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三农调研   王绍南:支持村级发展 推进“小田变大田”
返回列表
查看: 96|回复: 0
收起左侧

王绍南:支持村级发展 推进“小田变大田”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60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604296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5-16 10: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我是农民的儿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后,农业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黄铺村位于丘陵地区,过去土地贫瘠,农业种植效益低,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弱妇孺,大量田地撂荒。我意识到,得尽快找到一条出路,在黄土地上种出‘金果子’,才能让村庄‘活过来’。现在,我们村民成了合作社的股东,5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找到事情做,人均年增收超过1万元。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田园变美了,腰包变鼓了,回乡创业的能人也越来越多了。今年再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我更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王绍南是安徽省潜山县黄铺村锦绣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也是黄铺村党委书记。2012年,黄铺村成立锦绣农业专业合作社,全体村民加入。合作社通过村集体流转村民土地,种植油茶、花卉苗木和草坪,发展乡村旅游,其做法入选全国高质量乡村振兴实践案例、全省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今年参会,根据自己工作的实践和思考,王绍南提出了以下三方面建议:


完善耕地地力补贴政策,保障粮食安全

王绍南说,耕地是粮食安全的载体,确保粮食安全,不仅要稳定耕地面积,还要不断提高耕地地力,其中耕地地力补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耕地地力补贴属于普惠制,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农民,补贴资金一次性直接补贴到农户。现实是,随着规模化种植越来越普遍,大量耕地流转到大户手中,实际耕种人与拥有耕地承包权的农户逐渐分离,农户对提高耕地地力积极性不高,现行的“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农民”的政策已不能较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补贴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王绍南认为,合理确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发挥地力保护补贴作用,是保障粮食安全亟须解决的问题。他建议应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按照“谁耕种、补贴谁”的原则,优化调整补贴对象政策,以实际种植面积对实际耕种人进行补贴。同时,鼓励耕种人种植兰花草、紫云英等绿肥作物,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投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提高耕地地力。这样,不仅能确保粮食增产,还能提高农田价值和土地流转租金,间接带动土地承包权所属农户增收。


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王绍南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成效和质量,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的重要保障,也是引领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在之前的脱贫攻坚过程中,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产业到户资金,鼓励支持农户自身发展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农村大量田地已流转,农户自主发展产业不具规模,带动发展、带动增收效果不明显。

王绍南认为,当前,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应将重心放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支持村级合作组织做大做强,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一是对有能力承担项目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在项目和资金上优先安排、重点倾斜。二是统筹安排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导村集体利用存量非农建设用地兴办二三产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获得稳定收益。三是探索建立集体经济发展奖励机制,使村干部的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


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推进“小田变大田”

王绍南认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必须进行“小田变大田”,为实施机械化耕作提供基础条件。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王绍南提出了“小田变大田”的建议,并向安徽省委递交了《关于在黄铺村开展“小田并大田”改革试点的建议》,得到了各级的重视和支持,获批在全省率先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省农业农村厅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按照亩均投入2000元标准,每年从省农田水利补助资金中安排200万元支持黄铺村开展试点。

2022年,黄铺村启动“小田变大田”试点。农户将自家田地出租给种植大户,村里统一合并田块,将1500亩1942块“零碎田”并成517块“大块田”;修缮灌溉水渠,推广机械化种植,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探索,黄铺村实现了“三增两创新”:

一是农田增量。“小田变大田”后,不但增加了有效种植面积,而且增加了2%以上的耕地面积。目前完成的1500亩耕地,在原有面积上增加了32.32亩。

二是农业增效。试点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100%,耕地地力平均提高0.45个等级,基本实现“一稻一油两茬轮种”。通过“小田变大田”,改善了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基本实现旱涝保收,每亩水稻产量达1400斤,比往年增长30%。

三是农民增收。土地流转租金提高了,机械化耕作节约了成本、增加了产量,实现了“农户、大户、村集体”三方共赢。村集体经济壮大了,项目实施不完全依靠财政资金,解决了“小田变大田”资金难题,“两强一增”(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增加农民收入)目标初步实现。

四是创新“组界确界、户权确亩”土地确权机制。组织农户对整治后的“大田”逐块测量面积,以土地二轮承包发证面积为基数,将农户零散承包面积并入“大田”,最后由村民小组会议确定“组确权、户确亩”,农户签字确认。

五是创新“双向承诺”土地流转机制。村承诺“一保底两就高”:对土地流转租金实行保底;比照周边村市场行情不设上限,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付给群众土地流转租金;同时,土地流转租金与粮价挂钩,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兑现流转租金。农户承诺:同意消除自家承包农田“四至”,支持“变田”改革。

在推进乡村振兴实践中,王绍南深深感受到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无论是实现农业高质高效还是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改善,特别是水系、路网等基础设施。为此,王绍南建议,在推进“小田变大田”时,提前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两者一体化推进,不仅解决“田块合并、土地平整”问题,同时解决水系连通、产业路网建设等配套问题,全面提升高标准农田质量,确保粮食安全。


(作者:刘华彬;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color=rgba(0, 0, 0, 0.9)]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2023年4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714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