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组织振兴   张斌: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返回列表
查看: 100|回复: 0
收起左侧

[治理策略] 张斌: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6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69291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3-2 08: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张斌(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乡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是新时期新征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目标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重点、难点都在农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通过脱贫攻坚行动,我国农村生活条件已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很多地区的农村生活条件仍相对较差,距离现代生活条件还有不小的差距。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要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并作为二○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写入了党的正式文件。2022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制定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指南。这一系列重大部署,是我国乡村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为加快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指引。

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其具体构成要件。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不同历史时期现代生活条件的具体内涵必然会有一定的差异。新中国成立初期,“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当时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形象描述。脱贫攻坚时期,“两不愁、三保障”是对脱贫和小康生活条件的具体要求。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们对现代生活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不同地区不同主体对现代生活条件的理解有所差异,但2035年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是全国总体层面的底线要求,大体上需要包括生活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乡村风貌等多个维度。其中,生活便利是农村实现现代生活的前提和基础,乡村水电路气讯和物流等生活基础设施要基本配套完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要能够较为快捷的同等享受到;环境优美是农村实现现代生活的标志和象征,既要保留好乡村传统特色风貌和田园风光,又要具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硬化路、动力电、4G网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客车、通邮车,但是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还存在明显薄弱环节,仍有超过1/3的自然村(组)不通硬化路,约1/5的行政村不通快递,约15%的农户没用上自来水,超过四成农户没用上互联网。我国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有没有”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好不好”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城乡差距仍较大,亟需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努力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显著,村庄基本实现干净整洁,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但农村污水治理短板突出,治理率仅为28%左右。随着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的深入推进,农村地区众多的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保护,但是活化利用还很不够,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内生动力还较为不足。总体上,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亟需聚焦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加快编制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建设指南和标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要分区分类逐步实现。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差异较大,可谓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发展中逐步推进农村现代化。一方面要顺应村庄、人口演变趋势和发展规律,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有序推进,不搞“一刀切”。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人口规模、服务半径、供给成本等因素,兼顾可及性和可行性,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和乡镇服务农民功能,推动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发展格局,从村、乡镇、县城等不同层面满足农民生活需要。此外,要创新供给方式方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立健全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乡村建设实施机制,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数量服从实效,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真正让农民满意。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是广大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底色和基础,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源头活水。我们要牢记亿万农民对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巨大贡献,传承和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接续奋斗,扎实稳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让更多农民朋友共享现代文明生活。(来源:中国三农发布)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1 | 帖子:2957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