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公布了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单。其中,更易于耕种的多年生稻品种培育作为唯一一项由中国研究团队主导完成的成果入选该榜单。 每一年,《科学》杂志的编辑团队都会评选出一项年度科学突破冠军以及九项年度科学突破入围奖。它们是一年里最重大的科学发现、科学进展和趋势。 在多年生稻的上榜理由中,《科学》杂志写道:“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每次收获后都必须重新种植。这对农民来说是一项繁重的劳作,并可能导致土壤侵蚀等环境问题。中国的研究人员培育出的‘多年生稻23’(PR23)可以达到广适、高产稳产、多年生性强的标准,并为农民节省了数周的繁重劳动。” 据悉,多年生稻是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团队原创性培育出的水稻品种,利用多年生非洲长雄野生稻与一年生亚洲栽培水稻进行种间远缘杂交培育而成,可实现“一次种植,多次收割”,有效节省种植成本和劳动力。 与一年生稻相比,多年生稻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投入达50%以上。以云南地区为例,从第二季开始每季能大约减少每亩500至600元的直接投入,且连续多年不需要对田块进行翻耕,实行免耕后减少了劳动力、肥料、农药的投入。 此外,由于多年生稻的免耕生产特性,每年每亩可以固定二氧化碳20公斤、增加土壤有机质54公斤、增加土壤全氮0.061公斤。更重要的是,多年生稻,不仅耕作方式更加精简化,而且可收获的稻谷产量和当地常规水稻品种持平,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作为目前全球唯一可商业化的多年生粮食作物,此前多年生稻已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技术创新技术”。今年9月,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的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农办科〔2022〕22号),也将多年生稻作为水稻主导品种进行重点推介。 自前年以来,云南大学与华大集团旗下华大万物携手合作,助力多年生稻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发展。未来,双方还将持续发挥云南大学和华大集团的平台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共同为多年生稻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来源: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