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位于深圳大鹏新区的华大万物试验基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绿水青山间金黄一片。7月18日,由华大与云南大学共同培育的20亩多年生稻丰收开镰。
据介绍,多年生稻是利用具有地下茎生物学特性的多年生长雄野生稻为父本与一年生栽培水稻为母本进行种间远缘杂交,结合地下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出的创新型水稻品种。
“我们结合了野生稻的多年生长特性和栽培水稻的高产特性,为水稻的绿色生态低碳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华大万物多年生稻首席栽培专家陈齐炼说。
多年生稻具有“一种多收”和“一种两收”生产模式优势。从全国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在南方9省区的试验结果看,现有的多年生稻品种在北纬28°以南的双季稻区可以越冬,实现“一种多收”,种植一次,可连续收获多年。而在北纬28°以北的双季稻区,可以“一种两收”,只需抢收早稻而避免抢种晚稻,缓解了早晚稻“双抢”期间的早晚稻农事时间间隔短和劳动力短缺等生产和社会问题。“以‘一种两收’为例,多年生稻在云南每年2季亩产可达1000多公斤。”陈齐炼说。
除了高产以外,多年生稻能节省很多生产成本。“多年生稻收割后,直接从根上就能冒出新芽、长出新稻,属于营养器官繁殖,也是无性繁殖。这节省了买种、育秧、犁田耙田、栽秧等生产环节,而其他生产环节和一年生水稻大致相同,节省了种子和劳动力投入、降低了劳动强度。”陈齐炼说。
相比一年生水稻,多年生稻的“一种两收”模式每年可以节约成本投入约600元/亩、而“一种多收”模式则可节约1200元/亩,按推广1亿亩计算,可以分别为社会节约成本600亿元和1200亿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陈齐炼表示,现在农民种植水稻不易,多年生稻既可节约劳动成本,也能稳粮增收,为乡村振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目前,多年生稻在我国河南、湖北等南方12个省中超2亿亩水稻种植区域适宜种植;在“一带一路”国家,东南亚和非洲超过10亿亩水稻种植区域适宜种植。“我们在深圳预计未来将扩大到100亩种植多年生稻。”陈齐炼表示,深圳做生物育种具有较好的人才优势、资金优势,现代农业发展未来可期。(来源:南方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