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食用油市场,我们见到过比棕榈油每吨便宜2000元的豆油,也见到过基差报价在4000元/吨以上的棕榈油,还见到过月跌幅达1/3的菜籽油,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舞台上,每种植物油都有演绎不完的题材。这一年,植物油市场持续近两年的牛市被终结,遗憾的是,豆棕菜油无限接近14年前的历史纪录,却始终未打破。
被拉下神坛的植物油,目前仍处于下行通道。据统计,国内消费量排名前四的食用油为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花生油,分别占国内食用消费总量的43%、25%、11%、8%。尽管近年来局部地区的饮食习惯稍有改变,如川渝地区对浓香菜籽油的喜爱,以及玉米油、茶油等新兴植物油的崛起,但对我国的食用油消费格局并未造成显著冲击,豆油依然稳居半壁江山。
豆油供给趋向宽松
我国豆油主要来自于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压榨,进口来源则主要是巴西、美国和阿根廷。
受中国强劲需求的带动,巴西豆农已连续十几年扩大播种面积,2021年底因拉尼娜现象遭受严重干旱,造成增种不增产的结果,减产近9%。目前,多数机构预测巴西大豆新作产量在1.52亿~1.54亿吨之间,远高于上一年度的1.27亿吨。阿根廷也扩大了播种面积,但因严重干旱,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预计大豆新作产量将不超过4800万吨(上年产量为4390万吨)。
全球大豆有增产趋势,但大豆出口却未必能等量增加。美国和巴西都在生物燃料领域不断推行新的政策,增加豆油的工业消费量。据估算,若巴西的B15计划在2023年落地,将增加600万吨的大豆消耗。另外,阿根廷通胀高企,经济深陷衰退,货币大幅贬值,豆农往往将大豆当作硬通货,不愿出售,其政府为促进出口创汇,允许大豆种植者和出口商通过出售大豆获得更优惠的汇率。随着阿根廷货币持续贬值,农户或继续将大豆作为保值工具,减少出口。
2022年我国共进口大豆9109万吨,同比减少544万吨。这主要是因为年内人民币贬值幅度较大,CBOT大豆价格重心处于高位,导致油厂的压榨利润不理想,买船较少。
2023年从宏观层面来看,美联储加息还将持续;从供给端来看,南美大豆将带来近3000万吨的增产,均对国际大豆价格产生不小的压力。同时,人民币仍有一定的升值空间,进口大豆成本有望下降。而豆油最大的利多驱动莫过于消费,疫情之后,餐饮消费或有显著恢复。
国产大豆在2022年也迎来了丰产,农业农村部预计总产为1948万吨,较上年增产300万吨,这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国产大豆流向压榨领域,国产非转基因豆油供应也将显著增加。
2023年豆油供给将趋于宽松,价格将承压,若消费得到超预期的复苏,则弱势格局有望得到突破。
菜籽供应明显改善
国产菜籽产量并不能满足我国菜籽的消费需求,近几年我国需要进口500万~600万吨的菜籽或其成品才能满足自身需求,而我国进口菜籽有九成来自加拿大。2018年以前,我国油厂主要通过进口菜籽压榨生产菜油,之后因中加关系紧张,我国取消了几家加拿大大型油菜籽企业的对华出口许可证,导致油菜籽进口量大幅萎缩,为了填补菜油的空缺,国内转而直接进口菜油。
2017年我国菜油进口量仅为75万吨,2018年大幅上涨至131万吨。2022年5月我国恢复了两家加拿大公司的市场准入,进口加拿大菜籽转为正常化,但2021年加拿大菜籽减产1/3,可供出口的菜籽大幅减少,直接导致2022年菜系商品整体进口量偏低。2022年我国进口菜油共计106万吨,只有2021年216万吨的一半;进口菜籽共计196万吨,不及2021年同期的265万吨。
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加拿大油菜籽产量为1817.4万吨,同比增加32%,产量得到恢复,意味着菜籽出口贸易也将恢复正常。
由于过去两年油菜籽价格高企,种植效益好,我国农户积极扩种。当前冬油菜正处于生长期,若后续天气正常,根据农业农村部预测,2023年我国国产菜油产量有望达到653万吨,同比增加80万吨。
2023年,无论是国产菜油,还是进口菜油,供给整体均将趋于宽松。
棕榈油供需或收紧
棕榈油在我国食用油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较高的性价比令其在调和油中得到广泛使用。
全球的棕榈油出口资源集中在印尼和马来西亚。受助于印尼的树龄年轻,增产潜力巨大,全球棕榈油已实现连续多年增产,年产量从10年前的5200万吨增长到如今的7400万吨,其中印尼独占60%。
透过2022年上半年持续三周的棕榈油出口禁令,以及后续顺利完成的出口刺激计划能够看出,印尼当局对棕榈油市场的把控程度较高,实行的政策也会对棕榈油市场造成较大影响。印尼从2月1日起将生物柴油掺混率从30%提高到35%(燃料中棕榈油与汽油的掺混比例为35∶65),预计生物柴油需求提高18%,这也意味着2023年印尼将多消费180万~200万吨毛棕榈油,可供出口的棕榈油或减少。
除此之外,诸多气象机构预测持续三年的拉尼娜或于2023年上半年结束,下半年有望迎来交接的厄尔尼诺。厄尔尼诺通常会给东南亚带来干旱的天气,而油棕树喜湿,强度较高的厄尔尼诺也会给棕榈油带来大幅减产。
我国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棕榈油消费国,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棕榈油进口量总计为340万吨,同比下滑26.88%,因为在这一年的多数时候,棕榈油不具备价格优势,进口也只是为了满足国内部分食品加工的刚需而已。随着疫情政策的放宽,餐饮消费的复苏或将带动棕榈油的进口需求增长。
无论是从印尼出口的增量有限,还是我国的消费需求复苏,抑或潜在的天气风险来看,棕榈油价格下方空间均不大。
关注消费恢复节奏
对于食用油而言,国内居民食用消费是刚需,一般来说弹性较小,消费变动较大的主要还是餐饮行业。在疫情政策放宽之初,居民出于对感染风险的担忧,外出就餐减少,对餐饮消费的冲击较大,但随着感染高峰过去,春节期间包括旅游、餐饮在内的消费呈明显复苏趋势,油脂需求也在重建,并有望恢复至正常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疫情的阴霾并未散去,若病毒在变异过程中出现其他状况,毒性变得更强,那么严峻的疫情形势将会加重居民的外出担忧,也会打乱餐饮消费的复苏节奏。未来的需求变化还需跟踪国内疫情的发展情况。(来源:粮油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