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傅晋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这为更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般来看,扩大再生产主要有两类方式,即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化形成外延型增长和内涵型增长两类主要的经济增长方式。其中,外延型增长主要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扩大,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内涵型增长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环境成本等方式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实现产出数量增加和生产水平提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必须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对此,实现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更强调以创新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追求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理论层面看,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条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经济理论中既紧密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一组概念。经济增长主要关注发展生产力问题,而经济发展则是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统筹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问题。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只有相互匹配才能形成互促效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相比于外延型增长,内涵型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来推动经济内生增长,能更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现实层面看,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途径。劳动投入增加、资本积累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发达经济体发展经验和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实践看,只有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具体路径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更多依赖于加快技术进步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通过推动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更好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关键在科技创新,核心是让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从不同层面分类施策。 在企业层面,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能有效将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紧密联系在一起,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要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要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鼓励、有效引导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创新,推动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原创技术突破中发挥作用。 在产业层面,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内涵型增长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内涵型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彻底解决重点产业“卡脖子”技术问题;充分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新产品迭代优化升级,切实提升产业链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力争使主要产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快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制度层面,要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为实现内涵型增长提供良好制度环境。知识、技术、人才等要素在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涵型增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优质高效的创新制度环境能够充分放大这类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充分调动全社会科技投入积极性,促进资金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保护发明创造,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来源:经济日报)
|