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杨建军(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副院长) 千年运河连通八省水乡,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白草洼村以“运河古渡口、美丽新乡村”为主题开展乡村建设,大运河之美与乡村之美相辅相成。万里长征播撒红色文化,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县,以长征文化带动侗乡茶文化采摘体验,旅游业欣欣向荣……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需要多方面的赋能。国家文化公园赋能和美乡村建设,能让大运河、长城、长征、黄河、长江这五大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线路以线串珠,将散布的乡村文化点串连为城乡结合的文化带,促进城乡文化双向携手的融合发展,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兴志”“兴美”“兴艺”“兴旅”“兴数”。
研究发掘助力乡村“兴志”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研究发掘能深入阐述乡村文化负载的文化精神,发挥文化兴志的教育功能,激发建设和美乡村的精神动力。通过研究发掘阐释乡村文化,讲清乡村历史文化遗址故事,能激起民众热爱乡村土地的自豪感;讲明乡村历史文化人物故事,能激活民众学习乡村先贤的热情;讲好乡村革命文化传承故事,能激励民众致力乡村发展的自信感。大运河、长城、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线路连通城乡,长城文化的自强不息、大运河文化的团结协作、长征文化的艰苦奋斗、黄河文化的和合包容、长江文化的刚柔相济,不仅是中华文明积淀的优秀文化资源,也是中国乡村传承的重要文化精神,更是中国式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
环境配套助力乡村“兴美”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环境配套能通过自然生态系统修复治理,以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承载美好乡村记忆,维护自然与人文之美。把国家文化公园沿线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乡村环境治理结合推进,依托国家文化公园的高层次谋划,提升地方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可避免乡村建设各自为战的低水平重复;依托国家文化公园对中华文化重要标志的集中打造,可带动地方乡村围绕中华文化标志,结合乡村文化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达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地方和美乡村建设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保护传承助力乡村“兴艺”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保护传承能建立传统工艺教育培训基地与社会实践基地,助推公园沿线地区的乡村非遗技艺复兴,解决乡村非遗产业链不完备的问题。一方面引导乡村非遗传承人利用传统技艺,开展现代主题的创作生产;另一方面移植城市非遗传承经验入乡村,开展提升现代设计理念的课程培训,开设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课程培训,开拓乡村非遗市场渠道。国家文化公园串联城乡的文化带,还能变为助推城乡非遗技艺融合发展的文化桥,使乡村非遗人安心传承传统技艺,进而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文旅融合助力乡村“兴旅”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文旅融合,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产业生长点,通过“文+旅+农”融合发展,可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一方面,依托国家文化公园金字招牌让公园建设区域的乡村旅游融入国家级主题旅游线路,按品牌打造标准提升乡村民俗旅游的体验水平;另一方面,彰显乡村文化旅游特色,把乡村的农牧业、苗木业、花卉业、果蔬业与文化旅游结合,展现不同乡土文化特色的生活方式,可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兴农的和美乡村文旅发展格局。
数字再现助力乡村“兴数”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数字再现,能把文化资源数字智能化展示,为乡村建设提供数字信息智能化方案。通过国家文化公园与地方乡村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基础设施共享、基础数据共享、基础技术共享,既可节约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成本,又可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进农村数字电商发展。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还能构建数字虚拟场景,营造穿越时空回到乡村历史文化现场的全新体验,为建设和美乡村开拓数字智能化发展方向。
总之,国家文化公园赋能和美乡村建设,将会实现国家文化工程与地方乡村振兴的携手共进,为中国式现代化谱写城乡携手发展的新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3-04-18日 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