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7月19日,财政部召开2023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并回答了专项债发行使用、财政收支、税收优惠等相关问题。 当天发布会透露,当前已下达专项债额度3.7万亿。这意味着后续还有1000亿额度待下达,而从近年惯例看,这部分额度可能是预留中小银行专项债的额度。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指导地方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节奏,但未明确提出发行时限要求。 记者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的信息梳理发现,截至7月19日,23个地方三季度计划发行地方债1.86万亿,其中新增专项债0.9万亿。 因去年二季度尤其4月、5月大规模留抵退税拉低基数,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3.3%。随着下半年基数效应消退,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月度财政收入增幅将相应有所回落。 尚有1000亿专项债额度待下达 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大伟介绍,去年10月提前下达2023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2.19万亿元,人代会批准预算后下达1.51万亿元。 据记者梳理,这是财政部首度披露相关额度情况,其中去年10月提前下达的额度被市场称为“提前批”。2018年12月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2019年以后年度,在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包括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授权期限为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根据财政部披露的数据计算,2.19万亿的提前批额度占到上年额度的60%。换言之,财政部按照授权上限下达了提前批额度。历史对比看,2.19万亿的专项债额度也是历年提前批中最高的,10月下达额度也是历年最早的。这些变化反映了上半年尤其一季度财政稳增长的诉求。 今年3月,全国人大批准的预算报告显示,今年新增专项债额度3.8万亿元。5月下达的1.51万亿额度和提前批额度合计3.7万亿,这意味着后续还有1000亿额度待下达。而从近年惯例看,这部分额度可能是预留中小银行专项债的额度。 中小银行专项债起源于2020年7月。国务院2020年7月1日召开的常务会议指出,在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允许地方政府依法依规通过认购可转债等方式,探索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新途径。优先支持具备可持续市场化经营能力的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增强其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保就业能力。 央行今年初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2020-2022年新增55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 据记者梳理,这是官方层面首次直接披露中小银行专项债额度情况,其额度占三年专项债总额度的5%。分年度来看,2020年、2021年、2022年中小银行专项债额度分别为2000亿、1500亿、2000亿。因为中小银行专项债用于防风险,而非稳增长,因此其额度下达时间一般较晚。 9月底将基本完成专项债发行 李大伟介绍,上半年,各地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21721亿元,累计支持专项债券项目近2万个,优先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建设,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上半年各地用作项目资本金约2000亿元,主要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近一半用于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有效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按此计算,上半年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比例为9.2%。 “专项债用作资本金”源于2019年印发的《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允许将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2020年监管部门将各省份专项债可用作资本金规模占总规模比重上限调整至25%。 今年上半年专项债作资本金的比重明显低于上限,投向领域限制被认为是一个原因。“专项债作资本金的项目要求比较高,因此符合条件的项目比较少。这类项目主要是铁路、轨交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江浙地区某地市债务办人士表示,但投向领域限制仅仅是制约专项债作资本金的一个原因,其他原因包括项目收益不足、实操相对复杂等。 “专项债券是当前地方政府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手段。”李大伟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各地专项债券支出进度进行通报预警,指导地方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节奏,积极发挥专项债券在拉动有效投资中的积极作用,以稳投资带动稳就业、稳增长,更好发挥专项债券的效能。 中部省份某地市财政局人士表示,专项债支出进度关注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不含中小银行专项债。相应关注三个指标,一是发行进度,其等于债券发行金额/已下达债券额度;二是资金拨付进度,其等于国库拨付金额/债券发行金额;三是实际支出进度,其等于项目单位实际支出金额/国库拨付金额。其中,后者是最为重要的指标。“现在每个月都在通报进度。” 金融市场关注的则是发行进度,因为专项债大规模发行会对流动性形成扰动,进而对市场带来影响。据记者梳理,过往全国层面一般要求在当年9-10月底前发完:2018年、2019年、2020年专项债发行时限要求分别是10月底前、9月底前、10月底前。2021年发行后置,但也要求当年11月底前完成发行。 目前财政部未明确提出发行时限要求,但地方总体倾向于“早发行、早使用”,预计9月底前将基本完成今年专项债额度发行。 据记者统计,截至7月19日,共有23个地方披露了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合计计划发行1.86万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约9000亿。中国地方债的发行主体包括了31个省份及5个计划单列市,因此当前还有13个地方未披露发行计划,尤其是广东、河南等地方债额度较高的地区。考虑这一因素后,三季度专项债的发行计划将远超9000亿。 如果前述9000亿专项债按计划完成发行,截至9月底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将超过3万亿,完成全年额度的八成。 李大伟还表示,今年更强调专项债券必须用于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建设,要求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详细分析项目融资收益平衡情况,各级财政部门也将融资收益平衡作为审核把关重点,不具备条件的不得纳入专项债券项目库,也不得申请专项债券资金,切实防范专项债券偿债风险。 下半年财政收入增速将回落 发布会还披露了上半年的财政收支情况: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9203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税收收入99661亿元,同比增长16.5%;非税收入19542亿元,同比下降0.6%。 从主要税种看,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均有所下降,支撑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为增值税。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增值税37503亿元,同比增长96%。 “财政收入增幅较高,除经济恢复性增长带动外,主要是去年4月份开始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集中退税较多,拉低基数,今年相关退税恢复常态,上半年同比少退15236亿元。受此影响,税收收入特别是国内增值税大幅增长,相应拉高财政收入增幅。”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薛虓乾表示。 所谓增值税留抵退税,就是把增值税期末未抵扣完的税额退还给纳税人。留抵税额主要是纳税人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在时间上不一致造成的,如集中采购原材料和存货,尚未全部实现销售;投资期间没有收入等。比如,按照13%的税率,企业购入3000元的原材料,进项税额为390元,当期销售收入1000元,销项税额为130元,进项税额比销项税额多了260元,形成了260元留抵税额。 国盛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杨业伟表示,去年留抵退税拉低财政收入,但在今年会产生推升财政收入的作用。一方面,大规模退税集中完成后,财政收入基数偏低,后续退税规模将会减少,2023年各地将形成增值税的回补效应为财政收入带来恢复性增长。另一方面,企业结转后期抵扣的进项税额减少,应纳增值税额相应增加,增值税收入因而出现较高增长。 由于留抵退税因素,今年4月、5月单月财政收入增速较高。Wind数据显示,今年1-2、3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分别为-1.2%、5.46%,但4月、5月高达69.96%、32.74%,不过6月降至5.57%。薛虓乾表示,从后期收入走势看,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将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重要支撑。但随着去年下半年留抵退税逐步恢复常态,今年下半年留抵退税同比少退的不可比因素会逐步消退,月度财政收入增幅将相应有所回落,总体会与经济税源增长相适应。(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