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年来,瑞金市坚持以制度改革为核心,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全市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被列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是全省第二批生态文明示范市和第三批“绿色低碳试点县”。
一、坚持生态优先,夯实绿色发展承重墙。一是高位推进。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出台《瑞金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规则》等一系列制度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监督渠道和操作办法,形成齐抓共管的大生态环境保护格局。二是系统规划。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将土地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等系统规划融合为“一张图”,找准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既坚持应保尽保,将全市35.32%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又遵循合理开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留足用地空间。三是宣传引导。多层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和公众教育,结合“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着力营造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发展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综合防治,织密生态环境防护网。一是纵深推进国土绿化。实施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对全市主要交通要道沿线裸露山体进行美化、复绿,优化沿途风景,完成人工造林14.35万亩,改造低质低效林29.52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5.74%以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二是强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整合生态环境网格员、护林员,定岗定责,形成部门、乡(镇)、村(社区)生态环境治理网格,进一步激活基层保护生态的动力,构筑起生态环境监管联动的工作格局。同时,积极开展生态环境领域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对重点监管企业按照“一企一档”的要求实行建档管理,先后共责令346家企业改正违法行为,立案处罚78件。三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安排专项资金建设126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实现污水处理行政村全覆盖,全市日处理生活污水能力达28195吨/日,是全省首个实现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的县市。
三、坚持绿色导向,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一是发展生态农业。坚决守住耕地数量红线和质量底线,通过合作社出资开荒返耕种粮,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建设高标准农田7.89万亩。同时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大力扶持林下经济,林菌种植渐成规模,年产值高达400余万元,产业质效稳步提升。二是打造生态旅游。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无废化改造两座废弃石灰石矿山,建成了全省首个大型红色实景演艺项目,并成功获评4A级旅游景区。三是建设生态平台。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着力补齐短板,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打造了42个国家、省、赣州市级森林乡镇、森林乡村、乡村森林公园。
四、坚持改革创新,创建生态补偿新模式。一是创新生态文明建设考评机制。在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考评机制过程中,坚持把环境保护纳入考核内容,与中心工作考核设置同等权重,充分考虑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禀赋等因素,将考核目标进行科学合理分解,明确全市重点生态功能乡镇取消GDP考核。二是探索发展特色高效林下经济。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形成以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林产品加工、林业休闲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形态,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得益彰的绿色发展路子。截至目前,全市油茶种植面积达16.86万亩、毛竹林面积达18.5万亩,建成毛竹笋材两用林低质低效改造省级示范基地400亩,林业总产值达到4.12亿元。三是创新废弃物回收机制。大力开展餐饮污染整治,开工建设餐厨垃圾综合处理、畜禽无害化处置、垃圾收集分拣转运、建筑垃圾余土利用等一批无废化综合利用项目,通过采用焚烧发电、尾矿制砂、尾矿制粉等方式对废旧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来源:江西省财政厅办公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