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情研判   行情愁云惨淡!新麦还能支棱起来吗?
返回列表
查看: 205|回复: 0
收起左侧

行情愁云惨淡!新麦还能支棱起来吗?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1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12036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4-4 14: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小麦跌到现在这行情令市场一片唏嘘,面对这样的愁云惨淡,确实看不到什么利好,目前市场只能静待政策的指引。

  不过,如果我们回顾去年小麦的大涨,或许对于当前的大跌也多少能够有一些些理解了。用大家的话说,小麦的行情在粮食领域中一直是比较稳定的,而小麦的大涨可以说从2021年末开始就已经露出了端倪。

  2020/2021年度,玉米价格大涨后,引发了小麦的饲用替代。2021年,小麦替代量大约在3500万吨左右,这也是小麦价格走高的重要因素。到2021年末时,小麦价格就已经在向1.5元/斤的关口靠近了。

  而到了2022年,俄乌冲突的爆发,将小麦推上了风口浪尖。国际小麦瞬间大涨,小麦期价一度冲上1363.5美分/蒲式耳的高点,涨幅高达85.4%。不仅使得国际小麦看涨情绪大增,也拉动了国内的情绪。再加上麦收前国内消息乱飞,对于小麦减产的预期不断增强,在这两种情绪的带动下,国内小麦价格直接冲上了1.7元/斤的高位。

  在这种拉涨下,去年新小麦上市后也走出了新高。一时间,惜售情绪以及对市场的信心都倍增。虽然后续小麦价格一直震荡徘徊,但总体依然在1.6-1.65元/斤的位置。直到11月份时,受疫情影响,囤粮情绪上涨,而持粮主体惜售,出货意愿下降,小麦供应紧张,使得小麦再现辉煌,麦价再次冲上1.7元/斤。

  但是可以发现,在麦价不断冲高的背后,许多因素正在发生变化。

  首先,去年小麦开始退出了替代,向口粮回归。在经历了2021年的大量替代后,小麦用途开始因归口粮需求,而口粮需求相对平稳,再加上疫情过后,囤粮意愿下降,大部分消费者都在消化存货,市场消费低迷,对麦价支撑减弱。而从政策端来看,小麦也开始从去库存走向了保供稳价,并且去年小麦丰产增收,供给有所增加。

  其次,猪价走弱,饲料需求降低,麸皮等副产品需求减弱。从去年四季度猪价旺季不旺开始,一直到今年一季度,猪价一直低迷,养殖户持续亏损,饲料需求减弱,对麸皮等副产品需求也同步走低。

  第三,小麦供给不断增高。去年麦价走高,市场看涨情绪较浓,都在待价而沽,市场余粮也高于往年。再加上今年临储以及轮换小麦持续投放,不仅增加了市场供给,也不断拉低市场价格,使得小麦的价格重心开始松动。此外,进口小麦也在不断增长。海关数据显示,2023 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口小麦数量达到302万吨,同比增加84.5万吨,涨幅为39%。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市场情绪发生了大反转,最终在麦价不断下跌、市场看空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小麦失控大跌,先后跌破了1.5元/斤、1.4元/斤。

  受惯性影响,当前小麦仍在下行,只是幅度有所收敛。当前看跌情绪依然很浓,尤其是已经4月份了,距离新麦小市越来越近了,当前小麦又跌得如此悲惨,那么今年的新麦还能支棱起来吗?

  我想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心里都是问号,价格几乎不敢再预测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无法给出预判,但有几个趋势供大家参考:

  第一,小麦供给充裕。根据市场粗略统计,当前社会面小麦可供销售的余粮至少还有2200万至2500万吨。另外,我们之前曾提到过一个报告,其中对今年小麦的进口有一个预估。其中提到2022年,我国进口小麦数量为995.9万吨,同比增长1.9%,略超进口配额,而2023年预计小麦的进口量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这意味着今年小麦的进口量仍然不会低,即便不超配额也几乎会与配额持平。

  第二,小麦的需求稳定。虽然当前小麦大幅下跌,与玉米的价差不断缩小,甚至部分地区与玉米已经持平,具备了替代的条件。但是目前来看,小麦流入饲用的量并不大。一方面,饲料需求低迷,企业补库动力并不强。另一方面,小麦虽然在下跌,但是玉米、豆粕等也在下跌,饲料企业即便想抄底,但是这个“底”还看不清,所以观望居多。并且后续来看,随着玉米、豆粕价格也在不断下行,小麦最终流入饲用的量预计不会太大,所以总体需求稳定,大增的概率不高。

  第三,国际市场影响减弱。去年小麦大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国际小麦行情被点燃,但是随着黑海协议的续签,以及美联储加息、各主产国丰收预期不断增加等影响,国际小麦价格已经大幅回落如前,全球小麦市场情绪也归于平静,很难再对国内市场有太多支撑。而当前小麦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则是天气造成的减产,对于这个问题,新农观认为还是要理性看待,市场消息众多,难以考证,所以暂且不参考这一因素。

  而从这轮小麦下跌后,政策端的意向来看,也有意调控小麦重心下移。所以,今年的新麦价格重心下移是大概率事件。不过,也不必太过于悲观。随着后续利空出尽,需求增长,小麦会慢慢缓过神来。(来源:新农观)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贸易需谨慎!)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2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