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春节消费观察:复苏进行时
返回列表
查看: 128|回复: 0
收起左侧

春节消费观察:复苏进行时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1-31 09: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明明(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2023年春节,全国消费市场迎来了“开门红”。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相比上年春节假期增长12.2%,比2019年春节假期年均增长12.4%,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0%和13.5%,比2019年春节假期年均分别增长13.1%和8.1%。整体来看,兔年春节期间,旅游、餐饮、电影等多个行业的消费均展现出较为强劲的复苏迹象,叠加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消费有望在一季度迎来快速修复期。

春节消费展现强劲复苏迹象

春节假期旅客发送量同比增长67%。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春节假期前6日,全国旅客发送共计1.75亿人次、同比增长67%,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4%;初四、初五合计客流同比增长79.9%,或指向劳动力返城务工进程加快。与此同时,小客车流量明显超过疫情前,说明“返城”方式可能更多向私家车出行集中。

旅游市场交出三年以来最亮眼成绩单。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此外,据携程平台数据,跨省酒店预订占比近7成,预订量反超2019年春节,一举扭转了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由本地和周边旅游占主导的春节出行趋势。

春节餐饮消费增长快,堂食消费火热。美团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6天,全国多人堂食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53%。其中,上海堂食消费最旺,订单量同比增长240%,而北京则实现了堂食外卖两手抓。北京市商务局数据显示,假期前三天(除夕至初二),全聚德、东来顺、便宜坊、旺顺阁等19家餐饮企业堂食共计4.9万桌,同比增长1.1倍;外卖5.2万单,同比增长85%。由于今年春节不再倡导“就地过年”,全国年夜饭主题堂食套餐线上订单量周环比增长118%,其中,大湾区“年夜饭”主题堂食订单量增速更是达到了130%。

春节档电影票房已超去年成为中国影史第二。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3春节档总票房突破67亿,同比增长12%,并恢复至2019年的114.5%;观影人次同比增长13.2%,并恢复至2019年的97.7%。整体来看,2023年春节档整体表现稳健,线下观影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低线城市线上消费增长强劲。京东发布的《2023春节假期消费趋势》显示,低线城市市场在春节期间的消费体现出强劲的增长力。近三年低线城市市场成交额占比逐年提升,与2021年春节期间相比,2023年4-6线市场成交额占比提升了10%。与此同时,2023年春节期间低线市场消费者的客单价也有明显提升。一方面,年轻人返乡过年,带动了家乡地区消费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电商渠道的下沉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让乡镇用户过年期间也能随时享受到线上购物,进一步拉动了低线市场的消费增长。

楼市回暖方兴未艾。2022年楼市不断降温,但政策的效果已经陆续显现。从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十六条新政,到证监会支持房企股权融资“第三支箭”正式发布,地产企业融资功能的修复将逐渐开始,供给端的利好政策叠加需求端下调房贷利率及首付比例等刺激政策,消费者购房信心在逐步恢复。58同城、安居客发布的《2023春节置业意向调查》显示,超8成意向购房者打算利用春节期间看房和购房。随着疫后居民生活工作逐步恢复、积压购房需求释放,1月楼市成交略有起色。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1月上旬50城日均带看量较去年12月增加22%,1月上旬50城日均二手房成交量较去年12月增加39%,廊坊、北京等地日均成交较去年12月翻倍。预计地产销售将逐步复苏,今年上半年有望成为复苏斜率较高的时点。

政策助力消费复苏

2022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摆在2023年要抓好的五个方面重点工作的首位,同时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亦将促进消费置于首位。由此可见,扩大内需,尤其是提振消费已经成为了2023年经济工作以及未来长期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提纲挈领,从传统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以及绿色消费四个方面提出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的具体措施。传统消费领域,关注吃穿住行,释放出行消费潜力,针对中高端消费品消费需求,要促进免税业健康有序发展。服务消费方面,鼓励扩大文化旅游,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提升教育、医疗以及群众体育消费等。新型消费上,推动自动驾驶、无人配送等技术研发和落地应用,促进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通过共享出行、共享住宿、共享旅游等方面引导健康积极的消费方式。此外,《纲要》还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对废旧物资循环利用。

春节期间,各部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促消费。文化和旅游部采取了四方面举措,从消费热点、家乡风物、市场活力以及夜间经济等角度指导各地举办非遗等文化活动及演出。商务部通过启动“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指导各地举办“冰雪嘉年华”等多项举措助力春节消费。交通运输部则在春运期间不再查验货车司乘人员、船舶船员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提升物流效率,并确保重点港口、机场等运营单位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全力保障春节期间重点物流枢纽运行稳定。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

为响应国家促消费的战略,全国各地陆续推出促消费政策措施。如2023年1月10日至2月28日期间,沈阳市组织发放1亿元新春消费券。深圳市对春节期间配送的快递和外卖,由市财政给予每单1元补贴,保障物流运输和外卖消费。北京市海淀区免费发放20万张春节冰雪嘉年华门票,吸引市民参与冰雪运动。

消费复苏将成为2023年经济最大亮点

随着城市活动迅速回归常态以及促消费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一季度或将迎来消费的快速修复期,作为反映消费水平变化的宏观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大幅回升。

过去三年国内消费的偏弱,来自以预期转弱为代表的主观因素和疫情扰动为核心的客观因素制约。疫情前的2019年,以居民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计算的边际消费倾向,一直维持在0.7左右,而过去几轮疫情同时削弱了居民收入增速和边际消费倾向,居民的消费、投资行为趋于保守,更倾向于增加保险型储蓄。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则在于消费场景的约束——人流和物流在过去几轮疫情冲击中均面临较大约束。这一点在地铁客运量和全国货运量等数据中均有突出体现。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以及各类利好政策的实施,上述影响消费复苏的因素将逐步转好。

不少东亚经济体在2022年一季度前后选择放开防疫管控,对应GDP同比增速在二季度明显好转,消费需求的回暖节奏类似,显著的抬升节点出现在管控放开后的一到两个月左右,因此国内春节消费的快速修复也在意料之内。海外经验还显示,疫情管控放开后服务业需求修复斜率更高。对应我国兔年春节期间,旅游、餐饮等服务业消费恢复更为快速显著。值得关注的是,多数经济体在解除防疫管控后均经历过多轮疫情反复,但是消费需求的恢复,并未受疫情反复的影响而中断,这一点意味着国内消费的回暖亦将具有较强的持续性。

从主观因素来看,消费需求的回升以及服务业的逐步恢复,有助于吸纳就业,提升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消费和就业的关系密不可分,消费回升往往能够使二者形成消费带动就业、就业促进消费的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将进一步提振居民对于未来收入的信心,鼓励其将超额储蓄转化为消费和投资,刺激更多的经济活动。除此之外,政策的帮扶和支持也不可或缺,2022年三季度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曾一度恢复到接近疫情前的水平,这一表现或与下半年实施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以及消费刺激政策有关。以此类推,若今年上半年政策对消费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望在今年二季度左右回归常态。

从客观因素来看,春节消费开门红印证了消费场景的修复。作为放开管控后的第一个春节,今年返乡过年人流显著增加,大部分二线城市的地铁客流量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餐饮、观影、出行、旅游等消费场景修复态势喜人。过去三年的经验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化,与消费场景高度相关,消费场景的修复,意味着春节乃至一季度的消费增速将显著回升。

火热的春节消费热情为疫情后的国内消费复苏开了一个好头,消费复苏将成为2023年国内经济最大的亮点。疫情扰动对消费场景的约束将大幅减弱,居民消费意愿将逐步回升,有利于消费复苏的政策陆续出台,消费和服务业景气度将在今年上半年迎来较快的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望在一季度回升至3%左右,二季度将在低基数下突破10%。全年维度来看,2023年零售消费或将回到疫情前的潜在增速水平,实现7%-8%的同比增长。(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