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云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成为全国两会不少代表委员提案议案中的关键词。近期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要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在笔者看来,绿色转型离不开对绿色技术的投入与支持。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提出,“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我国在绿色技术,尤其在碳中和技术创新领域正在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具体而言包括两方面的技术突破。一是进行颠覆性技术创新。对标碳中和国际前瞻技术进展,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开展碳中和变革性、颠覆性的科学自由探索,包括温和条件下的空气直接碳捕集、人工模拟光合作用化学品合成、可再生能源驱动下的燃料合成、新型能源、储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相关科学理论和基础研究,为未来碳中和发展提供方向引领和理论指引。二是进行前沿技术研究。对标国际科技前沿,围绕负碳、变革性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新一代核能等技术方向,构建若干新理论,建立若干新方法,发展若干新材料,形成若干新技术。
绿色发展是一个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过程,最终要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能源体系、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为推动绿色发展、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应考虑进一步明确政策的着力点,即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是绿色发展的四个关键领域,根据其公共品属性的强弱,分类施策。
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均具有公共品属性,但具有不同的本质特点,公共品属性强弱不同,在绿色经济运行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此政府政策调节方式和介入程度也应该有所不同。生态环境是绿色经济的基础,公共品属性最强,一般被认为纯公共品,需要政府深度介入;资源能源是绿色经济重要的生产要素,属于混合公共品,公共品属性次之;绿色技术是绿色经济的支撑,尤其是颠覆性绿色技术和前沿绿色技术,具有公共品属性,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绿色产业是绿色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形成的产业,是绿色经济的支柱,公共品属性最弱,其发展以市场机制为主。
宏观调控可以这四个关键领域作为着力点,分别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与补偿、促进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鼓励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支持绿色产业培育与发展协调配合的政策体系。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补偿领域,考虑生态环境的公共品性质、本质特点、功能作用等,应以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为主,综合运用税费等政策手段;在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领域,综合分析了绿色技术的特点和战略地位,以及创新阶段和产业化阶段的不同特点和政策需求,应形成财税政策、金融服务、政府采购等政策体系;在绿色产业的培育与发展领域,产业领域是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领域,但是考虑到绿色产业也带有公共品属性,而且需要培育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所以,经济政策支持是必须的,但主要以税收调控为主。
具体来看,有四方面工作值得重点关注。一是根据生态环境的特点、功能、重要性等因素,针对现行政策中亟待优化的部分,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主,同时优化资源税、排污收费制度等税费制度。二是根据资源能源的重要性以及循环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现行资源税费政策面临的问题,建议对我国资源税费政策进行系统性改革。三是根据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阶段的政策需求不同,建议加大对风险投资和企业研发投入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加大对绿色科技成果转化及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四是依据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绿色税收政策体系,在产品的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建议应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引导企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