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三农调研   郭红东:脱贫地区特色农业如何提档升级
返回列表
查看: 192|回复: 0
收起左侧

郭红东:脱贫地区特色农业如何提档升级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1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12036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11-30 09: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郭红东(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特色农业发展对于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全国来看,近年来脱贫地区特色农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以及品质较低,一些地方产业同质化比较突出。因此,加快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向广度深度进军,推进脱贫地区特色农业提档升级势在必行。近年来,全国脱贫地区涌现出了一些特色农业提档升级比较成功的案例,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的羊产业就是其中的典型。
  环县地处黄土高原山区,位于陕甘宁三省区七县交界处,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常年少雨干旱,交通极为不便,多种原因交织,导致其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环县发挥比较优势,后发用力,形成了“引育繁推一体化,种养加销一条龙”的绿色高质量、生态可持续的环县羊产业发展模式,呈现出“一群四链”的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和“一园三带”的县域产业分布,推进羊产业提档升级,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截至2021年底,环县引培龙头企业7家,建成养羊专业乡(镇)8个、专业村26个、合作社368个,带动4.8万户农户养羊,羊产业产值突破50亿,来自羊产业的人均年收入达6000元,环县羊产业提档升级走出了一条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新路径”。
  提档升级是环县羊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环县羊产业自1980年发展以来,经历了曲折又漫长的发展过程。根据环县羊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起步期、停滞期、恢复期、扩张期和提质期5个阶段。
  起步期(1980—1989年)。1980年甘肃决定将环县划为半农半牧区,在环县推行包干到户责任制,自此环县拉开了大面积养羊的序幕。伴随农业产业化的浪潮,环县羊产业逐渐由一产向二产进行拓展,经营范围也不断拓展,开始由原先的纯养殖羊扩展到生产系列羊附加产品,如皮革、地毯、毛纱等。这时期“环县地毯”远近闻名,产品曾出口到美国、日本、瑞士等国。
  停滞期(1990—1997年)。伴随着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的推进,乡镇企业出现大范围的衰落,环县羊业二产开始呈现停滞状态。在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环县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羊产业的发展造成冲击。此外,由于这期间环县羊业养殖是农户分散放牧,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恢复期(1998—2011年)。从1998年开始,环县着力破解羊养殖模式问题,力图为羊业养殖寻找出路,以促进羊业产业化发展。为此,政府制定了《百万亩紫花苜蓿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帮扶农户大范围建办家庭羊棚羊场,探索出一条“人工种草、牛羊进圈、设施养殖”的道路。后续实施了全县种草200万亩,养羊200万只的“草畜双二百万”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县域内羊业的可持续发展。到2011年底,羊只存栏量提升至67.15万只,这期间环县羊产业逐步恢复活力,在市场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扩产期(2012—2016年)。2013年,环县将肉羊产业确定为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提出“双百双万”工程,即全县培育100个养羊专业合作社,发展100个养羊专业村,扶持1万户养殖大户,养殖大户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2014年5月,甘肃荟荣草业有限公司落地环县曲子高科技示范园区,开始为环县羊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然而,由于县域内仅存在养殖环节,产业链不完整,政府无可调控手段,同时出现了“规模扩张的养殖增量到哪卖”的问题。
  提质期(2017年至今)。自2017年以来,环县以全链式发展提高羊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借助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和甘肃省脱贫攻坚精准帮扶力量,加大产业投入,发力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促进公司、合作社、养殖户“三方”联动,加强党建和村集体经济,将养殖户嵌入羊产业发展的链条当中。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环洲古城”(中国羊肉养生城),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全产业链集群发展,力促羊产业提档升级,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带动了全县摘帽脱贫。
  环县羊产业提档升级的主要做法
  政府引领,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在环县羊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引领与各主体形成合力至关重要。环县政府着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产业发展体系构建,在定位主导产业、规划产业方案、产业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执行等方面,政府以引领者的角色协调各方,促使不同主体间的利益诉求得到有效兼顾。通过推行“331+”产业扶贫新模式,建办养殖合作社,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政、研、企、社、村、户、服“七位一体”的羊产业发展经营体系,合力推进产业发展。
  地方政府一方面抓统筹、定政策、供服务,科学编制环县羊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等政策指导文件;另一方面,积极协调省、市、东西部战略帮扶以及国家项目资金,注入政府基金撬动金融资金确保羊产业发展各环节都有资金支持,着力打造产业发展立体化全方位服务保障。科研机构着力培育新品种,研发绿色优质产品,示范推广先进技术,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跃升。龙头企业负责优质羊种引入、纯种育肥、饲草种植、加工以及羊只屠宰和肉类产品生产销售等,充分发挥自身市场管理优势和建社带户作用,不断长链强链,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现代特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困境较多,各类金融、防疫和保险等服务组织为当地羊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促使养殖主体规避风险、抗击灾害和降低市场损失的能力大大提高,助力良好产业生态系统。合作社作为政府与农户之间的纽带,承担羊产业发展扩繁、育肥、养殖和带户脱贫工作,通过产业化经营将农户嵌入产业链中,使农户的收益得到有效保障。各村集体采取“村社合一、社村联合”等方式,以产业互助资金入股合作社分红,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农户通过改善养殖设施、扩大养殖规模和更换养殖种类为环县羊产业提档升级夯实了坚实基础,确保存栏增量出栏供给。
  科技驱动,激活产业发展要素
  与传统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和扩大生产规模推动农业发展的思路不同,技术进步以运用知识、信息、技术等新要素以及改造升级传统生产要素为动力支撑,促进产业升级换代。环县准确把握集约化发展趋势,抢抓技术制高点,以科技驱动,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环县羊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育种方面,环县引资入驻高科技肉羊制种企业,开设基因组实验室和克隆与基因编辑研究室,通过杂交、优势基因选择培育、基因编辑等高科技手段,培育适合集约化、商品化和绿色化养殖的优质羊种,构建“五级二元”的生产体系。在繁殖过程中,环县充分发挥“一院三所”科研优势,加大科学化、科技化养殖宣传,培训各村产业发展指导员。在科学饲养方面,环县大力推广科学饲料配方,丰富饲料种类、完善科学饲养。合作社推行空怀期、配种期、怀孕期、哺乳期、羔羊育成期“五期分圈”养殖模式,分群精准饲养管理。此外,环县通过引入世界级先进技术和国内外羊业科技专家,形成环县羊产业的科技强大驱动,推动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品牌带动,提升产业发展溢价
  品牌是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引擎,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环县重视羊产业品牌建设,以市场运作为手段,通过品牌赋能在三个层面提升产品溢价,带动产业提质增效。
  第一个层面是持续做强“环县羊羔肉”传统老字号品牌。环县加强媒体合作,统筹实施“环县羊羔肉”品牌宣传活动,通过品牌效应带动产业提质、产品溢价增效。第二个层面是提升“环乡人”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为推动包括羊肉在内的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商品化和品牌化,环县推进“环乡人”品牌市场化运营,促进产业高品质品牌化发展。第三个层面是着力打造“中国羊谷·善美环州”城市名片。环县在推进羊产业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过程中,融入地域风土人情和历史人文渊源,通过举办多种活动,提升城市名片效应,带动羊产业全面提质增效。
  数字赋能,提升产业发展效率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环县坚持数字赋能羊产业发展,通过将数字技术嵌入全产业链,为产业添智、降本、增效,加速羊产业升级。
  一是通过生产数字化,加速产业集约水平提升。数字技术和产品的应用,联接赋能作用的发挥,为羊产业标准化安全生产和规模化高效管理提供了极大便利,加速了羊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的提升。目前,环县实现了从羊只养殖到羊肉产品加工的全链条可视化。环县着手羊产业网络、移动端数字化建设,建成“一网一微一平台”,即“中国羊谷·环县羊业”联盟网、“中国羊谷·环县羊业”微信小程序和“金羊120直播”APP,促进信息的加速流通。二是流通数字化,实现产业“数实融合”。环县通过大力扶持电商发展,数字联接实体,探索羊产业实体经济发展与电商销售数字经济相融合的道路。
  功能拓展,实现产业多元价值
  农业天然具有多功能性,如粮食和食物安全基本保障、农产品原料供给、农民就业、生态建设、观光休闲、文化传承以及与非农产业的融合等。基于农业功能拓展,环县不断延伸产业链,补齐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打造循环链、生态链,实现多产融合和生态化发展。环县羊产业在提质升级过程中,不断实践绿色高质量生态可持续发展,打造“三羊开泰”的产业体系,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场现代化提供支撑。
  一是通过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实现产业多元价值。在现有羊肉产品基础上,开发环县羊肉新熟食品类,对羊毛进行深加工,制造皮革产品,深入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环洲古城”。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环县的羊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带动了信息、技术、餐饮、旅游、文化、服务、机械加工,销售,电商等产业的发展。二是通过草羊一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县以“漫山遍野种草、家家户户养羊”的方式为羊产业发展解决了养殖模式问题,破解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化解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通过农业多功能拓展,实现了“种草—养羊、羊粪—还田—种草”的农业循环链、生态链,实现草羊一体生态发展。
  环县羊产业提档升级的经验与启示
  科学定位产业发展。环县羊产业的发展实践表明,产业发展的前提是科学精准地定位产业。在产业方向的选择上,环县始终坚守本土特色和适宜性原则,不论是羊养殖产业还是旅游产业,均是借助当地固有资源,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效能。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自然资源大都较为丰富,但也存在着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等制约因素,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较为严重。鉴于此,各地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本地资源优势,科学规划,精准定位。首先,根据当地特色资源选择与其契合的产业,同时要让一些“水土不服”的产业尽快转型,避免扶贫资源的浪费。其次,要考虑已脱贫地区市场空间和环境承载能力,实施特色产业的升级工程,加快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专业化发展。最后,自然环境比较好、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区,可以考虑发展乡村旅游、绿色养老等多元产业,把开发特色资源和打造特色产业结合起来,提升脱贫地区在致富道路上的持久力。
  着力构建三大体系。环县通过构建“三羊开泰”产业体系、“五级二元”生产体系和“七位一体”经营体系,破解了产业发展中技术、设施、销售“三大难题”,实现了羊产业提档升级。这表明,特色农业要提档升级,关键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体系。其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核心是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产业区域布局,延长产业链、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农业价值和功能,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协同推进现代要素赋能。环县立足自身比较优势,通过政府引领形成产业发展合力,科技驱动注入产业提档动能,品牌带动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数字赋能加速产业添智升级,功能拓展实现产业多元价值。通过现代要素赋能,将产业的比较优势转为竞争优势,实现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县羊产业的发展实践表明,产业要提档升级,必须充分发挥科技、数字、组织、功能和品牌五大现代要素的赋能作用,只有各要素协同推进,才能够汇聚成特色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在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十分重要,既要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政策引导、示范带动以及在公共投入和改革推动等方面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环县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政府与市场协同促进发展的产业之路。一方面,政府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招商引资引进企业,为产业发展构建平台,使产业链完整配套。在积极推进县域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推进科技服务平台服务下沉,引导科技资源更多地配置到农业和农村领域,将外部帮扶资源转化为内生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市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优势,降低要素资源的利用成本、提升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将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整合,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不断延长产业链,将农户嵌入产业链中,实现企业利润与农户利益的联结,提高了农户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参与市场活动的积极性。(来源:《国家治理》周刊2022年11月上)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961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