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建设美丽宜居村庄的必然要求,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
当前人居环境整治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产生了一些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一是宣传引导的向心力在何方?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老。也就是说,人一旦养成了一些习惯,尤其是陋习,很难改正过来。当前,我们在宣传上作了大量的工作,其中不乏“点对点”、“面对面”、“曝光”等措施,然而乱扔烟头、随手丢弃垃圾等一些陋习仍旧存在,导致人居环境整治了又出现了反弹,农民的主动性始终不高,对公共区域的爱护习惯也始终没有养成。
二是基础建设的着力点在何方?政府在基础建设上耗费了大量的力气,水、电、路、网……农村的面貌年年在更新,生活在年年向好,农村路面扬尘已很少看到,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建立了基站,即使在山谷也能接收信号拨打电话,然而有些基础建设却出现“一拳打在棉花上”的现象。即在规划的时候,该复杂地形周围还有几十户人家,当建设完成时,只余三两户人家,甚至周围无人居住情况,导致基础建设利用率大幅度下降,改善环境得到的红利也小了很多。然而若是请人口学家、地理学家等对村庄规划顶层设计结束,那么农民实际享受到政策的时间将会晚很多,付出的代价也会大很多。
三是项目建设的吸引力在何方?当前各个村都在争项目,搞建设,想要通过经济发展倒逼环境整治大幅度提升,然而对于人口结构倒锥形的村庄,项目倾斜的可能性不大,即使项目过来了,村里都是中老年人群,只能从事一些低复杂性、倚劳动力的事业,技能型人才始终是缺陷。这就意味着我们在项目建设上更加侧重于种、养等方面,让种、养的附加值提高。如若投入建设,种养带来的经济效益反哺人居环境整治的周期有多长?(来源:冯庄之声头条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