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米饭味道闻起来很清香,吃起来也很有嚼劲,不错,不错。”26日,在兴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2022年优质水稻测产现场观摩会上,“水稻之子”、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阳品尝草原优质水稻时,不断点赞。
当日,由来自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7位水稻专家组成的测产专家组,对兴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两块优质水稻品种试验田进行测产。
专家组组长、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小兵宣布,本次测产了分别约3亩的“157”品种、“X56”品系优质水稻,经过田间现场测产,亩产分别达717.56公斤、702.5公斤。“表现出有效穗多、穗大粒重、优质高产等特点,丰产性突出,稻米品质优良。”
兴安盟地处北纬46度生态圈,是世界公认的寒地水稻黄金种植带。2018年,兴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在这里成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提出,力争在3年内实现兴安盟水稻每亩增产100公斤目标,为内蒙古草原培育出真正独具优势的水稻好种子。
2021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兴安盟分中心、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兴安盟试验基地落户兴安盟,袁定阳接过父亲袁隆平的衣钵承诺:“我们一定会给兴安盟大米繁育工作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如今,我们扎根内蒙古草原4年,实现了袁老‘高产优质’、让国人‘吃好饭’的目标。”测产结果让兴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站长王世刚喜出望外,他说,“目前,市场上的优质大米亩产大概在500公斤左右,我们比这个成绩超出200公斤,实属不易。”
王小兵介绍,今天测产的两个新品系正在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区域试验,在未来1至2年,通过生产试验,品种审定“考核”合格后,将大面积示范推广。
王世刚表示,兴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将持续培育水稻优良品种,在增产和提质两方面共同发力,提高水稻产业附加值和“科技含金量”,推动兴安盟从生产粮食向生产稻种的转变,努力打造中国北方水稻种源生产基地和关键技术输出基地。(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