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人才振兴   人才“带土移植”,更须“厚土培植”
返回列表
查看: 108|回复: 0
收起左侧

人才“带土移植”,更须“厚土培植”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52700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2-22 10: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钟超

近日,地方两会相继闭幕,各地出台的人才政策“争奇斗艳”。其中,广西和辽宁均提到人才引进的“带土移植”。言外之意,是希望把高端人才与创新项目和团队捆绑在一起,让引进的人才能尽快适应环境、发挥专长,为地方突破技术瓶颈、转化科技成果、赋能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的效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也是决定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水平的关键因素。小到一枚芯片、一个轴承,大到一台盾构机、一艘远洋船舶,都凝聚着无数科技创新的专利成果,都依赖于高科技人才的集智攻关。面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高科技人才愈发成为各地竞争的关键变量,如何“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则考验着各地招才引智的能力水平。

在此时代背景下,广西与辽宁探索实施的“带土移植”模式,就具有加快高水平人才引育的时代价值。实施人才引育“带土移植”,侧重于“团队+项目”集成式引进,要求团队成员间有创新关联性,利于激发科创团队的力量,促进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从各地人才引进的经验来看,人才流动过程中的“水土不服”问题较为普遍。而通过“带土移植”,能够改良区域科技创新环境,让高端科技人才能够心无旁骛地在科研实践中展现才华、成就事业。

必须指出的是,人才“带土移植”,不能也不应异化为挖“墙角”。多年来,我国人才流动的现实格局表明,在一些人才项目的恶性竞争中,受伤的往往是中西部地区。推动人才“带土移植”模式良性发展,应当立足本地经济和科技的比较优势,通过将“揭榜挂帅”与“带土移植”相结合的形式,精准筹划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配套的人才政策。例如,广西在汽车、机械制造、种业创新等领域积累了比较优势,辽宁在装备制造、精细化工、高端金属新材料、现代海洋产业等领域发展势头强劲,都迫切需要对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行集智攻关,“带土移植”的人才引育模式就显得非常“解渴”。两地不仅打通人才团队引进的渠道,还通过支持本地科研机构和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等创新资源密集地设立“人才飞地”和“创新飞地”,开辟了集聚优质创新资源的直通车。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带土移植”,更须“厚土培植”。通过优化人才的“引育留用”生态,有针对性地将科创人才、知识资源和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连接起来,促进复杂技术成果的快速高效转化和持续创新。对于引进人才的地方来说,既要优化整合政策、团队、项目、技术、资金要素,为人才团队培育良好的发展环境,以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磁场”拴心留人;又要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真正将人才团队的活力和能量激发出来。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挖掘人才智力资源,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打通人才引育过程中的政策梗阻,就一定能融通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让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来源:光明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06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