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产业振兴   周道玮:东北乡村发展问题及振兴实践
返回列表
查看: 1216|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周道玮:东北乡村发展问题及振兴实践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7722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19-12-5 10: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周道玮(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2017年,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国家公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同年,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乡村振兴战略及其实施意见和规划,从国家层面总体上,高屋建瓴地确定了中国乡村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及其步骤,是中国乡村几千年来的一次巨大发展机遇。
  中国东北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山地蜿蜒,草地沙碱化,决定了东北乡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决定存在着乡村振兴特定问题及需要完善的生产实践。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东北乡村自然资源丰富,走过了温饱有余阶段,新机遇面前,如何满足上述发展总要求,尚需立足区位,发现问题,开拓实践。
  乡村,一方面指森林、草地、沟塘、河流等自然景观及果园、菜地、农田和乡间道路等人类印记,一方面指人类聚居单元,村落,包括人群、庭院及其生活生产方式,这些构成了乡村振兴总要求的针对要素。为此,根据多年农林牧区考察及其草地生态、草地畜牧、植物资源利用、土地利用的研究经历,结合对东北林区、东北草原牧区、东北农区一些村落和居民的座谈访问,总结归纳东北乡村自然景观、人类印记和村落发展存在的特定问题,探究东北乡村振兴的潜在实践。
  国家宏观政策奠定了乡村发展格局及体系框架,并就教育、医疗、养老等实施了系列建设,希望本文的几个微观问题及潜在实践具有拾遗补缺完善意义。
  一、乡村的意义
  中国有4万个乡镇、60万个行政村、300万个自然屯,约2亿个庭院。
  乡镇人口约2亿,村屯人口约6亿,合计乡镇村人口8亿,占中国总人口57%,但土地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99%。
  中国99%的森林、草地、农田、果园、菜地分布于乡村。乡村振兴所涉及的生态宜居近乎涉及整个中国的自然环境治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涉及一多半中国人的生产生活,特别是涉及近300万个自然屯、2亿个庭院、6亿人的生产生活。
  乡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和养殖业,乡村为我们提供了所需的粮食、肉品、水果、蔬菜,保障了全社会的基本生活需要,奠定了我们生活的基础层面。长期看,乡村状况影响城里人的基本人生观、价值观。
  二、东北乡村发展问题及其振兴实践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土地面积120万平方公里,人口1.1亿,约有4千个乡镇、5万个行政村,6000万乡村人口。同全国一样,发展振兴面临系列问题。
  1. 东北的土地问题
  东北具有大面积、高比例的国有林地,黑龙江如此,吉林亦如此,辽宁少些。国有林地多天然林,天然林正在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限制了林地资源利用。依据政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天然林的同时,开放林下土地,积极开发林下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对于东北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东北产业兴旺。
  尽管乡村中缺少青壮年人,现代机械条件下,中老年人完全可以满足种地需要,现有耕地明显明显地不够种。政策鼓励青年人返乡创业,若是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需要有场地空间。保护森林,开放林地,发展可持续林下经营,为东北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土地保障。
  “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浙江安吉如是,东北亦如是。
  “一竿毛竹富了一县农民,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一把转椅富了一方经济。越来越多像安吉一样的山区,正演绎着新时代‘靠山吃山’的绿色发展故事”。东北林区乡村需要创造演绎这样的故事,这故事的导演在政府,演员为乡亲。
  绿水青山,一方面输出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一方面蕴含可持续利用产生的商品价值。可持续利用,绿色发展,方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 东北乡村产业
  东北乡村的优势产业是种植业和养殖业,黑龙江如是,吉林如是,辽宁亦如是。一段时期以来,东北乡村为国家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现在每年也大量调出粮食及其衍生产品,部分供养着全国人民。原粮生产单位面积效益弱,鼓励粮食生产,人们在争取种地利益的同时,弱化了粮食加工潜在的巨大效益。鼓励粮食产地-就地加工、鼓励粮食深加工成食品,为东北乡村产业兴旺的深化实践。
  东北市场上,无论冬夏,满目南部外来水果、蔬菜,这些水果蔬菜千里迢迢从南部运到东北,消耗化石燃料、增加道路运输负担,东北不能自己生产相当的水果蔬菜吗?答案是肯定的,苹果、沙果、梨、葱、蒜、白菜、甘蓝、菜花、芹菜、萝卜、土豆等很多很多都可以生产,并比种玉米粒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没有大量生产的原因之一是缺少政策有效推动,没有形成产业链。政策猛力向粮食生产倾斜,弱化了经济作物种植业,弱化了经济作物生产,弱化了多样的生态农业产业。
  东北冬季具有“冷资源”,从地面适度向地下挖掘,建一系列储存窖并通风调干,甚至是筑山洞,对于冬季蔬菜储存,满足某些品种供应有积极作用。东北大葱、大蒜还要靠南部供应这很费解。
  东北为了延长生长季,生产反季节蔬菜,建了许多各式大棚,这增加了一些水果蔬菜的生产,但闲置多多,说明效益不好不对路。充分利用东北的“冷资源”,建系列通风调干地窖,促进形成产业链,拉动东北水果、蔬菜生产有助于东北产业兴旺。
  东北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包括冬季的雪及冷资源,总体是只能远处观望,不能近距离接触,特定景点人满为患价格高企。在森林、草原,甚至农田中,开辟若干简易通道,因地制宜适度建设近距离观光活动场地,并设置服务,为人们提供能够到达、漫步、欣赏的机会,可以促进旅游、观光、康养业发展,增加农民就业,增加收入。
  特色村落、农家小院,特色食物,具有吸引城镇人游憩消费的潜力。
  为城镇人提供躲开喧闹、拥挤,进入自然、融于自然的做法是产业机会,并是辽阔、空气清新的东北乡村优势。
  3. 东北生态问题
  东北植被覆盖度高,生态状况相对良好。东北乡村不美丽的现象之一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两侧修路时挖掘的坑坑洼洼,大沟小壑,有碍观瞻,影响人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状态。这些“人类破坏”的自然景观不具浑圆、流畅自然特点,植被不易恢复,并易水土流失,暴起沙尘。整理各种道路两侧沟壑成浑圆、流畅的自然状,对于植被恢复,美丽乡村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道路两侧、村落周边、田间地头的各种其他生产、生活垃圾也污染人们的欣赏美的视觉、伤害人们追求美的心灵。
  地膜塑料污染受到关注,农药瓶子弃扔在田间地头未引起重视。我国农药年使用量180万吨,到乡亲手里基本为瓶装,以1公斤1瓶计算,我国每年扔弃在田间地头近20亿个农药瓶。这是一个十分有害的污染源,需要引起重视,进行有效清理。东北亦如此。
  东北乡村冬季需要烧炕取暖屋子,冬季取暖烧柴是我们一直没有直面探究解决的问题。长期以往,搂草做烧柴、砍树做烧柴是乡村习惯,近几十年秸秆做烧柴成为选择。秸秆做烧柴存在秸秆堆放、燃烧污染等诸多问题。
  以住宅为单位,政府支持发展光伏发电供应住户使用,或对于解决东北乡村冬季取暖,降低生活成本,保护生态,具有巨大的乡村振兴意义。
  4. 东北村落、庭院建设问题
  东北村落源于自由选址,自由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布局。总体存在的问题是宅基地位置零乱,房屋大小高矮参差,拥挤(这本身是软弱群体抵御外部侵犯的一种生活方式),内部道路狭窄崎岖,围墙破败丑陋,有碍观瞻。政府指导制定村落及庭院建设标准,引入美术、艺术理念,调动农民乡亲积极性,发动农民乡亲积极作用,自行调整建设维护是村落及庭院建设的基础。
  依规拆除各种房屋改造后还保留的旧房、危房,破旧无用仓房,对于村落建设,甚至土地复垦有积极作用。
  历史上,村落基本配置为:榨油坊、磨米坊、屠宰场,这些存在有什么不好呢?即使存在一些问题,也可以完善解决。现在没了才是问题,需要政策、财政鼓励发展。完全取消,群众也不满意。同时,如前所述,新时代,村落基本配置应该有一个适宜的冷库、冷地窖。乡村吃粮问题自行解决的越多,全社会吃饭问题面临的压力就越小。东北亦如是。
  乡村宅基地面积狭小,不足以展开各项生产事宜。扩大乡村庭院的宅基地面积(现行规定的宅基地面积还没有城市一些商品住宅面积大),保证庭院有足够大的面积,以便乡亲种几棵果树满足自家水果需要,种几种蔬菜部分满足自家需要(最好是全部满足自家需要),并生产一些粮食,甚至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这对于降低乡村生活成本,相对提高富裕程度,对于全社会减少水果蔬菜粮食供应,对于减少远距离运输的化石能源消耗,甚至对于减少道路运输繁忙,有积极意义。东北亦如是。
  扩大乡村庭院的宅基地面积,提倡庭院养几头猪、养几头牛、养几只鸡鸭鹅,并在村落和庭院内合理布局。现代物质条件下,做出一个小规模养殖的无污染工艺方案简单易行。最基本指导思想就是雨水、畜禽粪尿分离,各行其道,实行过腹还田,实施循环生产。政府或社会力量指导发布一个标准样式,莫要包办莫要操办,乡里乡亲照葫芦画瓢建设,简单可行。东北亦如是。
  东北庭院历来的标配:菜地、猪圈、鸡鸭鹅舍、茅厕、地窖等。新时代,这些应该继续存在,完善发展。解决掉潜在的粪尿污染问题、疫病传染问题,不能因噎废食。如种地一样,年轻一代不愿意干、不再干,才可能是我们需要真正面对的问题;限制乡村愿意干的事,做反向了。乡村吃肉问题解决了,全社会的肉品供应压力是不是锐减?
  6-7亿乡村乡亲的吃饭问题如通过庭院解决,其生活成本将降低,相对增加生活富裕程度,并对全社会吃饭问题解决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乡村少吃菜,少吃肉,是常态,这不是一种健康、富裕的生活方式表现。粮食价格涨一点,肉品价格涨一点,对城市生活冲击微弱,确有利于促进乡村庭院生产,丰富乡村餐桌,提高乡村生活质量,反而能降低乡村生活成本,相对提高富裕程度,增加满意度,并有利于全社会减少食物浪费,有利于保障全社会食物安全、食品安全。
  5. 乡风文明问题
  东北乡村居民多为内地各地移民组成,各自为主或三两家成群,统一一致的村落内部凝聚力及道德约束体系弱,偷盗行为多发,偷窃公共财物、私人财物及疏忽管理的财物(某省几亿元的草地建设围栏被盗窃殆尽为典型实证),败坏了文明乡风淳朴乡风,为社会发展歪风,也很普遍。宣传教育、严厉打击乡村偷盗等违法行为,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保证乡风文明的基本实践。
  过去,乡村存在“诸禁”,现在,乡村同样需要“诸禁”,并严禁。
  衣食住行,为基本生活需要,衣为首位。乡村服装布料、样式、颜色单一,显土气萎靡,并不适于多种生产活动,还有生产安全隐患,为存在的问题。政府、企业设计发布几种适合乡村生产劳动的各式“工装”,当地裁缝照猫画虎做出来供乡亲穿戴,有助于乡村摆脱“土老帽”、“傻大黑粗”形象,有助于提振乡村乡亲精气神,这对于提高乡村生活幸福感,建立乡村新形象有积极作用。
  6. 组织治理问题
  俗话说:说的好,不如做得好。农村各种基层组织是乡里乡亲的表率,乡亲对政府行政的理解多源于各基层组织成员的表现。农村各种基层组织及其成员需要树立榜样作用:遵法守纪、做事规范、诚信守则,带动乡风文明向上发展。
  主体乡里乡亲对通过劳动而生活致富有积极性,需要强化宣传赞美;部分懒散人员等靠要,需要受到谴谪批判。以自然屯为单位,实行户主“声誉”评价制度,惩戒不合格末位进行村屯社区服务制度有必要,表扬几个“好人”的做法效果微弱。
  东北村屯有使用,缺维护管理,甚至自家庭院也缺少精细管理。乡村是国家的乡村,也是乡村人的乡村,需要出台政策号召自行建设维护村落整洁,甚至出台强制性政策。政府对村落建设不能大包大揽,大包大揽不可持续、也不能面面俱到。中国300万个自然屯,每村仅修10公里村内硬化道路就至少需要100万,合计3万亿,这很多。路边修几个模范村的做法是装模做样,另类形象工程,有副作用。东北明显亦如是。
  城镇有物业费制度,乡村义务工制度有存在的意义。这些义务工至少可用于:修一修自家门前的路、修一修自家庭院、掩埋清理村屯垃圾、植树美化村落庭院,让村落干净整洁、掩映在绿树鲜花丛中。东北夏季乡亲有很多空闲时间,需要引导利用。义务工制度应该是乡村人的一种强制性社会责任。另外,乡村人要对群体、社会做点贡献怎么体现呢?有人要是想干呢?
  国家各种涉农、涉乡村振兴基础建设项目并不具备深奥的技术含量,现在的乡里乡亲完全有能力实施。这样的项目交乡村所属独立的项目委员会承办,政府监管、群众监督切实可行,主要是可作为一种引导乡亲切身参与村落建设的手段,体现为“主人翁”。招标企业操办的做法是一种新形式主义。乡村厕所改造过程中,有企业通过政府去卖一种混凝土模块茅坑是什么行为,乡亲完全可以自己做嘛。
  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乡村发展不能简单地实行买买买、卖卖卖的市场经济驱动,也不能一味地给给给。需要仔细界定哪些是需要政策引导的,哪些是需要财政支持的,哪些是需要政府操作的,哪些是需要乡村乡亲动手的。
  乡村的主人是乡亲。历史上,一些农民运动需要:“引而不发,跃如也”,乡村发展振兴部分需要:引而不发,跃如也,但不能罔顾不处。
  未来三十年,乡村振兴伴随着城市化发展,普及城市化建设到乡村不容易,况城市也存在诸多乡村元素。
  中国有大量的零散地块,不能连片规模化生产,但这是保障粮食数量安全的组成部分,零散耕地数量及其生产力需要增加乡村比例、城镇化拉动乡村人进城需要有相当的工作岗位,诸因素决定城乡人口比例需要适宜。城里人:村上人=黄金比例值62:38?或估计值60:40、70:30?,似无定论。
  乡里乡亲的生活要求是“没病没灾活着,踏踏实实过日子,子女接受教育上大学进城,摆脱沿着垄沟找豆包囧境”,进城后找一份工作,平安生活,或幸运地挠腾个一官半职,这是后续标准。这其中似乎缺了点什么,影响着乡村发展及全社会各行各业发展,所以,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准确理解乡村需求及我们能有效地做什么,开展生活观念及生活质量宣教,亦为乡村振兴实践之组成部分。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585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