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组织振兴   警惕基层工作中的造词式、复制式等“伪创新”现象
返回列表
查看: 477|回复: 0
收起左侧

[治理策略] 警惕基层工作中的造词式、复制式等“伪创新”现象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235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4-18 08: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创新方式方法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手段。然而,有的地方出现“造词式”创新、“复制式”创新、“亮点式”创新等苗头,片面追求标新立异,忽视实际工作效果和群众需求,增加基层负担,破坏基层政治生态。
  记者采访调研中发现,基层治理中的伪创新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类。
  ——“造词式”创新。
  “爱心妈妈”“阳光计划”“心连心,手牵手”……一名镇党委书记说,这些都是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工作内容大同小异,但改个名字、换个说法,就成了创新做法。每次改名都需要重新组织材料上报,给相关干部平添不少工作量。有基层干部感叹:“伪创新那是真折腾!”
  一名街道办负责人诉苦,落实工作时还要苦思冥想“创新”经验,才能给上级留下印象。前几年常用的“三三工作法”“三四五六机制”等“数数型”总结“烂大街”后,“找第一”成了新方法,“首例”“首创”等表述成了新宠。
  ——“复制式”创新。
  一些乡镇干部反映,随着“河长制”“林长制”流行,有的基层工作创新风向呈现以“长”为荣的趋势:治理马路有“路长”,负责环境有“环长”等。
  记者采访了解到,有的部门想出“某长制”作为“新工作思路”后,便下文到乡镇、村安排人头,一般由乡镇长、村主任等担任负责人。有的“新机制”多一个“长”便多出每月几百到上千元的补贴,却并未将相关机制办法作适配性调整,忽视了本地发展实际,只是简单地复制移植经验。
  ——“亮点式”创新。
  有受访者反映,村里的村史馆建得“高大上”,迎检多次被夸“新颖”,却常年闭门不对老百姓开放;党建展板“琳琅满目”,楼梯、走廊贴得到处都是,内容却华而不实,只顾“上墙”却不入心。
  此类“亮点式”创新片面追求“高大上”,反而加重基层负担和成本。一位基层干部回忆,为创新基层数字治理机制,某政务服务App安装覆盖率曾作为考核指标之一,以突显政务服务智能化程度。不少留守老年人尚不习惯智能手机操作,干部只能辗转联系他们在外务工的子女,既耽误群众精力,也增加基层干部压力。
  摘自半月谈文章《基层工作中为何出现“伪创新”现象?》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1 | 帖子:300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