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仇焕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兼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兼青年学者委员会主任,北京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三农大家谈》解读二十大报告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仇焕广教授做客《三农大家谈》,为我们解读如何推进农业降碳、减污、扩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振兴。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仇教授您好,欢迎您做客《三农大家谈》。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绿色低碳是报告中被数次提及的关键热词,那么具体到农业领域,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上可以有哪些作为?又将会发挥什么样的积极作用? 仇焕广:我觉得农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部门,过度的化学品投入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比如畜牧业,畜禽粪便不进行处理,可能就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农业部门也是一个能够创造生态价值的部门,比如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防风固沙等。农业产值约七八万亿元,它的生态价值可能要达到二十万亿元以上。农业部门在未来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当中,一定会发挥重要作用。 农业农村部2016年提出“一控两减三基本”,“一控”是控农业用水,现在农业用水大概占淡水资源的60%—65%,如果能够节约农业用水,就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建设。“两减”是减农药、减化肥,“三基本”就是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综合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现在我们国家提出“3060碳中和碳达峰”,农业部门其实能做很多工作。比如草地恢复,就可以吸收很多的碳,森林资源增加了,也会从大气当中吸收很多的碳。 在农村的方面,现在我们也特别重视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如果我们能够把农村垃圾处理得比较好,那么也会给我们美丽中国的建设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国家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和进展? 仇焕广:在农业方面,第一是土地质量提升。农业生产不仅要杜绝欠新账,而且要还旧账,要促进可持续的发展。我们之前对土地的使用强度很强,过度地使用了土地。现在我们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等措施,有力地提高了土地的质量,提升了农产品品质,也减少一些其他投入品的使用。 第二是节约水资源。很多地方采用了新的灌溉设施,喷灌、滴灌等,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用水的使用效率。 第三是农药化肥减施,农业农村部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控措施,农药化肥的利用效率基本达到40%,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第四是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目前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76%,一些大规模的养殖场达到97%。还有农膜回收上,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在每年农膜回收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总体来说,我们确确实实在绿色生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总书记对这个问题特别重视,之前提出来的“厕所革命”等等,做了很多的工作,农村整体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农业生态环境既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也事关我们舌尖上的安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全面向绿色转型的关键期,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还面临哪些压力和挑战? 仇焕广: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农产品特别是肉蛋奶需求都在上升,就会增加一些压力。一方面要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另外一个方面,怎么去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化学品的投入。 我们还是要靠技术的进步来减少生态环境压力。一方面要研发新的技术,包括生物防控的技术、缓控肥、缓释肥等新产品,另外一方面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 国家现在采取了一些措施,草畜平衡政策、补贴政策等,要使得政策更好发挥效果,构建一套生态服务价值激励政策。要通过市场机制,真正能够让绿色有机的农产品能够得到好的市场价格。此外还需要加强政府补贴政策,去促进农业更好地发挥生态服务的功能。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十四五”期间,持续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生态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未来我们将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在政策上有何举措和部署? 仇焕广:在增加农业的生态服务功能方面,我觉得我们国家应该给予更多补贴也和政策支持,创造更多的机制,让农民、企业愿意在这方面做贡献,减少对资源的依赖。 在技术方面,应该做更多的研发和投资。使有机肥、绿色防控技术、绿色节水等新技术新产品被农民接受。 在土地质量方面,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建设高标准农田,现在是9亿亩,未来要建到10亿亩。高标准农田实际上不仅产量高,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强。 对一些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本身生产能力也不强,可以恢复其生态功能。要保持政策的一致性。最怕的是今天我们要增加农业生产,把很多坡地、差地都变成耕地了,明天说我们要保护环境了,又把耕地还回去了。要有一个长期的策略,真正能够使那些环境比较脆弱的地方的土地,能够保持比较好的生态功能。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除了扩绿、降污,减碳也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您觉得农业减碳潜力有多大?有哪些可操作性强的实现路径? 仇焕广:农业部门的碳排放来源于哪里?一个是化肥、农药的使用,另一个就是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投入。秸秆焚烧、畜禽粪便、草地质量退化、森林蓄积量减少,这些都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 减少碳排放首先是生产环节,要推广减排固氮的技术,比如保护性的耕作,秸秆还田,减少水稻生产中甲烷的排放等。 在加工和流通环节,一方面推进农产品加工绿色转型,加快绿色高效、节能低碳的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生产开发营养安全、方便食用的食用农产品。另一方面构建绿色流通体系,发展农产品绿色低碳的运输,加强市场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构建。 在消费环节,我们每年有2000亿元的农产品在餐桌上浪费了,够2亿人吃。我大概算了一下,如果每个人能够减少1/4浪费,农业部门的碳排放就会减少6%—7%,那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减少浪费的50%,那碳排放就会减少10%以上。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您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什么?如何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进而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仇焕广: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它既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又有产品生产、旅游休闲等物质文化方面的功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机制,既有政府的作用,也有企业的作用,也有消费者的作用。 一是完善政府投入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价值功能的恢复。 二是要借助市场手段,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挖掘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乡土文化等价值,开发旅游观光、农事体验、生态康养等多种产品,真正能够使农业的生态多功能性发挥出来,被消费者认可。 三是建立监测平台,用新技术去监测生态系统,优化空间格局,研发和运用山水林田湖草沙多要素综合作用的模拟技术、资源环境承载力安全评估和预警技术,对重点区域加强保护。 四是重视法律法规的作用,加强监督和监管,用法律来约束农业生态保护,对未完成保护目标任务的实行终身追责。(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 2022年11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