,3000棵枣树郁郁葱葱,主人虞浩强正忙着除草施肥。虞浩强是名90后,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三年前刚实习时,便创办公司,一边养鸭,一边种枣,探索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
都说创业初期不容易,但让虞浩强感到欣慰的是,2019年,针对在校大学生和高校毕业生创业,金华出台了专项补贴政策。因符合标准,他连续三年获得补助,恰好用于日常生产经营和农资购买,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不少经营压力。
据了解,为鼓励青年从事现代农业,近几年,金华专门为其量身定制了不少政策。除了创业有补贴,大学生到农企就业,同样有补助。另外,若被评为“十佳农创客”,或是在各级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的,都有数额不等的奖励。
当然,奖励只是一种引导,关键是大学生进入农业领域以后,如何留得住、干得好?对此,金华除了制定政策,还搭建各种各样的平台,让青年创客有用武之地。从2019年开始打造的农业“标准地”改革先行区,便是其中之一。
在婺城区塔石乡银岭村的百亩百合项目基地,郁郁葱葱的百合苗已长出花苞。两年前,吴健流转下100亩“标准地”,开展百合良种繁殖、百合鲜切花、食用百合生产与销售,还通过“农户+公司”联合分成的模式,由公司提供种球和技术,农户负责管理和采收,公司则按市场价收购,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
“农业‘标准地’改革对我们而言就是一场及时雨。”吴健说,得益于此,项目享受“拎包入驻”便利,不但落地就可建设,还省去了前期与农户点对点签订协议的麻烦,更解决了传统方式下土地流转关系不稳定、不敢大投入,进而影响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
此外,金华还配套出台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保险等政策,加速“机器换人”。去年,39岁的项松安创办了浙江东田科技有限公司,拿到了每台2万元的购机补贴,以及每亩5元的飞防补贴,总共19万元。创业首年便站稳脚跟,这让项松安信心十足。
培训:全方位赋能
众所周知,农业除了种植养殖,还涉及后端的加工、营销、传播等各个方面。因此,金华决定全方位培育顺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农人,从培训入手,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开设从农产品种植、水产养殖、农机操作,到农村电商、农产品销售、农家乐经营,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各类培训班。同时,以会代训,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农交会、农博会等展会,借此推介产品、打造品牌,并提升市场意识。
“取土的田块要选好,代表性要强,不要取根下的土,深度和量要根据树冠大小确定。”每年桃花绽放之际,金义新区源东乡东叶村的这片桃林就成了桃农专业培训的实践课堂。来自金华市农业农村局土肥站的多位专家会不定期来到这里,现场讲解土壤检测分析、取土送样、高枝嫁接技术等知识。
田间地头搞培训,在金华蔚然成风。目前,全市累计认定省级农民田间学校39个、省级农业教育实训基地6个。平均每年受训的农创客、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等群体,就有1.5万人。他们把新技术、新理念带到农村、植入农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直播如今已成为一种新风尚,作为初出茅庐的“茶二代”,东阳市木禾茶叶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陈励就尝到了甜头。“之前没啥经验,只是拿着手机到处晃荡,通过一次次培训和比赛,我已经能直播带货啦。”现在,陈励准备了两个手机,一个搞直播,另一个截屏抽奖营造气氛,直播一次,有数万人围观。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在金华市还有个农创客导师“帮带制”。由年轻创客结对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导师在旁支个招、帮一把,政府则给予每年3万元的奖励。两年前,章加华就与“粮二代”陈美丽结成师徒。过去,陈美丽想法天马行空,啥都伸一脚,可啥都不突出。没多久,在章加华的帮助和指导下,陈美丽就盯牢加工和销售,如今做得有声有色。
服务:为创客添个“家”
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金华有个重要理念:培训不是万能剂,扶上马后,更要送一程。尤其是创业后期,得搭建起一个平台,让创客有经验可以分享,有郁闷可以排解,有资源可以共享。在这方面,金华创建的农创客联合会就发挥了独特作用。
走进东阳市巍山镇学士宅村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肥壮的群虾在绿油油的秧苗田中自在嬉戏。经东阳市农业农村局对接,农创客陈志坚顺利流转承包下这片土地,并以小龙虾垂钓为载体,打造休闲观光及田园种养文化旅游地。去年,这里成功申报为浙江省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今年验收后获得了15万元项目补助资金。
“在这里,我遇到了和我一样在农创道路上摸索拼搏的年轻人,还有各方面经验丰富、提供指导性意见的前辈专家,大家可以交流经验、相互鼓励、相互取经。”从浙江师范大学市场营销系毕业后,陈思捷怀揣创业梦想,投身佛手销售行业。农创客发展联合会每月的创业沙龙、每季度的小型论坛,以及每年的创业项目比赛给了她更多机会。这些年,陈思捷在交流切磋和实际运营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把佛手卖到了全国各地,日销量最高时达400公斤。
农作物有自然生长周期,许多基地往往要两三年才能有收益,农业前期投资大,后续建设钱从哪儿来?相互交流中,融资也是不少农创客关心的话题。对此,金华农创客发展联合会联合中国农业银行金华分行,从解决客户融资、结算、理财、增值等需求入手,为农创客提供融资、结算汇划、投资理财及价值增值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
“成立联合会后,我们也一直动员各地农创客按照职业农民职称评审要求,申报高级农艺(畜牧、兽医、工程)师,帮助培育示范典型,提高主体发展质量。”金华市农业农村局人教处处长俞悦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市已陆续有15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获得农业高级职称。(来源:农民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